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梅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感染后
  • 3篇咳嗽
  • 3篇感染后咳嗽
  • 2篇中医
  • 2篇纤维化
  • 2篇肺纤维
  • 2篇肺纤维化
  • 1篇凋亡
  • 1篇医药治疗
  • 1篇证候
  • 1篇证候学
  • 1篇证治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随机对照研究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肺纤维...
  • 1篇天然免疫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治

机构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中医研...

作者

  • 6篇刘燕梅
  • 5篇王玉光
  • 4篇刘建
  • 2篇单敏敏
  • 1篇孟广松
  • 1篇赵京霞
  • 1篇刘清泉
  • 1篇张心远
  • 1篇马家驹
  • 1篇郭亚丽

传媒

  • 3篇北京中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211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证候学分布调查及病机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以及病机特点。方法将211例确诊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临床证候信息的横断面调查,应用聚类分析、逻辑回归方法,总结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病机探讨。结果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最合理且较符合临床实际的分为4类:肺热阴伤证(8.1%)、风气聚咽证(22.7%)、肝肺失调证(32.2%)、肺气郁闭证(37.0%)。结论感染后咳嗽以"余邪未尽,内郁肝肺,风气聚咽"为主要病因病机,肝肺气机不利为主要病理要素,而又以肺气郁闭和肝肺失调为主要证候。
孟广松李金爱刘燕梅王玉光单敏敏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证候病机
感咳合剂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中药感咳合剂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3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感咳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酮替酚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LCQ)评分(生理、心理、社会、总分)、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症状积分(日间、夜间、总分)、视觉模拟评分、咳嗽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1周,组间综合疗效、LCQ(心理、总分)、日间咳嗽症状计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2组间综合疗效、LCQ(生理、心理、社会、总分)、咳嗽症状积分(日间、夜间、总分)及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咳嗽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感咳合剂治疗感染后咳嗽,在改善患者咳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方面具有优势,且起效快、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李金爱刘燕梅刘建单敏敏张心远马家驹王玉光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随机对照研究
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Meta分析及王玉光教授治疗经验总结
背景: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post-infected cough,PIC),是指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以后仍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属于亚急性咳嗽的一种,是呼吸科门诊常见疾病。中华医学会颁布的《咳嗽的诊断和...
刘燕梅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META分析
文献传递
流感病毒感染后固有免疫病理损伤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0
2015年
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造成广泛的免疫病理损伤,病毒的持续复制和宿主产生的过度的免疫应答是介导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初始阶段,固有免疫应答中关键因子在抗病毒免疫和介导肺损伤中的利弊加以综述,为深入了解流感病毒防御机制及寻找出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郭亚丽刘建刘燕梅赵京霞王玉光刘清泉
关键词:流感病毒免疫病理损伤天然免疫
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的肺部疾病。研究证实,发病机制为多种原因导致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最后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肌成纤维细胞聚集,形成成纤维细胞灶。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IPF早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炎症反应、细胞内张力、端粒酶活性等因素参与了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并在肺纤维化发病的早期阶段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对IPF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刘建刘燕梅王玉光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泡上皮细胞细胞凋亡
黄芪甲苷对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化(PF)小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C57BL/6J小鼠采用气管内穿刺注入博莱霉素(BLM)法建立PF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250 mg/(kg·d)],以及黄芪甲苷高[100 mg/(kg·d)]、中[50 mg/(kg·d)]、低[25 mg/(kg·d)]剂量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1天。于造模后第3、7、14和21天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术后不同时间点体重明显下降,肺泡炎分级和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增加,肺组织HYP、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GSH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随术后时间延长不断增加,而BALF中TGF-β1含量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各组与N-乙酰半胱氨酸组的肺泡炎分级和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肺组织HYP、MDA含量和BALF中TGF-β1均降低,GSH含量明显增加(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上述各指标与N-乙酰半胱氨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黄芪甲苷能明显抑制BLM诱导的小鼠氧化应激状态,延缓PF进程。
刘建刘燕梅王玉光
关键词:黄芪甲苷博莱霉素肺纤维化病理形态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