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劲松

作品数:14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烧伤
  • 4篇伤创
  • 4篇烧伤创面
  • 4篇创面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新喋呤
  • 2篇休克
  • 2篇伤膏
  • 2篇烧伤膏
  • 2篇器官
  • 2篇器官功能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电镜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新喋呤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一八...
  • 3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8...

作者

  • 14篇陈劲松
  • 9篇张宗仁
  • 7篇陈建设
  • 3篇孙兰庆
  • 3篇姚咏明
  • 3篇盛志勇
  • 3篇于燕
  • 2篇段红杰
  • 2篇刘贤志
  • 2篇董宁
  • 2篇邓国平
  • 2篇米霞
  • 2篇沈光裕
  • 1篇刘月明
  • 1篇姚胜
  • 1篇苏踊跃
  • 1篇柴家科
  • 1篇沈光浴
  • 1篇肖光夏
  • 1篇吕根法

传媒

  • 7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伤创面应用红树烧伤液、磺胺嘧啶银和湿润烧伤膏的效果评价
2001年
陈劲松张宗仁陈建设周经武孙兰庆
关键词:磺胺嘧啶银烧伤创面烧伤膏红树
机制微粒皮对皮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微粒皮机制作微粒皮对皮肤细胞的损伤情况。 方法 将微粒皮机与人工剪制的微粒皮分成A、B两组 ,以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微粒皮边缘细胞进行观察 ;用酶法试剂盒测定两组微粒皮上清液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以3 H TdR掺入法观察微粒皮细胞增殖情况。同时选择2 0例烧伤患者进行两组微粒皮移植 ,观察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 :A组微粒皮边缘细胞损伤较轻 ;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明显低于B组 ;3 H TdR掺入率明显高于B组。A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 (P <0 .0 5 )。 结论 机制微粒皮对微粒皮边缘细胞的损伤轻 ,创面愈合时间短。
陈建设陈劲松刘贤志张宗仁沈光浴段红杰苏踊跃刘月明吕根法
关键词:皮肤细胞细胞损伤烧伤透射电镜
介绍一种新型自制微粒皮机被引量:5
2002年
陈建设刘贤志陈劲松张宗仁沈光裕邓国平段红杰郭永霞
关键词:大面积深度烧伤微粒皮移植术
NF-κB抑制剂对烫伤脓毒症大鼠致炎/抗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观察NF κB抑制剂对动物主要器官致炎 /抗炎细胞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的调节效应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34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6 )、烫伤 (2 0 %TBSAⅢ度 )对照组 (n=6 )、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 (n=12 )和NF 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酞吡咯烷 (PDTC)拮抗组 (n =10 ) ,检测动物肝、肾、肺组织中TNF α、IL 10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烫伤脓毒症组 0 5~2h肝、肺、肾组织中TNF αmRNA表达迅速增强 ,同时各组织TNF α蛋白水平亦显著升高。PDTC早期干预对肺脏TNF αmRNA及蛋白水平影响不明显 ,但肝、肾组织其表达量在 2h均被显著抑制 (P <0 0 5或 0 0 1)。烫伤合并金葡菌感染后 2h大鼠肝、肺、肾组织IL 10mRNA与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5或 0 0 1) ,早期给予PDTC对肺、肾组织各时间点IL 10mRNA与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影响 ,肝组织仅 2h呈现一定程度地下降。结论 NF κB抑制剂在有效拮抗G+ 菌脓毒症TNF α等致炎介质的同时 ,对机体并存的抗炎细胞因子反应机制具有保护作用。
姚咏明姚胜陈劲松李红云董宁于燕盛志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NF-KB葡萄球菌脓毒症
延迟应用TNF-α单抗治疗重度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观察延迟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TNF MAb)对失血性休克所致血液动力学改变、多器官损伤及存活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4.00~4.66kPa,180分钟)、复苏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治疗组(复苏后注射TNF MAb 20.0mg/kg)和对照组(白蛋白,20.0mg/kg)。结果:延迟应用TNF单抗治疗后,心脏指数有所增高、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显著降低(P<0.05);肠、肺等多器官损害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同时,治疗组动物48小时存活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26.7%,P<0.05)。给予TNF MAb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组织TNF、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表达(P<0.05~0.01)。结论:延迟应用TNF MAb可明显减轻重度休克所致多器官损害,并有效改善动物预后。其作用机理与TNF MAb广泛抑制不同组织TNF、LBP基因的表达有关。
姚咏明陈劲松于燕施志国盛志勇
关键词:出血性休克肿瘤坏死因子血液动力学
应用湿润烧伤膏致烧伤创面癌变1例报告
<正>患者郑某右前臂热水烫伤,伤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三个月后用中草药湿敷及湿润烧伤膏交替使用,时间长达1年6个月之久,创面严重溃烂,并继发癌变(鳞癌1级),右手功能完全
陈劲松张宗仁黄胜清
文献传递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毒素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4
1999年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对内毒素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肠系膜上动脉阻断45min 后松夹进行再灌注,静脉注射低剂量内毒素(LPS,1.5 mg/kg)。观察动物多脏器功能指标及体外诱生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改变。结果 I/R+LPS 组显著加重全身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和肝、肺、肠等器官功能损害(P<0.01)。而单纯 LPS 组或 I/R 组上述指标改变较轻或无明显异常。体外试验显示,当 LPS 刺激浓度≤10 ng/ml 时,抗 CD14单抗可显著抑制全血 TNF的诱生(P<0.05~0.01),且 I/R 组抗 CD14单抗对 LPS 诱导 TNF 的抑制率明显高于伤前值或假手术组(P<0.05~0.01)。结论 I/R 可显著提高机体对 LPS 攻击的敏感性,其机理与体内 CD14依赖途径的作用增强有关。
姚咏明于燕盛志勇陈劲松RedlHSchalgG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TNF
骨关节烧伤的早期切痂治疗
目的 1993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骨、关节烧伤16例,采用早期切痂,皮瓣、筋膜皮瓣、筋膜组织瓣及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对防治骨关节部位畸形、功能障碍取得明显效果.本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8~47岁;均为烧伤...
孙兰庆沈光裕张宗仁邓国平陈劲松陈建设米霞
文献传递
烧伤创面真菌侵袭性感染13例被引量:1
2000年
陈劲松陈建设米霞张宗仁孙兰庆
关键词:烧伤抗生素并发症
长期服用黄独并烧伤引起肝坏死一例被引量:3
2002年
陈建设陈劲松张宗仁
关键词:甲亢肝坏死烧伤病例药物不良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