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啸晨
-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MiR-30c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0c在骨肉瘤细胞中可能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6种骨肉瘤细胞系及人正常成骨细胞中miR-30c的表达水平,筛选目的细胞系;将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miR-30c过表达组,克隆形成和CCK-8实验检测miR-30c对骨肉瘤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0c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分析骨肉瘤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miR-30c在体内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U2OS、Saos2、Mg63、HuO9、KIKU、143B 6种OS细胞系中miR-30c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hFOB1.19细胞,U2OS细胞中miR-30c表达水平最低(P<0.05)。miR-30c过表达组克隆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随时间延长,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呈升高趋势,但miR-30c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30c组U2O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miR-30c过表达组细胞转染miR-30c mimic后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裸鼠皮下接瘤4周后,miR-30c过表达组小鼠体内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miR-30c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骨肉瘤细胞U2OS的增殖及转移。
- 舒莉巨啸晨柴浩杨德勇孙荣鑫
- 关键词:骨肉瘤微RNAS生物学功能
- 不同骨密度对膝关节单髁置换后关节内各结构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不同骨密度对单髁置换的预后有何种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通过有限元法研究不同骨密度对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后关节内各结构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评估骨质疏松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CT、MRI获取1名志愿者的下肢影像数据,通过Geomagic Studio、Ansys workbench、Mimics等软件构建正常骨质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T值≥-1.0),通过改变材料参数建立骨质减少(-2.5
- 刘蒙飞马鹏程尹灿姜侃巨啸晨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单髁置换生物力学
- 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 2023年
- 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作为一种新的膝关节置换方式,是治疗孤立性内侧单室性膝关节炎患者的最佳选择。可有效减少手术暴露、减少失血、保留天然关节运动学和本体感觉、加速术后恢复和兼顾成本效益。尽管UKA后早期并发症相对较低,但在远期随访中,无论是固定平台UKA还是活动平台的UKA,均表现出来比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更高的翻修率。UKA的术后并发症是造成较短假体使用寿命和较高翻修率的主要原因。本文对U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综述,并讨论其未来前景。
- 刘蒙飞陈刚姜侃巨啸晨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全膝关节置换
- 保留与不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后移植物腱骨愈合的比较被引量:8
- 2021年
- 背景: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是否可以促进移植物腱骨愈合目前尚有争议,设计实验通过组织学和影像学评估保留残端是否具有促进腱骨愈合的生物学优势。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留或不保留韧带残端对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不保残重建组与保残重建组,每组20只。选取跟腱作为移植物,分别将所有标本兔的双侧前交叉韧带切断,不保残重建组完全切除前交叉韧带残端,保残重建组由股骨止点处切断,保留胫骨残端,按照正常兔前交叉韧带解剖结构,选取胫骨与股骨骨道进行重建。并于术后6,12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强度,CD34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移植物微血管密度,MRI、CT观察移植腱信号强度并测量骨隧道宽度。结果与结论:①术后6周,保残重建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不保残重建组(P<0.05),微血管密度也明显高于不保残重建组(P<0.05);术后12周,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1α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同手术方式6周组对比均下降(P<0.05),微血管密度较同手术方式6周组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6周,保残重建组骨隧道扩大程度明显低于不保残重建组,移植腱信号强度低于不保残重建组(P<0.05);12周两组骨隧道扩大程度均减小,移植腱信号强度均减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该实验条件下,在韧带重建早期,保残重建在移植物再血管化、减少骨隧道扩大等方面明显优于不保残组,展现了一定的生物学优势。
- 马子越巨啸晨张磊孙荣鑫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腱骨愈合跟腱微血管密度骨隧道
- 髌骨双骨道双束重建与单束等张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对比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对比观察髌骨双骨道双束重建和单束等张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78例(78膝),男28例(28膝),女50例(50膝),年龄16~26岁。单束重建组40例(40膝),双束重建组38例(38膝)。术后随访记录髌骨再脱位的病例数。复查术后屈膝20°CT测量髌骨外移率、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进行膝关节Kujala功能评分。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随访数据。[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4个月,平均12个月,均未出现切口不愈合、深静脉血栓、髌骨再次脱位、髌骨骨折情况,分别对比单束重建组和双束重建组手术前后指标,术后髌骨外移率、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膝关节Kujala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对比单束重建组和双束重建组两组术后髌骨外移率、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膝关节Kujala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双骨道双束重建和单束等张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均可以有效恢复髌骨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短期临床疗效对比两种重建方法无显著差别。
- 孙荣鑫郭英巨啸晨舒莉柴浩姜侃
- 关键词:复发性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
- 抗Xa因子活性监测及ATⅢ活性检测在TKA术后血栓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通过一项前瞻性研究探讨抗Xa因子活性监测联合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ATⅢ)活性检测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预防出血与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单侧TKA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7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55例;年龄56~80岁,平均(68.5±7.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4250 IU皮下注射,4 h后检测凝血指标及抗Xa因子活性,根据抗Xa因子活性结果调整LMWH剂量,使抗Xa因子活性维持在0.3~0.7 IU/mL。对照组术后12 h后给予LMWH 4250 IU皮下注射,4 h后检测凝血指标,于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给予LMWH 4250 IU 1次/日皮下注射抗凝治疗。两组术后1 d、6 d、11 d常规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肢血管彩超,记录皮下出血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APTT、D-Di、Hb与术前差值、血栓发生率、皮下出血面积(体表面积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d,两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i、Hb与术前差值、血栓发生率、皮下出血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1天,两组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Di、Hb与术前差值、血栓发生率、皮下出血面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KA术后使用LMWH抗凝治疗时,术前予以ATⅢ活性检测,抗凝过程中根据监测抗Xa因子活性调整LMWH剂量,能有效地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出血风险,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阿卜杜合力力·艾尼巨啸晨孙荣鑫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 新疆哈萨克族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股骨远端旋转对线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正常股骨远端旋转对线标志的关系,为新疆哈萨克族临床TKA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对80例哈萨克族志愿者160个正常膝关节进行MRI扫描,重建股骨远端模型,测量正常哈萨克族股骨远端轴线,分性别及侧别分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合临床探讨各轴线在TKA中的临床应用。结果:股骨后髁角范围0.55°~6.22°,平均(3.31°±1.34°);髁扭转角范围2.06°~7.82°,平均(5.13°±0.67°);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夹角范围1.24°~6.15°,平均(4.61°±0.37°);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范围-1.29°~3.61°,平均(0.75°±0.32°);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范围0.19°~4.72°,平均(2.72°±0.89°)。上述测量参数均不存在侧别差异。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及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存在性别差异,其中股骨后髁角与髁扭转角男性大于女性,而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则为女性大于男性。结论:新疆哈萨克族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解剖参数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存在侧别差异。在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时,应当根据新疆哈萨克族人股骨远端形态特征、性别差异正确地选择对线标志,以确保患者在术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姜侃吴巧云巨啸晨
- 关键词:新疆哈萨克族膝关节置换术股骨远端旋转对线
- 鞘内保残重建术与牵张保残重建术对兔前交叉韧带残端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鞘内保留残端(保残)重建术与牵张保残重建术对兔前交叉韧带(ACL)残端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3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3只、B组8只、C组16只、D组16只。B组单纯切断双侧ACL,C组切断ACL后给予残端鞘内重建术,D组切断ACL后给予牵张保残重建术,术后3、6周,取其ACL残端标本。A组作为正常对照选两侧后肢正常ACL标本(胫骨端4 mm)。各标本HE染色观察残端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残端内成纤维细胞中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残端内成纤维细胞凋亡。结果术后3、6周,B、C、D组ACL残端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均多于A组(P均<0. 05),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术后6周,B、C、D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术后3周减少,但仍高于A组(P <0. 05),B、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术后3、6周,B、C、D组残端成纤维细胞内Ki-67蛋白表达、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残端鞘内重建、牵张保残重建两种术式均未促进兔ACL残端成纤维细胞生长,二者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无差异。
- 舒莉柴浩巨啸晨张磊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保留残端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ramp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纵行破裂(ramp injury)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该科2005年1月~2010年6月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的144例患膝的临床资料,急性期组(伤后6周内)79例,慢性期组(伤后6周~3年)65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71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55例,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18例。经关节镜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ramp损伤49例。其中,47例术中行移植自体四束股薄肌、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29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缝合,18例ramp损伤行半月板后角破裂处切除术。术前术后行Lysholm评分。结果急性期组79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34.2%,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49.4%,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16.5%,ramp损伤发病率21.5%。慢性期组6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67.7%,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24.6%,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分布占7.7%,ramp损伤发病率49.2%。慢性期组ramp损伤发病率高于急性期组(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29例,术前评分(40.8±10.5)分,术后评分(87.±811.7)分。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18例,术前评分(41.4±9.6)分,术后评分(67.8±9.6)分。两者组内手术前后比较,术后均优于术前(P<0.01)。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缝合组优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半月板切除组(P<0.01)。结论对于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减少继发的ramp损伤。半月板缝合术是治疗ramp损伤的有效方法。
- 孙荣鑫姜侃杨德勇巨啸晨
-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
- 沉默MAT1基因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与迁移
- 2020年
- 目的探讨沉默MAT1基因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以及对SDF1-CXCR4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qRT-PCR检测人成骨细胞hFOB1.19与骨肉瘤细胞株Saos-2、MG63、U2OS、143B中MAT1 mRNA的表达水平。将对数生长期143B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NC)和siRNA-MAT1组(转染siRNA-MAT1),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各组143B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143B细胞中SDF1和CXC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hFOB1.19细胞比较,骨肉瘤细胞株Saos-2、MG63、U2OS中MAT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143B细胞中MAT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0);siRNA-MAT1组143B细胞中MAT1 mRNA的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Blank组)和siRNA-NC组明显下降(P<0.01);与Blank组和siRNA-NC组比较,siRNA-MAT1组143B细胞增殖力明显降低,G 1期比例升高而S期比例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抑制,SDF1和CXCR4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沉默FOSL2基因的表达可抑制骨肉瘤细胞143B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机制可能与下调SDF1和CXCR4表达有关。
- 巨啸晨舒莉周玲孙荣鑫
-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