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乐

作品数:4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聚类分析
  • 2篇PM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太阳光度计
  • 1篇体积
  • 1篇气溶胶
  • 1篇气溶胶光学
  • 1篇气溶胶光学特...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量浓度
  • 1篇京津
  • 1篇京津冀
  • 1篇空气污染
  • 1篇空气污染物
  • 1篇后向轨迹
  • 1篇光学厚度
  • 1篇PM2.5
  • 1篇PM2.5质...
  • 1篇APEC

机构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吴立新
  • 4篇李佳乐
  • 4篇任传斌
  • 4篇张媛媛
  • 1篇秦凯
  • 1篇吕鑫
  • 1篇白杨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4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PEC会议前后京津冀空气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以2014年北京APEC会议前后京津冀地区的PM_(2.5)、SO_2、NO_2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最优空间插值得到该地区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图,采用空间自相关与核密度分析法研究了污染物分布的空间差异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京津冀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与空间集聚特性,城市群空气污染空间关联密切,PM_(2.5)热点集中在北京南部、天津、石家庄和保定等地,SO_2热点集中在保定、天津、唐山和石家庄等地,NO_2热点集中在北京-天津-唐山片区和保定-石家庄-邢台片区;不同时段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差异显著,APEC会议前及期间,在冷空气活动与减排措施的双重作用下,污染物质量浓度显著降低,高密度热点区均逐渐向中、低密度区转化,而APEC会议后,受冷空气影响良好空气质量得以短期维持,但污染反弹现象较快出现,高密度热点区污染迅速加强并扩展。
张媛媛吴立新任传斌项程程李佳乐柴曼
关键词:空气污染京津冀
基于太阳光度计地基观测的徐州气溶胶光学特性变化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于2013年7月~2015年4月对中国南北过渡地带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地基观测,并结合气象条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揭示:(1)徐州2014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年均值高达0.92;(2)徐州AOD四季变化分明,夏秋高、春冬低;(3)徐州气溶胶体积谱四季均呈双峰结构,冬夏两季积聚模态粒子与粗模态粒子的体积浓度接近,秋季积聚模态粒子占主导,春季粗模态粒子占主导;(4)徐州气溶胶可分为3个聚类,一类为粒径较大的干粒子,AOD较小,主要出现于5,12月,二类为粒径较小的强吸光粒子,主要出现于秋末和冬春,AOD最小,以12月为主,三类为体积浓度最大的湿粒子,AOD较大,各月均有,但以8月为最多.徐州AOD的四季变化特征不同于邻近的苏鲁豫皖省会城市,却相同于苏南太湖北岸、相似于环渤海湾地区.污染排放强度大、风速低、湿度较大,并受东南季风环流及秸秆燃烧影响,是徐州AOD年均值偏高的根本原因.
吴立新吕鑫秦凯白杨李佳乐任传斌张媛媛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太阳光度计聚类分析
北京城区PM_(2.5)输送途径与潜在源区贡献的四季差异分析被引量:64
2016年
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NCEP的GDAS气象数据(2014年5月1日~2015年4月30日),对抵达北京城区的逐小时3日气流后向轨迹按季节聚类,并结合PM2.5质量浓度地基观测数据,分析不同输送途径的空间特征及其对北京城区PM2.5聚集的贡献.利用潜在源贡献作用(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方法,揭示研究期内北京城区不同季节PM2.5的潜在源区分布及其贡献特性.结果表明:北京城区PM2.5输送途径的季节特征明显,不同输送途径对北京城区PM2.5的贡献差异显著.春季贡献源区主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华北及黄淮平原,夏季贡献源区主要位于山东、苏北及黄海地区,秋季主要位于冀南、鲁西、鲁中及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冬季主要位于冀南、鲁西北、晋北、陕西、内蒙中部及蒙古国南部.来自山东与冀南的气流轨迹四季均对应PM2.5高值;冬春两季来自西北的气流轨迹也对应较高PM2.5值.
任传斌吴立新张媛媛李佳乐柴曼项程程
关键词: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APEC区域减排对北京PM_(2.5)浓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为保障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京津冀晋鲁豫(简称J4LY地区)采取了区域减排措施。该文基于地基监测的PM_(2.5)日均浓度数据,利用普通克里金方法对该地区的PM_(2.5)进行空间插值表达,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并顾及风速、相对湿度评估区域减排对研究区空气质量的影响。与2013年同期相比,虽然APEC期间气象条件不利,北京PM_(2.5)浓度仍下降28%。APEC会后区域减排措施解除,京津冀空气质量急剧转差、PM_(2.5)浓度反弹,凸显了区域减排措施的重要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对比了2014年APEC前后共34d与2013年、2015年同期北京与周边城市PM_(2.5)浓度相关性的变化特征,揭示区域减排措施有效降低了山东、河南空气污染物的远程传输贡献。
李佳乐吴立新任传斌柴曼张媛媛项程程
关键词:PM2.5质量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