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艳
- 作品数:21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子痫前期孕妇血浆循环游离微小RNA表达的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蛋白尿(24h尿蛋白量〉0.3g),称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PE的发病率为2%~8%,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尽管已经证实,胎盘生长因子、胎盘蛋白13、可溶性内皮因子等可被用于监测PE的发生和发展,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差。因此,临床上亟待新的诊断标志物的开发和应用。
- 安云鹤田彦捷刘思华程小艳马凯朱文杰张军
- 关键词:子痫前期RNA表达血浆循环孕妇胎盘生长因子孕产妇死亡
- 牛蒡苷对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目的:探讨牛蒡苷对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Toxoplasma gondii HSP70,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20只(20±2)g的KM雌性小鼠随机均匀分为...
- 程小艳
- 关键词:肝脏损伤牛蒡苷弓形虫感染
- 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食品领域,公开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复合菌剂含有低聚糖以及活菌数之间的比值为0.5‑1.5:0.5‑1.5:1的格氏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和丁酸梭菌,所述格氏乳...
- 高丽娟安云鹤马凯程小艳刘悦陈尔凝武会娟
- 环状RNA在子痫前期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子痫前期是1种多因素、多机制及多通路致病的疾病,是妊娠期特发疾病,可影响机体的各个器官及系统。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约占全部妊娠者的3.9%,是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76000例孕产妇和500000例围产儿死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
- 安云鹤程小艳张豪锋张小莉田彦捷张军
- 关键词: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RNA围产儿死亡环状孕产妇
- 用于单细胞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单细胞检测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单细胞检测和分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数字PCR仪实现一步法对样品进行单细胞分离、细胞裂解以及对其中的目标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实现了数字PCR仪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其能够用于微量...
- 安云鹤程小艳涂晨晓张小莉洪甜杨双田赛
- 双环醇对四环素所致脂肪肝小鼠肝组织增殖指标的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四环素所致药物性脂肪肝小鼠肝组织增殖指标的作用。方法 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四环素模型6h组、双环醇给药6h组、四环素模型24h组、双环醇给药24h组,每组10只。给药组给予双环醇300mg/kg,每12h给药1次,共3次,其余各组同时间点给予等量赋型剂;模型组和给药组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四环素200mg/kg,对照组给予相同pH值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分别于四环素给药后6h或24h眼球取血,并取肝组织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周期素D1(Cyclin D1)和c-myc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肝组织Cyclin D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PCNA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四环素注射后6h小鼠肝细胞PCNA基因表达为对照组的43%(P<0.01),同时蛋白表达显著减少,随着时间延长,至24h时基本恢复,而双环醇给药在脂肪肝早期(6h)即能明显抑制肝细胞PCNA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下降(P<0.01)。四环素注射后24h模型组Cyclin D1表达量为对照组的59%(P<0.01),c-myc表达为对照组的5.7倍,双环醇给药在脂肪肝早期(6h)即可显著促进Cyclin D1和c-myc基因表达(P<0.01),至24h时能明显促进Cyclin D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双环醇可显著促进四环素所致药物性脂肪肝小鼠肝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增殖基因和蛋白(PCNA、Cyclin D1、c-myc)的表达有关。
- 姚晓敏李越程小艳胡彧严琦
- 关键词:双环醇四环素脂肪肝细胞增殖
- 北京地区不同喂养方式婴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0~3岁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喂养方式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与婴幼儿的年龄和分娩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1例0~3岁北京地区健康婴幼儿肠道粪便样品,按照哺乳方式,将这些样品分为4组:纯母乳组(B),纯奶粉组(F),以母乳为主、奶粉和辅食为辅组(BP),以奶粉为主、辅食为辅(NB)。其中B组44例、F组29例、BP组108例、NB组40例。利用16S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影响。结果在物种组成上,没有摄入母乳的NB组,门水平上优势菌的含量变化明显。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4大优势菌的总含量明显低于B组、BP组和F组。在属水平上B组、BP组和F组相互比较, F组双歧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含量显著下降,但粪杆菌属、罕见小球菌属等厌氧菌的含量升高。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 NB组和B组的距离最远, F组与BP组的距离最近。F组与B组的差异要大于BP组与B组的差异,说明,与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相比,奶粉喂养的婴幼儿其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要大于辅以母乳摄入的婴幼儿。同时,关联性分析表明分娩方式与喂养方式和婴幼儿年龄在影响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上密切相关。结论出生前3年的饮食组成和模式会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变化与婴幼儿的年龄和分娩方式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 安涛安云鹤刘悦程小艳马凯田彦捷左嘉高丽娟
- 关键词:婴幼儿肠道菌群年龄分娩方式
- 流式细胞术最新进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2
- 2019年
- 近年来,流式细胞术作为临床检验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定量方式、检测内容、多参数分析、细胞成像、体内监测及数据分析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突破,应用日趋广泛,前景可观。本文将介绍流式细胞术在定量流式细胞术、多色流式细胞术、磷酸化流式细胞术、质谱流式细胞术、成像流式细胞术及体内流式细胞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 程小艳武会娟
- 中药抗弓形虫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弓形虫病的治疗临床上仍以乙胺嘧啶与磺胺嘧啶联合用药为主,但其具有不良反应大、不能完全杀死包囊、易复发等缺点。而中药具有作用靶点多、药理活性显著、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防治弓形虫病研究的热点。现综合国内外文献,对中药抗弓形虫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 程小艳朴莲荀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中药叶酸代谢信号传导通路炎症介质
- 用于单细胞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单细胞检测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单细胞检测和分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数字PCR仪实现一步法对样品进行单细胞分离、细胞裂解以及对其中的目标序列进行检测和分析,实现了数字PCR仪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其能够用于微量...
- 安云鹤程小艳涂晨晓张小莉洪甜杨双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