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

作品数:50 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儿童
  • 10篇婴儿
  • 8篇细胞
  • 7篇胆汁
  • 7篇胆汁淤积
  • 7篇病理
  • 6篇肝炎
  • 4篇代谢
  • 4篇胆道
  • 4篇胆道闭锁
  • 4篇脂多糖
  • 4篇文献复习
  • 4篇基因
  • 4篇宫内
  • 4篇宫内感染
  • 4篇复习
  • 4篇闭锁
  • 4篇病理学
  • 3篇多糖
  • 3篇新生大鼠

机构

  • 50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济南市儿童医...

作者

  • 50篇刘艳
  • 18篇黄志华
  • 17篇徐三清
  • 11篇罗小平
  • 8篇周华
  • 7篇方峰
  • 6篇董永绥
  • 5篇郑伟
  • 5篇李旭芳
  • 4篇丰利芳
  • 3篇吴薇
  • 3篇唐庆
  • 2篇姜永生
  • 2篇刘娜
  • 2篇肖文伍
  • 2篇李雪松
  • 2篇付溪
  • 2篇黄永建
  • 2篇宁琴
  • 2篇胡秀芬

传媒

  • 7篇实用儿科临床...
  • 6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医药导报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2008年
刘艳黄永健黄志华董永绥
关键词: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骨髓细胞肝脾大
新生儿血糖紊乱与窒息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李旭芳刘艳郑伟
关键词:窒息程度血糖新生儿住院
婴儿无热惊厥78例分析
2007年
刘艳徐三清周艳霞周华方峰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
儿童慢性腹泻的病因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儿童慢性腹泻因腹泻迁延不愈,常伴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并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及反复感染等,严重影响儿童体格与智力发育。慢性腹泻病因多,发病机制复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慢性腹泻的病因有所区别。
黄志华刘艳
关键词:慢性腹泻病因儿童
儿童药物性肝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性肝病(DILD)的临床特点、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基因突变。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DIL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儿起病前均有相关用药病史,病程5~90 d,首诊症状多样,以黄疸、尿黄、肝功能异常、肝脏肿大就诊。2例患儿行肝穿刺活检术,肝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广泛水变性,出现灶状坏死,汇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超微病理可见大量糖原累积、胆色素颗粒沉积及淋巴细胞浸润。2例患儿及其父母行药物性肝病相关基因检测,ABCB11基因测序显示1例患儿存在杂合突变,分别在第13号外显子13311 T〉C(V444A)及第21号外显子2594 C〉T(A865V);另1例患儿基因检测无异常。检索国内外文献,国内药物性肝病临床分型以肝细胞为主,最常见药物为抗生素,而国外为解热镇痛药;目前已发现的ABCB11基因突变超过100多种,V444A为最常见突变位点。结论儿童药物性肝病首发症状多样,起病前有药物史、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ABCB11基因的检测有助于诊断。
邓诗桦付溪刘艳黄志华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肝脏病理基因突变儿童
儿科实习医生基本技能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途径探讨被引量:20
2012年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教学的核心之一,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对于每一位实习医生非常重要,也是医学生实现从实习医生到临床医师过渡与转变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医学生在儿科实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实习医生应从基本技能训练着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多种思维方式,加强其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同时,教师在儿科实习教学中应鼓励实习医生独立思考,激发实习医生对临床实践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刘艳陈瑜罗小平
关键词:实习医生儿科学临床思维
孕鼠DHA干预对宫内感染仔鼠脑组织炎症状态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的孕鼠DHA干预后,对围产期炎症暴露的仔鼠脑组织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孕鼠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孕期第1天开始无菌生理盐水灌胃至分娩,于孕第17、18天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6 ml。②LPS组(模型组):无菌生理盐水灌胃,孕第17、18天连续两次腹腔注射LPS,计量为350μg/kg。③LPS+DHA组(干预组):孕期第1天开始给予DHA130 mg/kg灌胃至分娩,于孕第17、18天连续两次腹腔注射LPS,计量同②。取各组孕21天(G21),生后P1、P7、P14脑组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用Q-RT-PCR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模型组脑白质早期可见水肿和形态较幼稚的细胞,甚至伴有局灶性出血,后期脑白质内神经纤维走向紊乱,组织疏松,细胞数减少。干预组早期脑白质可见较多水肿细胞,无明显出血灶和软化灶,P14时与对照组形态接近。与对照组相比:①模型组小胶质细胞OX42阳性表达在P14时仍较高(P<0.05);干预组至P7时亦较高(P<0.05),P14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均较低(P<0.05)。②模型组TNF-αmRNA的表达在P7时仍较高(P<0.05),而在P14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TNF-α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低直至P7(P<0.05),而在P1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内LPS感染可导致胎儿脑组织炎性反应,孕期补充DHA能通过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持续活化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而抑制胎儿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脑损伤的恢复。
刘艳丰利芳徐三清罗小平
关键词:宫内感染DHA小胶质细胞
儿童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刘艳徐三清胡秀芬
关键词:红斑多形儿童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合并听力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合并听力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01-01—2006-12-3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111例诊断为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同时合并出现听力损害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分析。每次5mg/k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注射1h以上,诱导期2次/日,持续14—21d;维持期每日1次,持续7d。开始治疗后每周监测尿中感染性CMV滴度,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监测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3个月后复查听觉诱发电位。结果107例病人完成全疗程。另4例中有3例在治疗后第1周内因出现显著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停用药物,1例在治疗10d时黄疸明显加重,ALT较前增高而退出观察。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前后比较:血清总胆红素由(93.93±87.95)μmol/L降低至(74.78±90.77)μmol/L(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由(123.24±81.89)IU/L降低至(51.53±38.01)IU/L(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由(163.89±114.86)IU/L降低至(126.05±81.77)IU/L(P〈0.05);但肝脾大小、碱性磷酸酶(ALP)、γ-谷胺酰转移酶(γ—GT)和血清总胆汁酸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尿CMV的完全转阴率在开始治疗后第1周即达44.8%,第2周达76.6%,第3周达94.4%,维持治疗至第4周。6例诱导3周不阴转,继续诱导1周仍然持续排毒。72例出院1~2个月后门诊随访复查尿CMV培养,阴性率为77.8%(56/72),复发率为19.4%(14/72),另2例无效者仍然为阳性。尿CMV转阳患儿临床肝炎表现未见复发或加重。共有48例3个月后复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46例恢复正常。完成全疗程的病例中未观察到明显药物副反应,患儿血象和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更昔洛韦对CMV引起的婴儿肝炎和听力损害有明显疗效,而副作用不明显,但仍需密�
周华方峰徐三清刘艳董永绥李革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婴儿更昔洛韦
儿童蛋白丢失性肠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蛋白丢失性肠病的病因、内镜下表现及相应的病理特点,提高对儿童蛋白丢失性肠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病房2005年2月-2008年4月诊断的8例蛋白丢失性肠病,总结其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特点。结果原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过敏性紫癜等是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主要病因,腹泻、浮肿及发热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内镜、病理及超微病理检查结果具有特异性,治疗效果与病因相关。结论蛋白丢失性肠病诊治困难,病因较多,内镜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提高儿童蛋白丢失性肠病的病因诊治水平。
刘艳黄志华徐三清黄永健董永绥吴薇
关键词:蛋白丢失性肠病胃镜肠镜病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