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玉红

作品数:50 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液相色谱
  • 17篇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7篇高效液相
  • 17篇高效液相色谱
  • 16篇液相色谱法
  • 16篇色谱法
  • 16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药品
  • 9篇沙星
  • 7篇血药
  • 7篇血药浓度
  • 7篇药浓度
  • 7篇液相色谱法测...
  • 7篇色谱法测定
  • 7篇硝唑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药品不良反应
  • 6篇莫西沙星
  • 5篇凝胶

机构

  • 21篇广东医学院
  • 19篇广东医学院附...
  • 15篇深圳市人民医...
  • 10篇深圳市福田区...
  • 8篇暨南大学第二...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深圳市沙井人...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深圳市孙逸仙...

作者

  • 50篇徐玉红
  • 28篇李玉珍
  • 13篇王蔓琳
  • 8篇李东
  • 7篇曾繁涛
  • 6篇姚苑梅
  • 5篇李成
  • 5篇刘新宇
  • 4篇李成
  • 4篇陈晓凯
  • 3篇李成
  • 3篇钟芬
  • 3篇李杰
  • 2篇何英
  • 2篇刘东
  • 2篇谭新林
  • 2篇王大果
  • 2篇郭华
  • 2篇吴芳
  • 2篇杨蕾萍

传媒

  • 16篇中国药业
  • 6篇中国药房
  • 5篇中国医院药学...
  • 5篇中国药师
  • 3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一届中国药...
  • 1篇中国药学会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的处方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筛选和优化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的处方。方法:采用3因素9水平的均匀设计,结合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对制剂处方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处方中生物黏附材料HPMC、卡波姆对药物释放起阻滞作用,方程较好地阐明了主要辅料对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释放度的影响。结论:均匀设计优化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处方结果良好,优化处方的释放速度达到设计要求。
李东陈日来李玉珍徐玉红聂中越
关键词:法莫替丁均匀设计处方筛选
689份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该地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7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ADR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制剂ADR报告689份,涉及226个品种。3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357例次(51.81%),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61个口服制剂导致ADR276例次(40.06%)。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新的ADR390例次(56.60%),严重的ADR较少。绝大多数ADR的转归良好。结论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ADR的监测,加强对中药制剂说明书ADR项的监管,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王玉荣徐玉红李东姚苑梅钟芬丘晓清吴斌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
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价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建立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释放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运用Higuchi方程、Ritger-Peppas方程拟合其释放过程,采用Peppas修正式分析释放过程中不同机制的释药比例。结果:Ritger-Peppas方程更能拟合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放,凝胶骨架溶蚀机制在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放评价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结论:Peas修正式可定量评价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体外释放。
李玉珍陈日来李衡梅刘新宇李成徐玉红李红侠
关键词:法莫替丁
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释放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卡波姆为生物黏附材料,乳糖为辅料制备生物黏附缓释片,运用Ritger-Peppas方程释放指数n值,评价HPMC、卡波姆和乳糖对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生物黏附片的释药速率随HPMC、卡波姆含量增高而减慢,乳糖可以加快释药速率,经处方筛选优化后制备的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放,是Fick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结果。结论HPMC、卡波姆和乳糖均可影响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片中主药的释放,生物黏附缓释片的释药过程可用Ritger-Peppas方程进行描述。
陈日来李玉珍李东刘新宇徐玉红李衡梅李红侠
关键词:法莫替丁生物黏附缓释片释药机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莫西沙星浓度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莫西沙星浓度的方法。方法:以Kromasil C_8柱为固定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甲醇:乙腈(65:15:20)为流动相,调节pH至3.0,流速1 ml·min^(-1),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96nm,进样量20μl。沉淀剂选用8%高氯酸溶液,以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莫西沙星保留时间为6.2min,线性范围0.08~4.80mg·L^(-1),最低定量限为0.08mg·L^(-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5.20%~100.85%,绝对回收率为79.98%~91.83%;高、中、低系列浓度日内RSD为4.69%~5.23%,日间RSD为6.08%~7.36%;样品在低温冷冻条件下至少可稳定保存28d。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王启平李东徐玉红阳宇王大果郑学庆
关键词:莫西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盐酸莫西沙星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研究盐酸莫西沙星片在我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400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检测人血浆中莫西沙星的浓度,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非房室模型法评估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莫西沙星片400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2(432.57±6.94)mg·h·L-1,AUC0~∞(40.55±8.71)mg·h·L-1,Cmax(3.06±0.42)mg·L-1,tmax(1.75±0.76)h,t1/(210.32±1.98)h,MRT0~2(48.55±0.30)h,MRT0~∞(14.59±2.32)h,V(d150.62±34.00)L,CLz/F(10.20±1.77)L·h-1。除2例有可耐受的胃肠道不适外,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建立的HPLC-UV法可用于莫西沙星药动学研究。我国健康志愿者口服莫西沙星具血药峰浓度高、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的特点,与国外人体药动学参数基本一致。
徐玉红李玉珍李东李杰钟芬杨蕾萍阳宇郑学庆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莫西沙星血药浓度药动学
痛风方剂颗粒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痛风方剂颗粒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冰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法和角叉菜胶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痛风方剂颗粒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痛风方剂颗粒对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和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结论:痛风方剂颗粒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徐玉红李东万于军李玉珍陈晓凯
关键词:药效学镇痛作用抗炎作用动物试验
2007年~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近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区别,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628例ADR监测报告,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筛选、统计和比较,对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级别、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近两年引起ADR最多的仍是抗生素类,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注射剂的比例大幅提高;严重的、新的ADR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分布趋于30至39岁,且老年患者仍然占有很高比例;ADR发生的部位仍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尤其对抗生素及注射用药应予高度重视,对新的、严重的ADR应及时上报,把药品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罗意文李成曾繁涛刘新宇陈旎旎王蔓琳徐玉红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加服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结果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的病灶愈合率为96.67%,与对照组的90.0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较阿莫西林更佳,且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罗雪香徐玉红何剑琴何英冯风明郭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溃疡莫西沙星阿莫西林
医疗机构药品使用风险因素初探被引量:4
2008年
药品风险越来越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中,有相当一部分与药品的使用有关。通过引入风险管理有关概念和理论,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风险的风险因素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管理者对药品使用过程中风险的重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徐玉红李东谭新林
关键词:药品使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