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观察临床效果和复发率。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乳腺分叶状肿瘤主要为单侧单发无痛包块,无包膜,肿块直径多小于5 cm,病理类型以良性居多(P<0.05)。38例患者共有8例复发,总复发率为21.1%,其中良性叶状肿瘤复发5例(13.2%),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2例(5.3%),恶性叶状肿瘤复发1例(2.6%)。接受乳腺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局部扩大切除术和全切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例特点主要为单侧单发无痛包块,无包膜,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效果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 黄杰文李璐丘冬琴
- 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病理特点
- 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结合患者病情具体情况以及病人本身的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所用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19.12±9.90)min vs(36.20±14.15)min;t=5.99,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10.8±5.6)mL vs(25.6±7.8)mL;t=6.45,P<0.05]。术后常见并发症观察组中遗留瘢痕、轻微疼痛、乳房畸形、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肿、瘀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中,有2例多发病灶病人术后发生了复发,对照组中无复发。结论: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比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也可以大大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并且创伤小、美容效果较好。对于无禁忌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选择该手术方式,对于多发病灶的患者,需要慎重选择。
- 黄杰文李璐陈琳
-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麦默通微创手术
- 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并比较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预后和生存情况。方法选择本院经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接受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保乳术组61例和改良根治术组49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外观疗效、长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保乳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较改良根治术组显著性减少(P<0.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改良根治术组明显改善(P<0.05);保乳术组患者术后外观优良率较改良根治术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两组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乳术组患者3年后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性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对于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保乳手术具有美容佳、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生存质量好等优点,且能保持与传统方式相似的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尚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徐泰赖烨钤黄杰文范苑林李璐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 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就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某院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1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析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筛选结果显示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与病灶大小、Her-2、术前影像学腋窝评价、分子分型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大小、分子分型是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独立因素,统计学检验均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中诊疗中,可依据病灶大小、分子分型等因素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进行预测,其中病灶较大患者、Luminal B型患者、Her-2阳性型以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活检阳性率较高。
- 黄杰文李璐陈琳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影响因素
- DNA拓扑异构酶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44名乳腺癌患者,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治疗,入院后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标本的TopoⅡα蛋白表达,观察TopoⅡα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病理分级Ⅲ级乳腺癌患者的TopoⅡα蛋白阳性比例高于病理分级Ⅰ~Ⅱ级的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乳腺癌患者的TopoⅡα蛋白阳性比例高于Ki-67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病理分级与Ki-67与TopoⅡα表达成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TopoⅡα与肿瘤病理分级及增值状态相关。
- 徐泰张思明李璐朱文标范苑林
-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学KI-67
- 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在乳腺肿物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总结布托啡诺+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乳腺肿物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将2015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0例乳腺肿物行真空辅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试验组(静脉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和对照组(局部浸润麻醉),每组各8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前、术中和术后血氧饱和度(SpO_2),两组术中血压(BP)和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耐受度等。结果两组麻醉成功率均为100.00%,试验组术前、术中、术后Sp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中的血压、心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满意度以及耐受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乳腺肿物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中采取布托啡诺+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范苑林李璐冯建标李艰娟丘冬琴黄杰文徐泰杨宇扬
- 关键词:静脉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乳腺肿物微创旋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