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合成肽研究对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反应
- 1992年
- 选择丙型肝炎病毒的核衣壳(C)区及非结构蛋白(NS)区,分别合成了5段肽(EIA-1、EIA-2、EIA-3、EIA-4和EIA-5)。158份抗-HCV阳性血清中,105份(66.5%)有对合成肽的抗体。以对EIA-2及EIA-5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分别占阳性总数的89%和85%。62份抗-HCV阴性血清中,12份有合成肽抗体,其中6份血清转氨酶升高,提示为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对选择合成肽段及作为抗原决定簇研究和应用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 闻玉梅何丽芳李雪萍屠红张旭红吴长龙
- 关键词:合成肽抗体反应丙肝病毒
- 用合成肽为抗原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G和IgM抗体
- 1995年
- 选择并合成戊型肝炎病毒(HEV),ORF(阅读框架)-1、ORF-2及ORF-3中的4个肽段。其中合成肽(SPB36)可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IgG及IgM抗体。对134份肝炎患者血清分别以重组抗原及SPB36抗原检测戊肝抗体IgG,相对符合率为85.1%。对比检测戊肝抗体IgM(44份),相对符合率为88.6%。合成肽因结构组成明确,不需要特殊纯化,特异性较高,用于检测抗体有其优点。
- 钱利生闻玉梅蒋伟伦李雪萍顾健人曲淑敏
- 关键词:合成肽戊型肝炎病毒抗体ELISA免疫球蛋白
- 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的构建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应用重组和克隆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方法 利用PCR和PCR致变技术从产SEB的标准株扩增SEB基因 ,与原核表达载体 pTrc99A重组后引入大肠杆菌JM1 0 9。通过序列测定鉴定突变基因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分别检测表达产物和表达量。结果 获得了 3株重组菌NJM1 0 9、M2 3JM1 0 9、M1 5 0JM 1 0 9。测序表明 ,SEB N序列与已报道的天然seb完全一致 ;SEB M 2 3第 2 3位天冬酰胺密码子AAT发生定向突变 ,即由丝氨酸密码子AGT替代 (N2 3S) ;SEB M1 5 0第1 5 0位氨基酸发生非定向突变 ,由苏氨酸密码子ACT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GCT(T1 5 0A)。表达SEB M1 5 0和SEB M2 3的重组细菌裂解液经SDS PAGE ,在 2 80 0 0处可见有表达条带 ,非重组菌则无。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和蛋白浓度测定表明 ,重组菌表达目的蛋白量为 5 μg/ml培养液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3.5 %。 结论 获得了2株能表达SEB突变体的工程菌 。
- 俞红钱利生李雪萍
- 关键词: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克隆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的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36例肝穿刺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及血清,用HBV全基因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了病毒的PreC/C区基因片段。发现PCR法扩增后再经Southern吸印转移及核酸杂交(PCR-SBH)可显著提高检出HBV基因的敏感性。对5例无任何血清HBV标记者证实在其肝内存在HBV基因。用AvaⅡ,sau3AI,XmnI,BstNI及TaqI酶切图谱分析上述病例的c基因,与pADR-1C基因比较,有4例(5份标本)有Sau3AI的异常酶切位点,提示HBV不仅PreC区存在变异株,C基因中亦可有变异。
- 张蕾青何丽芳李雪萍胡德昌闻玉梅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肝炎
- 核心抗体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核心基因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1987年首次报道,在塞内加尔存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但核心抗体(anti-HBc)阴性的感染者。其血清中有直径为45~60nm的病毒,也有22~30nm直径的HBsAg颗粒。与常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探针进行杂交,15份感染者中仅有一份出现杂交微弱阳性,当时被称为是乙型肝炎病毒2型(HBV-2)。此后,法国、
- 卫清闻玉梅何丽芳李雪萍俞翠株
- 关键词:乙肝病毒核心基因核心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