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乾世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肠癌
  • 3篇切除
  • 3篇全腹腔镜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3篇疗效
  • 2篇预后
  • 2篇直肠癌根治
  • 2篇直肠癌根治术
  • 2篇直肠肿瘤
  • 2篇术后
  • 2篇切除术
  • 2篇全胃
  • 2篇全胃切除
  • 2篇胃切除
  • 2篇疗效分析

机构

  • 11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大学

作者

  • 11篇张乾世
  • 10篇任双义
  • 8篇张新生
  • 3篇张卫彬
  • 2篇董洋
  • 1篇于博
  • 1篇苗健
  • 1篇辛志强
  • 1篇张梦阳
  • 1篇刘毅
  • 1篇刘亮
  • 1篇范新

传媒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 T 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3.0T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肠镜及病理确诊的76例直肠癌患者资料,通过术前MRI影像判断T分期、N分期并测量肿瘤下缘至肛缘距离,将MRI分期和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I诊断T1期9例,T2期19例,T3期32例,T4a期14例,T4b期2例。病理诊断T1期9例,T2期22例,T3期28例,T4a期15例,T4b期2例。MRIT1、T2、T3、T4a、T4b期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和100%、68.2%和92.6%、89.3%和85.4%、80.0%和96.7%、100%和100%,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0.708,P<0.05)。MRI诊断肠旁淋巴结转移36例,术后病理诊断肠旁淋巴结转移33例,MRI诊断肠旁淋巴结转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2%和83.3%(Kappa=0.701,P<0.05)。76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行Miles术,术前均通过MRI曲线测量技术测量肿瘤下缘至肛缘距离,与术后病理标本数据进行对比,差值≤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0,P>0.05)。结论3.0TMRI可准确地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和评估,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刘敦波范新张乾世张新生冯震任双义
关键词:直肠肿瘤直肠癌T分期术前评估
结直肠癌组织RABEX-5、LASS2、HOXB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Rab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5(RABEX-5)、人源长寿保障基因2(LASS2)、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结直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RABEX-5、LASS2、HOXB7表达,分析RABEX-5、LASS2、HOXB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RABEX-5、LASS2、HOXB7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RABEX-5、HOXB7表达阳性率上调,而LASS2阳性率下降(P<0.05)。LASS2表达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RABEX-5、HOXB7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ABEX-5、HOXB7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低于RABEX-5、HOXB7表达阴性患者,而LASS2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高于LASS2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RABEX-5阳性表达、LASS2阴性表达和HOXB7阳性表达(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RABEX-5、HOXB7阳性率升高,而LASS2阳性率下降,且与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ABEX-5、LASS2、HOXB7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联系密切。
刘毅王薇张乾世刘亮苗健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淋巴结转移
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手工吻合行消化道重建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行手工吻合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对2017年5—12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28例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行手工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接受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后,将乙状结肠与直肠行"端端吻合",手工全层连续缝合,先缝合直肠左侧壁,沿直肠后壁连续缝合5~6针;然后同样方法从沿直肠前壁连续缝合5~6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82.5±57.5)min,消化道重建手工吻合时间为15(9~25)min。术后共5例(17.9%)发生并发症,2例吻合口漏患者经引流、营养支持治疗后逐渐自然愈合;1例腹腔感染患者经抗感染、引流后恢复;1例肺部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患者,经换药引流后痊愈。无腹腔出血、乳糜漏、输尿管损伤、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2~19个月,中位随访15(12~1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者,有3例患者诉存在肛门异物感;行小肠造口还纳手术后,8例患者诉排粪次数多,控粪能力差,余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结论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行手工吻合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刘敦波张新生史晓萌张乾世冯震张振兴任双义
关键词:直肠肿瘤完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结肠内瘘一例
2020年
患者男,46岁,主因"胃大部切除术后11个月,呕吐粪样物1个月余"就诊。患者于2017年2月15日因"胃溃疡、穿孔"于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Roux-en-Y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2017年7月中旬患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黄色粪样物质,伴有恶臭,每日呕吐数次,每次量约100 ml。2017年8月中旬患者自觉双下肢麻木、无力,伴双下肢疼痛而不能站立。2017年8月22日于我院门诊行上消化道X线造影示:残胃内可见大量空腹潴留液影,残胃-空肠吻合口欠通畅,变动体位后可见造影剂进入远端肠管内(图1)。全腹CT平扫检查示:残胃、远端空肠及横结场内可见造影剂充填(图2)。胃镜检查示:残胃腔内较多黄绿色粪样物质,吻合口中等大小,进入吻合口,可见一侧旷置,另一侧见1个双通道,均通畅,其中1个通道内见大量粪便。考虑患者为胃结肠内瘘,营养状况较差,暂时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故行小肠营养管置入术。
刘敦波张乾世冯震陈洪义任双义
关键词:双下肢麻木双下肢疼痛胃大部切除术残胃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0d内非计划二次手术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文献报道,亚洲胃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死亡率为1%,包括手术操作相关性的局部并发症和肿瘤侵袭、基础疾病导致的全身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需要手术进行干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17例患者,总结围手术期的相关资料,探讨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
张新生张卫彬张乾世辛志强冯震任双义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二次手术根治术后腹腔镜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Uncut Roux-en-Y吻合与π形吻合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对比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应用Uncut Roux-en-Y吻合与π形吻合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所有接受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Uncut RY组(39例,52%)和π形吻合组(36例,48%)。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无二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Uncut RY组与π形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5.10±35.71)min和(191.58±36.43)min,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3(2,4)d和4(3,6)d,上述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ncut RY组和π形吻合组Roux滞留综合征分别发生2例和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吻合口漏、肺炎或胸腔积液、腹腔出血、切口感染、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吻合口溃疡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应用π形吻合手术时间更短,应用Uncut Roux-en-Y吻合进食更早,Roux滞留综合征发生率更低。
陈洪义张新生张乾世冯震闫恩俊马浩日孙志威任双义
关键词:全腹腔镜全胃切除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2016年诊治的55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用药、随访及复发转移等情况,并使用卡方检验对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肿瘤原发部位、Ki-67指数、肿瘤浸润深度、出血坏死等因素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从中筛选有意义的因素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使用卡方检验研究Ki-67指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肠道间质瘤术后未行标准剂量辅助治疗或未规律的行标准剂量辅助治疗的患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术后行规律的标准剂量辅助治疗者。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肿瘤原发部位、Ki-67指数、肿瘤浸润深度和出血坏死等因素与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Ki-67指数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i-67指数与肿瘤部位、直径、核分裂像数目、危险度分级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术后需行规律的标准剂量辅助治疗。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肿瘤原发部位、Ki-67指数、肿瘤浸润深度和出血坏死;Ki-67指数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有关,可能用于指导胃肠道间质瘤术后标准剂量的辅助治疗。
孙毕胜张乾世刘敦波冯震任双义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复发
3D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3D全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接受3D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病理、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3D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18.22±33.30)min,平均出血量为(117.06±71.33)m L,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为(3.33±1.47)d,平均清扫淋巴结(36.48±17.49)个,平均拔出腹腔引流管时间为(10.26±6.72)d,术后住院时间(11.80±8.29)d,总住院费用(83370.35±15490.54)元。共有8例(17.8%)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食管空肠吻合口漏、2例肺炎、1例重症胰腺炎、1例切口感染,吻合口漏患者行空肠营养管置入及对症治疗后好转、余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3D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较好。
冯震董洋张新生张乾世张卫彬张振兴刘敦波任双义
关键词:全腹腔镜全胃切除胃癌
酷似胃间质瘤的肝腺瘤1例
2019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2018年7月17日以“反酸、烧心2年,加重3 d”为主诉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2年来患者自觉反酸、烧心不适,与饮食无明显相关性,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大便无明显异常。2018年7月14日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外院行腹部CT:胃大弯侧胃壁见较大软组织肿块影;诊断考虑“胃间质瘤可能性大”。患者为手术治疗,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未行系统诊疗;否认其他疾病史。查体:腹部未见明显隆起;触诊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块,肝区无叩痛。入院后查腹部增强CT:肿瘤密度欠均匀,向胃腔外生长,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仍考虑胃间质瘤可能性大。行CT引导穿刺明确病理:提示肝细胞腺瘤。进一步完善肝胆脾胰增强MRI,发现肿瘤为肝脏来源(图2)。
刘敦波张新生张乾世冯震孙毕胜任双义
关键词:肝腺瘤间质瘤
3D与2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比较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2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48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3D组与2D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4. 42±36. 87) m L和(102. 76±67. 31) m L,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4. 69±7. 45)枚和(9. 10±4. 69)枚,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 22±1. 16) d和(2. 84±1. 22) d,术后进流食时间分别为(2. 56±1. 94) d和(4. 14±1. 48) 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D组与2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2. 19±31. 11) min和(165. 00±55. 41) min,拔除引流管时间分别为(9. 52±5. 85) d和(9. 23±4. 10) 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 09±7. 20) d和(10. 55±4. 10) 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D组与2D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1例和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手术创伤更小,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冯震董洋张新生张乾世张卫彬张振兴于博任双义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