王琼娅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市汉口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脑卒中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二级康复中的疗效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脑卒中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二级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名脑卒中合并OSAHS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同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坚持12周的46例患者为无创通气组,未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36名患者为对照组。22例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坚持12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退出该研究。2组患者分别按脑卒中性质分为脑梗死亚组和脑出血亚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及简易智能量表评分(MMSE评分),并记录患者入组后12周因出现不良临床事件再入院次数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后无创通气组各亚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简易智能量表评分(MMSE)与对照组相同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组各亚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的恢复较其对照组明显。无创通气各亚组因不良临床事件(再发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再入院次数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二级康复的脑卒中合并重度OSAHS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及临床结局。康复科医师应充分认识卒中与OSAHS的相关性,加强与睡眠呼吸医师的合作,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
- 王琼娅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脑卒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糖皮质激素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成功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临床经验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报道1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救治成功的病例,分享重型COVID-19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和结果患者为武汉市医务工作者,起病前曾多次接触COVID-19患者,2020年1月16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少许白黏痰,1月22日出现发热(最高38.5℃)并入院治疗,查CT示双肺散在少量渗出,予口服奥司他韦、静脉输注莫西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加强营养等治疗。1月26日出现胸闷气急,咽拭子检测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阳性,CT示双肺渗出较前增加。1月28日气急加重,输注甲泼尼龙(40 mg,每天1次)和人免疫球蛋白(10 g,每天1次)治疗。1月30日体温升高至40.7℃,气急进一步加重,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至83%(吸氧量10 L/min),淋巴细胞计数降至0.5×10^9/L,调整甲泼尼龙剂量(40 mg,每12 h 1次)及人免疫球蛋白剂量(20 g,每天1次),增加胸腺法新(1.6 mg,皮下注射,每天1次)等治疗,体温恢复正常,胸闷气急逐渐好转。1月31日SpO288%(吸氧量10 L/min),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大片渗出影。2月2日SpO295%(吸氧量5 L/min),开始逐渐减少甲泼尼龙用量。2月3日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较前好转,2月4日及9日复查咽拭子示SARS-CoV-2核酸阴性。结论早期及轻型COVID-19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失代偿时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降低免疫指标,但剂量不宜过高,必要时可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帮助平衡免疫功能。
- 郑楷炼张优王琼娅徐莹王辉孔祥毓李奕董宇超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救治经验
-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免疫抑制剂停用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2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根据从诊断巨细胞病毒肺炎到停用免疫抑制剂时间分成两组(≤3天组为早停组,>3天为晚停组),比较两组的预后及存活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及存活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早停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晚停组。结论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一经诊断在停用免疫抑制剂,同时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并予以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是成功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关键。
- 王琼娅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肺炎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术后肺部感染病情控制
- 82例感染后咳嗽的治疗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及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方法经临床诊断感染后咳嗽患者82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6例,采用美敏伪麻口服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B组36例仅采用美敏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LCQ评分,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的LC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但趋势对比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1~2周的LCQ评分趋势是不相同的。治疗2周后,A组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较治疗前减少明显,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B组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减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后咳嗽患者在使用服用美敏伪麻口服溶液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均可以明显改善。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后2周内虽不能更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但可以减轻气道炎症,2周后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可能更明显。
- 王琼娅
-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布地奈德气雾剂生活质量
-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表现。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螺旋CT均显示双腔和撕裂的血管内膜片,其中DeBacKeyⅠ型9例,Ⅱ型2例,Ⅲ型15例。CT主要征象表现为不同密度的真假双腔发现剥离的内膜及钙化内移的内膜,并可以观察受累主动脉的分支和范围。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以及图像重建能迅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韩家发王琼娅刘青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主动脉夹层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预后因子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预后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IDC患者97例,对其进行MRI扩散加权成像扫描。观察本组IDC患者的MRI表现、表观扩散系数与常规预后因子、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及常规预后因子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本组97例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在常规预后因子、生物学预后因子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表观扩散系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无相关性(P>0.05);肿瘤病理分级与拓扑导构酶(To Po)-Ⅱα、Ki-37生物学预后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IDC的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无法评估疾病的预后,而To Po-Ⅱα、Ki-37生物学预后因子的水平对辨别IDC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韩家发王琼娅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64排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在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在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OFDR)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OF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64层的Somatom Definition AS型CT机实施双侧腕关节的容积扫描,分别利用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MPR以及VR等重建方法评价OFDR图像,对比不同方位的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与容积重建(VR)图像对于OFDR的显示率情况,CT不同重建方法的诊断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四种方式联合检测对于OFDR的显示率最高,为100.00%。矢状位MPR及冠状位MPR对于OFDR的显示率均分别显著高于轴位MPR及V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MPR的真阳性26例,真阴性4例;矢状位MPR的真阳性41例,真阴性1例;冠状位MPR的真阳性36例,真阴性2例;VR的真阳性23例,真阴性1例;四种方式联合检测的真阳性44例,真阴性2例。四种方式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最高,为100.00%,其次为矢状位MPR及冠状位MPR。结论:64排螺旋CT能够较好地诊断OFDR,重建方法应用矢状位MPR及冠状位MPR可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显示价值,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 韩家发王琼娅李涛李海军刘青
- 关键词:64排螺旋CT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omannnii,Ab)现已成为临床重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因其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性、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亦成为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1〕。目前关于ICU中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引起的严重感染病例越来越多,这为我们临床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 马雁王琼娅吴茂源
-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肝胆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脑梗死和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与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脑梗死和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04~2015-04间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177例脑血管患者的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影像学资料,根据颅内血管异常情况分为对照组、脑梗死组和颅内动脉瘤组,每组各59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脑底部脉环血管变异情况。结果三组患者Willis环血管ACo A显示率、A1变异率、PCo A显示率、P1变异率以及脉交叉部变异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患者A1变异率和动脉交叉部变异率、颅内动脉瘤组5种类型的变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颅内动脉瘤组的ACo A显示率、PCo A显示率和P1变异率与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晰地观察Willis环形态结构,分析其变异情况与脑梗死、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对进一步探析脑血管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韩家发王琼娅
- 关键词:128层螺旋CT脑梗死WILLIS环
- APACHEⅡ评分和CAP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被引量:3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预后生存情况将147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101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对比2种评分系统内不同分值患者病死率差异,分析其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有创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和CAP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2种评分系统内,得分越高的患者死亡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Ⅱ评分和CAPS评分预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存活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95%CI为0.809~0.939,P〈0.01)、0.641(95%CI为0.015~0.532,P〈0.05)。结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与APACHEⅡ评分和CAPS评分密切相关,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生存情况的效能优于CAPS评分。
- 王琼娅乐文卿余浩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