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昕

作品数:1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三维激光扫描
  • 3篇扫描仪
  • 3篇激光扫描
  • 3篇激光扫描仪
  • 3篇封堵
  • 2篇地下空间
  • 2篇点云
  • 2篇点云数据
  • 2篇因子图
  • 2篇噪声
  • 2篇三维点云
  • 2篇三维点云数据
  • 2篇三维数据
  • 2篇视距
  • 2篇透气管
  • 2篇涂料
  • 2篇综合管廊
  • 2篇组件
  • 2篇维数
  • 2篇鲁棒

机构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4篇李昕
  • 5篇王坚
  • 5篇张爱娟
  • 4篇吕婧
  • 3篇张国维
  • 3篇朱国庆
  • 3篇李增科
  • 3篇王琰
  • 2篇董青红
  • 2篇赵智博
  • 1篇韩厚增
  • 1篇汪云甲
  • 1篇郝敬宾
  • 1篇刘克强
  • 1篇陈宇航
  • 1篇张晋彰
  • 1篇刘春艳

传媒

  • 1篇消防科学与技...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二维激光扫描仪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二维激光扫描仪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装置及方法,给出了激光点云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坐标转化方法。分析了由于传感器工作模式差异、硬件工艺水平等因素对转化过程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Kalman滤波来...
李昕吕婧王坚李增科张爱娟赵智博
封堵和注氮耦合作用下综合管廊内火灾衰退规律研究
综合管廊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于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不同类型的生活需求,有效解决了地下空间的利用问题,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但由于其内部存在燃气管线、电线电缆等可燃物,易引发火灾。同时,综合管廊内部空间受限,火...
李昕
基于因子图的鲁棒UWB井下锚杆钻孔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因子图的鲁棒UWB井下锚杆钻孔定位方法,可自动测量出锚杆打孔位置的三维坐标,且无需预先测量基站的位置。具体来说,在因子图的框架下,提出了改进的基于turkey鲁棒核的UWB定位算法,将标签与基站坐标一...
李昕董青红张爱娟吕婧王琰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数据获取装置的三维点云数据坐标转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二维激光扫描仪的三维点云数据获取装置及方法,给出了激光点云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坐标转化方法。分析了由于传感器工作模式差异、硬件工艺水平等因素对转化过程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Kalman滤波来...
李昕吕婧王坚李增科张爱娟赵智博
文献传递
基于因子图的鲁棒UWB井下锚杆钻孔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因子图的鲁棒UWB井下锚杆钻孔定位方法,可自动测量出锚杆打孔位置的三维坐标,且无需预先测量基站的位置。具体来说,在因子图的框架下,提出了改进的基于Turkey鲁棒核的UWB定位算法,将标签与基站坐标一...
李昕董青红张爱娟吕婧王琰
基于WIFI地址与场强的粗精匹配定位方法
本发明提供基于WIFI地址与场强的粗精匹配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四边形格网或三角形网状指纹点布局;步骤2:采集数据并预处理,建立指纹数据库;步骤3:对指纹数据库进行聚类分块处理,计算每一个指纹数据库类的类中心,包括...
李昕刘春艳王坚
文献传递
移动式3D打印机器人防倾覆配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式3D打印机器人防倾覆配重装置,包括与3D打印机器人的腰关节连接的底板,底板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两端通过支撑块支撑在底板上,滚珠丝杠上设有螺母,螺母两侧固定安装...
李昕郝敬宾曹泽文赵文博高梦璐李壮
文献传递
基于开放源码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分析、改进及系统扩展
李昕
关键词:入侵检测规则集多模式多线程
进行三维激光扫描的摆动装置及其坐标转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进行三维激光扫描的摆动装置及其坐标转换方法,二维激光扫描仪固定在雷达摆动支架上,雷达摆动支架和摆动控制装置外壳通过转动轴承相连,转动轴承与摆动控制装置外壳侧壁固接,摆动控制装置外壳内部设置有支持编码盘的舵机及...
李昕王琰张晋彰陈宇航张爱娟
文献传递
注氮方式对综合管廊液氮灭火效果影响实验研究
2022年
为了研究综合管廊内液氮的灭火效果,搭建了一个缩尺寸综合管廊液氮灭火实验平台,通过分析注入管廊后的液氮与火焰相互作用以及火源附近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来研究液氮的灭火效果。结果表明:液氮的灭火过程是冷却降温和隔氧窒息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隔氧窒息占主导作用。同时,液氮释放距离越长,灭火时间越长,液氮对火源的抑制效果越弱,但对火焰区域的气体扰动越强,0 m处注氮较4 m处注氮灭火效率提升49%。此外,当液氮释放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时,垂直注氮的灭火效能优于水平注氮,0 m处垂直注氮灭火效率较水平注氮提升18.7%,随着液氮释放距离的增加,二者的差距逐渐减小。因此,精准探测火源位置,优化注氮方式,可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李昕张国维朱国庆郭栋
关键词:综合管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