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利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吉林心脏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封堵
  • 1篇导管封堵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室间隔
  • 1篇室间隔封堵器
  • 1篇室间隔缺损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随访
  • 1篇随访

机构

  • 3篇吉林心脏病医...
  • 2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3篇刘永利
  • 2篇刘永生
  • 2篇王金凤
  • 2篇刘德铭
  • 2篇刘和平
  • 2篇孟繁超
  • 1篇金伟
  • 1篇侯明晓
  • 1篇孙江泰
  • 1篇张仁福
  • 1篇张宝芬
  • 1篇陈阳
  • 1篇罗剑锋
  • 1篇赵科研

传媒

  • 2篇中国医刊
  • 1篇吉林医学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术后随访观察
2007年
目的 评价应用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随访观察32例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的伴SPH的PDA患者封堵前后的肺动脉压力,于术后24小时及1、3、6、12、24个月行超声心动图、胸部正侧位片检查随访.结果 32例成功封堵的PDA患者主动脉造影测得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9.2±3.6) mm,肺动脉收缩压由封堵前(98.6±16.4) mmHg降至(54.9±12.7) mmHg,肺动脉平均压由封堵前(82.1±18.6 )mmHg降至封堵后(49.6±16.1 )mmHg,封堵前后有统计学差异.封堵后30~60分钟主动脉造影示26例(81.2%)封堵完全;6例(18.8%)存在微量残余分流.术后12个月后所有患者均未见残余分流,未见溶血并发症,无主动脉及左肺动脉狭窄,未见封堵器移位.术后24小时心脏彩超可见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胸片测得心胸比率均较术前显著缩小.全部患者术后心悸、气短等症状均缓解.结论 应用封堵器治疗一些PDA伴SPH的患者中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刘永生刘和平刘永利于连慧王金凤孟繁超刘德铭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心脏手术505例回顾
2007年
目的:回顾分析心脏手术505例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全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胸骨正中切口470例,左后外侧切口5例,腋下小切口30例。实施体外循环460例,皆采用中低温中流量。体外循环中行改良超滤342例。使用4℃1∶4氧和血心肌停搏液灌注130例,其余使用冷晶体停搏液灌注。术后返回ICU即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补充血容量,同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结果:本组死亡17例,病死率3.3%。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1例,呼吸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3例。拔出气管导管后再次气管插管24例。二次开胸止血8例。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6例、肺不张12例、肺部感染17例、败血症2例。原位心脏移植2例均恢复正常。结论:287例为复杂性先心病和后心病,3岁以下婴幼儿病例104例,占同期总手术的20.6%。说明本组病例手术难度比较大。从病种和手术术式统计来看几乎已涵盖了目前国内开展的全部手术。心脏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的手术前诊断,完善的手术修复,妥善的术后管理。增强责任心、使命感,密切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变化,不失时机的及时的采取措施才能提高手术疗效。
张仁福孙江泰侯明晓金伟张宝芬赵科研罗剑锋陈阳刘永利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68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应用封堵器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68例膜周部VSD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VSD,封堵后行左室造影及TTE,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24小时、1、3、6、12个月复查心电图及TTE。结果68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封堵器直径(8.2±3.6)mm(6~16mm)。VSD距离主动脉右冠瓣3.54±1.26mm(1.0~6.0mm),12例距离主动脉右冠瓣≤2mm者应用对称型封堵器成功封堵,无一例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封堵后左室造影示8例(11.8%)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随访6个月后均无残余分流。封堵术后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13.2%),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5.9%),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例(5.9%),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例(2.9%),其中1例于术后第9天出现间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1个月三尖瓣中度反流1例。结论经导管治疗膜周部VSD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长期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待临床继续随访。
刘永生刘和平王金凤于连慧刘永利孟繁超刘德铭
关键词: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室间隔封堵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