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肠癌
  • 3篇直肠
  • 3篇结肠
  • 2篇动脉
  • 2篇直肠癌
  • 2篇疗效
  • 2篇结肠癌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乙状结肠
  • 1篇乙状结肠癌
  • 1篇应激反应
  • 1篇右半结肠
  • 1篇右半结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直肠肿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疗效
  • 1篇速康

机构

  • 5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军
  • 4篇季恩敏
  • 4篇田景中
  • 4篇李光云
  • 2篇于浩
  • 2篇许建国
  • 2篇史伟
  • 2篇李昌权
  • 2篇李岗
  • 1篇樊平
  • 1篇李红
  • 1篇华进
  • 1篇王在标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肠系膜下动脉结扎部位对直肠癌手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部位对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110例,根据IMA结扎部位分为A组(n=58)和B组(n=52),A组给予低位IMA结扎,B组给予高位IMA结扎;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肛门排气时间、排便功能、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排便功能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吻合口瘘、尿潴留和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IMA结扎相较于高位IMA,在直肠癌手术中有较好的效果,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
季恩敏张军李昌权李岗史伟于浩李光云田景中
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术直肠肿瘤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淋巴结清除术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淋巴结清除术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了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9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保留LCA47例(研究组),不保留LCA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预防性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肿瘤复发转移、5年死亡率、无肿瘤进展(PF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回肠造口比例、游离脾曲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vs10.42%,P<0.05),切口感染、尿潴留、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复发率、转移率、5年死亡率、无进展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可提供吻合口良好血供,避免术中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对淋巴结清扫术无影响,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张军华进季恩敏李光云田景中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除术肠功能
3D与2D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3D腹腔镜较2D腹腔镜应用于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3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所用器械不同分为3D腹腔镜组(32例)和2D腹腔镜组(41例)。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各步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ukes分期,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3D腹腔镜组总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2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2D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步骤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Dukes分期、肿瘤复发与转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腹腔镜技术相比,3D腹腔镜技术在右半结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能缩短总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张军田景中季恩敏尹志朋许建国李光云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DUKES分期
PPH加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2012年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应用此方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52例。结果显示,52例中手术成功51例,成功率98.07%。术后第7天出血1例。结果表明,PPH加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樊平李红史伟季恩敏李岗李昌权张军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消痔灵注射术疗效
NOSES联合ERAS对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NOSES+ERAS组38例,传统腔镜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以及部分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NOSES+ERAS组术后排气和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传统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SES+ERAS组术后无切口并发症发生,传统腔镜组3例(7.5%)。术后疼痛评分NOSES+ERAS组低于传统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均高于术前,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但手术前后的差值,NOSES+ERAS组较传统腔镜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联合ERAS治疗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更轻。
彭杰许建国田景中李光云王在标张军于浩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应激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