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跃
-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的CT和超声及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SA)的超声、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PSA的临床、CT及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例PSA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3型,Ⅰ型为单发病灶(n=1),CT平扫呈类圆形稍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边缘强化;脾脏病灶超声呈类圆形低回声。Ⅱ型为多发、分离病灶(n=5),其中平扫4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其中3例超声检查,1例表现为低回声、回声不均,1例病灶表现为高低混杂回声,1例未发现明确病灶,增强CT扫描4例为边缘强化,1例表现为结节状强化。Ⅲ型为弥漫性病变(n=1),平扫为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稍低密度,增强部分边缘强化,部分结节状强化;超声表现为脾大,回声粗。病理表现4例为弥漫性、不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蜂窝状或海绵状排列,2例镜下见裂隙血管及乳头状结构,1例表现为纺锤状的内皮细胞增殖排列形成血管间隙。结论:PS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认识其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对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 蒋诚诚滕跃董凤林刘卫硕李勇刚
- 关键词:血管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超声成像病理学
- CT辐射生物效应代谢组学研究
- 滕跃李勇刚
-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实验室预测指标。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脂肪肝合并血栓组与脂肪肝组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患者门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观察脂肪肝与门静脉血栓发生部位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为脂肪肝患者门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脂肪肝与门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22)。结论脂代谢异常与门静脉血栓发生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脂肪肝患者门静脉血栓的预测指标。
- 叶玉杰刘海欣陈祥滕跃李平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门静脉X线计算机血栓
- 双源双能量CT定量评价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s)转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乳腺癌患者转移性腋窝淋巴结(ALNs)的诊断效能。方法 连续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03月期间于张家港澳洋医院行双能量增强CT检查的26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计量资料统计方法分析比较转移性和非转移性ALNs的双能量CT定量参数和形态学表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形态学和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LNs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26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共纳入141个ALNs,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两组:转移性ALNs (59个)和非转移性ALNs (82个)。转移性ALNs的静脉期能量曲线斜率(λHu)、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及静脉期标准化有效原子数(nZeff)均高于非转移性ALNs。ROC曲线分析显示,CT定量参数中的静脉期能量曲线斜率(λHu)对乳腺癌ALNs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常规形态学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静脉期λHu与静脉期nIC是预测转移性ALNs的最佳参数指标。结论 双能量CT定量参数可作为鉴别乳腺癌患者ALNs的一种补充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 谷红玉李勇刚沈瑞邓小毅滕跃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乳腺癌
- 带球囊食管腔内磁共振成像线圈、成像方法、设备及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带球囊食管腔内磁共振成像线圈、成像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食管腔内磁共振成像线圈包括:目标磁共振成像线圈、及位于目标磁共振成像线圈表面的可注水球囊,目标磁共振成像线圈的末端设置球囊注水口,球...
- 李勇刚朱华彬李锐裴强滕跃张思越李广政
- CT值用于鉴别成骨性骨转移与骨岛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分析成骨性转移瘤和骨岛患者CT值的不同表现,探讨CT值用于鉴别脊柱成骨性转移瘤和脊柱骨岛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脊柱成骨性转移瘤患者40例共67个病灶。选取同时间段经CT随访确诊的脊柱骨岛患者47例,病灶58个。测量所有病灶的平均CT值、最大CT值及最小CT值,采用独立样本r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评估其用于鉴别成骨性骨转移瘤和骨岛的诊断效能。结果成骨性转移瘤病灶和骨岛病灶的平均CT值(P=0.000)、最大CT值(P=0.000)和最小CT值(P=0.000)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平均CT值、最大CT值和最小CT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951,0.937.当平均CT值为868HU时,病灶诊断为骨岛的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88.1%。当最大CT值为922HU时,病灶诊断为骨岛的敏感性为94.8%,特异性为91.0%o当最小CT值为732HU时,病灶诊断为骨岛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83.6%。结论平均CT值、最大CT值及最小CT值在鉴别成骨性转移瘤和骨岛时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滕跃朱静芬黄仁军李勇刚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CT辐射生物效应代谢组学研究
- 李勇刚滕跃
-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CT表现分析
- 目的 分析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到2015年间经临床证实的22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 胸腔积液共21例,以中量积液为主(11例,52.4%),心包积液12例,以少量积液...
- 滕跃李勇刚
- 关键词:结核多浆膜腔积液体层摄影术
-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的超声、CT及病理对照研究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的超声、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至2015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PSA的临床、超声及CT表现,并...
- 蒋诚诚滕跃董凤林刘卫硕李勇刚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超声成像病理学
- γ-H2AX免疫荧光分析技术评估CT辐射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比较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方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小螺距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及其电离辐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内DNA的损伤情况,并探索γ-H2AX作为低剂量X线电离辐射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将40例拟行冠状动脉CTA的患者按扫描前的心率分为两组:大螺距组18例,心率<70次/分,螺距3.4,FLASH序列,前瞻性心电门控;小螺距组22例,心率≥70次/分,螺距0.20~0.33,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组均采用智能CARE-kV结合CARE Dose4D调节技术自动选取最优管电压及管电流。于CT检查前及检查后30min每例患者抽取静脉血4mL,采用γ-H2AX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DSBs)情况(γ-H2AX荧光点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记为R_(焦点/细胞))。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BMI及CT检查前后R_(焦点/细胞)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检查前后R_(焦点/细胞)差值(△R)和辐射剂量指标(CTDIvol、DLP、ED)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DLP与△R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及体质指数(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螺距组的CTDIvol、DLP和ED值分别为(12.29±1.68)mGy、(100.28±30.60)mGy·cm和(1.41±0.43)mSv,3个指标的均值明显低于小螺距组[分别为(39.11±10.75)mGy、(537.27±152.74)mGy·cm和(7.52±2.14)mSv],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CT检查前、后的R_(焦点/细胞)分别为(0.137±0.036)和(0.244±0.072),CT检查后检查者淋巴细胞内DSBs数量明显增多(t=10.294,P=0.000)。大螺距组和小螺距组的△R分别为(0.058±0.034)和(0.148±0.058),小螺距组高于大螺距组(U=27.50,P=0.000)。仅小螺距组的DLP与△R之间存在等级线性相关关系(r=0.781,P=0.000)。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FLASH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及电离辐射引起的DSBs明显低于回顾性心电门控小螺距扫描方式,而两组图像质量均�
- 朱静芬滕跃王畅姚飞荣李勇刚张妤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辐射量DNA损伤Γ-H2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