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 作品数:17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理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食品添加剂”教学中的应用 2018年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使食品专业学生很好地适应当下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需求。通过总结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对"食品添加剂"教学方法革新的思考和初步实践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张迪 邹小波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教学 加权SPXYE(WSPXYE)算法及其在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1年 样本选择是模型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主光谱和从光谱中选择合适的样本,建立二者的转移模型,使得从光谱的预测样本能通过转移模型校正成类似于主光谱的样本,进而用主光谱的模型直接预测其浓度。目前,常用的样本选择算法有:Kennard-Stone法(KS法),SPXY法和SPXYE法。根据上述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样本选择方法:加权SPXYE法(WSPXYE法),进而将其用于选择合适的转移集样本。WSPXYE同样先计算样本间的距离,其距离有三个部分组成:光谱(X)之间的归一化距离dxs,浓度(y)之间的归一化距离d_(ys),以及校正误差(e)之间的归一化距离d_(es)。其加权代数和d wspxye=αd_(xs)+βd_(ys)+(1-α-β)d_(es)即为WSPXYE距离。计算了WSPXYE距离之后,可以根据其距离选择距离较大的样本作为转移集样本。WSPXYE是Kennard-Stone法(KS法),SPXY法和SPXYE法的推广,而KS法(α=1,β=0)、SPXY法(α=0.5,β=0.5)以及SPXYE法(α=0.333,β=0.333)则是WSPXYE法的特例。直接校正法(DS)、有信息成分提取-典型相关分析法(CCA-ICE)作为模型转移算法验证了WSPXYE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与KS法、SPX Y法以及SPXYE法相比,WSPXYE法可以通过调节参数,选择合适的样本,获得较低的误差。 郑开逸 封韬 张文 黄晓玮 李志华 张迪 石吉勇 Yoshinori Marunaka 邹小波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25年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涵盖了食品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工科人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之一。因此,提出将“案例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中,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以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翟晓东 申婷婷 李志华 黄晓玮 张迪 郭志明 孙宗保 石吉勇 邹小波关键词:教学改革 几种果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比较 被引量:5 2017年 以6种水果果皮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和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果皮提取物;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分别评价果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能;利用MTT法考察果皮提取物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果皮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范围分别为(22~1696)mg GAE/100 g干重和(21~2047)mg RE/100 g干重,芒果皮的总酚含量和葡萄皮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含量最低菠萝皮的77.09倍和97.48倍。葡萄皮提取物和芒果皮提取物分别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6种果皮提取物抑制Hep G2细胞增殖的IC50值范围为(29.97~99.13)μg/m L,菠萝皮的抑制活性最弱,其IC50值为抑制活性最强葡萄皮的3.31倍。果皮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其DPPH清除能力(R2=0.3894,R2=0.3721;p>0.05)、还原能力(R2=0.5580,R2=0.2237;p>0.05)和抑制Hep G2细胞增殖的IC50值(R2=0.9006,R2=0.7413;p<0.05)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综合分析比较6种果皮提取物可知,葡萄皮的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优于其他果皮,表明其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及抗肿瘤活性物质来源。 李盼 赵彬 罗孝平 张海晖 张迪 段玉清关键词:总酚 总黄酮 抗氧化 抗肿瘤 多模式教学方法在来华留学生“食品提取与分离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食品提取与分离技术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课程不仅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的重要方向课程之一,也可供化工类专业学生选修,对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以江苏大学“食品提取与分离技术”为例,对该课程来华留学生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总结。食品提取与分离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围绕食源性成分提取、膜分离、干燥、离心分离、浓缩分离、色谱分离理论及应用展开教学。该课程涉及的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多、知识点繁杂,课堂教学难度较大,且国内相关的全英文课程匮乏。针对留学生的学情特点,分析了将“知华爱华”培育、“科研反哺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等模式融入该课程教学过程的具体措施,丰富教学内容,开拓了留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培养留学生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张迪 张钖 石吉勇 邹小波关键词:来华留学教育 向后迭代区间选择算法及其在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近红外光谱(NIR)具有快速、无损、操作方便的特点,故广泛用于食品分析。作为一种间接的分析技术,NIR需要建立光谱与待测浓度之间的统计模型来实现检测。故模型的维护有助于保证NIR的预测准确性。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诸如样品性状的改变、仪器对理化指标函数关系的变化、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导致相同样品的光谱信号发生偏移,进而使得原有模型的预测精度下降。此时,如果重新建模,虽然可以解决光谱偏移对建模的影响,但是重新建模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此,模型转移可以在避免重新建模的情况下,校正光谱的偏移,进而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通常模型转移算法多用全光谱进行模型转移,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且不能找到合适的有化学意义的波段。故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转移中的变量选择方法:向后迭代区间选择法(IIBS),通过计算主光谱(用于建模的那组光谱)和从光谱(发生偏移,需要通过模型转移算法将其校正的光谱)中,变量区间的重要性信息(回归系数(β)、残差向量(Res)以及变量重要性投影(VIP))。进而通过计算该区间变量重要性信息的几何平均数,并以此作为该区间的区间重要性指标。接着根据区间的重要性,删除重要性信息较小的变量区间。然后对主光谱和从光谱重复迭代上述过程:计算变量的重要性信息,计算区间的重要性信息,删除重要性信息较小的区间。最后,比较不同的主光谱和从光谱区间组合的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V),选择RMSEV最小的主光谱和从光谱区间作为最优区间。玉米、小麦两套NIR数据测试了该算法。结果显示,与全波段相比,β,Res以及VIP均可以从主光谱和从光谱中选择较少的,有化学意义的区间,提高模型转移的精度。在比较不同变量重要性向量方面,基于β的变量选择算法,模型转移的计算误差较小。 郑开逸 冯雨航 张文 黄晓玮 李志华 张迪 石吉勇 邹小波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4种典型谷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癌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7 2018年 将荞麦、大麦、小麦、水稻4种全谷物用70%(v/v)乙醇水浸提后,经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分别得到4种全谷物酚类提取物,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并运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法鉴定酚类化合物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法测定4种谷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抗Caco-2细胞增殖能力,并探讨多酚含量与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谷物酚类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均依次为:荞麦>大麦>水稻>小麦。从4种全谷物中成功确定了21种酚类化合物。4种谷物酚类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抗Caco-2细胞增殖能力,其强弱顺序均为:荞麦>大麦>水稻>小麦,而且其总酚含量与抗氧化和抗Caco-2细胞增殖活性之间以及抗氧化活性与抗Caco-2细胞增殖活性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姚惠 赵彬 崔洁媚 段玉清 张海晖 张迪 蔡梅红关键词:谷物 酚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CACO-2细胞 蛹虫草多糖的亚临界水萃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2016年 以蛹虫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实验对亚临界水提取蛹虫草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得到的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 H为8,提取温度180℃,水料比为21∶1(m L/g),萃取时间为13 min时,萃取得率为7.13%,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亚临界水浸提法在提取得率和提取时间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热水浸提法分别为1.72%,180 min)。传统热水浸提法和亚临界水浸提法得到的蛹虫草多糖均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且其DPPH·清除作用的IC_(50)值分别为0.324、0.314 mg/m L。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热水浸提和亚临界水浸提得到的蛹虫草多糖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 杨文雅 李长征 张海晖 张迪 蔡梅红 王佳 段玉清关键词:蛹虫草 多糖 亚临界水 抗氧化 基于归类法和GC-MS的花椒精油香气特性及关键香气物质分析 2025年 该文采用归类法(Sorting)进行香气感官评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鉴定香气挥发性物质,并通过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结合多维标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CA)、相关性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花椒精油的香气差异及其挥发性物质基础。Sorting的结果显示,消费者认为青花椒精油相似性较高,其余红花椒精油香气相似,但红花椒精油内部之间的差异也较大。且产生了12个香气描述词来描述这些花椒精油,不同花椒精油的描述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GC-MS在13种花椒精油中共鉴定出51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烯烃类(25种)、醇类(9种)、醛类(2种)、酮类(5种)、酯类(6种)和其他类(4种)。并计算出26个的香气活性物质(OAV>1),各描述词与香气活性物质OAV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花椒精油的香气差异与其关键香气物质有关(P<0.05)。关键香气物质的OAV值差异,是导致消费者对花椒精油香气感知差异的本质。 黎英 赵镭 史波林 张迪 钟葵 周先礼 汪厚银 邹小波 何晓宁 张丽涵 项雅科 黄帅关键词:归类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莲固体废弃物中多酚类物质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本文为保护莲固体废弃物多酚类物质活性成分免受破坏,增强多酚稳定性。以莲固体废弃物多酚类物质微胶囊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和响应面实验,优选多酚类物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多酚微胶囊化的最佳壁材配方为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为3∶1,芯壁比为1∶5,单甘酯添加量为0.10%。多酚类物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最优条件为:进料固形物含量16%,进料速度280 m L/h,进风温度为185℃,出风温度80℃。在此条件下,得到莲固体废弃物多酚微胶囊包埋率为94.12%+0.37%,微胶囊包埋效果较优,为多酚类物质的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颜征 张海晖 李亚群 段玉清 张迪 陆玉洪 孙冀平关键词:多酚 喷雾干燥 微胶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