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万里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淋巴
  • 3篇慢性
  • 2篇伊马替尼
  • 2篇伊马替尼治疗
  • 2篇突变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粒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淋巴瘤
  • 2篇慢性粒细胞
  • 2篇老年
  • 2篇基因
  • 2篇激酶
  • 2篇骨髓
  • 2篇复习
  • 2篇病患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王万里
  • 7篇王慧睿
  • 7篇郭淑利
  • 4篇李波
  • 3篇王松云
  • 1篇翟小琳
  • 1篇徐晓燕
  • 1篇吕涛
  • 1篇田红旗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7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C联合强的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氟达控滨联合环磷酰胺(FC)结合强的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纳入的10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采取FC方式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采取FC结合强的松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看出,研究组患者发热、水肿、腹胀、发热、疼痛以及脾肿大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少(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0.00%,明显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仅6.00%,比对照组发生率16.00%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FC结合强的松治疗效果显著,明显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
王万里
关键词:疗效观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同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与其年龄的相关性,为临床强化血液病患者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各种血液病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对比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对比不同血液病患者中,年龄<18岁和年龄≥18岁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白血病患者EB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患者EB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44.34%,显著高于年龄≥18岁患者EB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P<0.05);年龄<18岁患者和年龄≥18岁患者的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病患者发生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风险高,临床应加强EB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的监测和防控,尤其是对于年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髓系白血病患者。
徐晓燕翟小琳吕涛李波王万里
关键词:血液病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年龄
上皮钙黏附素、β-连环素、黏着斑激酶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中国该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涉及到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细胞黏附的改变及蛋白酶活性改变等多个环节...
王万里
关键词:Β-连环素上皮钙黏附素粘着斑激酶大肠癌
文献传递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通过伊马替尼治疗。结果:治疗后,完全血液学缓解CHR、部分血液学缓解PHR、未缓解NR分别为90%、6.67%、3.33%;完全遗传学缓解CCR、部分遗传学缓解PCR、未缓解NR分别为83.33%、10%、6.67%。随访6个月,复发率3.33%(1/30)。结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伊马替尼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但应结合病情变化、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的剂量,以便充分发挥伊马替尼的药效,提高临床效果。
王慧睿郭淑利李波王万里王松云
关键词: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Fbxw7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Fbxw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DLBCL预后判断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已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myc蛋白的72例初治DLBCL患者,收集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后的石蜡包埋标本及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选取2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LBCL组织和对照组织中Fbxw7蛋白的表达。分析Fbxw7蛋白和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Fbxw7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Fbxw7蛋白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织[63.89%(46/72)比86.36%(1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0,P=0.046)。DLBCL患者中,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CB)组的Fbxw7蛋白阳性率低于生发中心B细胞(GCB)组[48.15%(13/27)比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P=0.03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B症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以及初始治疗后疗效的患者间Fbxw7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DLBCL组织中,Fbxw7与c-myc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55,P=0.031)。Fbxw7阳性组的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Fbxw7阴性组(88.3%比70.2%,82.0%比60.1%,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bxw7蛋白表达下调是影响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56,95%CI 1.055~12.674,P=0.041;HR=2.897,95%CI 1.092~7.688,P=0.033)。结论DLBCL患者Fbxw7蛋白与c-myc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在DLBCL中Fbxw7蛋白表达下调,并且在non-GCB亚型中下调更为明显。Fbxw7蛋白表达下调与DLBCL的不良预后相关,Fbxw7可能成为DLBCL新的治疗靶点。
刘梦玉王万里郭淑利王慧睿李玉富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类C-MYC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老年复发难治性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1年
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一种罕见的惰性B细胞恶性肿瘤,约占所有白血病的2%[1]。HCL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在骨髓、外周血及脾脏中可见恶性细胞,胞质呈毛发样突起。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 variant,HCL-V)更罕见,占HCL的10%~20%[2]。本文报道1例老年复发难治性HCL-V并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HCL-V的认识。
安万花王万里郭淑利肖蓬莉彭靓刘思哲毛慧云王慧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突变特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分析43例进行二代测序检测的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因突变特征、基因关联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43例患者中,40例(93.02%)患者检测到基因突变,涉及突变基因33个,29例(67.44%)患者存在基因间伴随突变。表观遗传基因组患者基因突变个数明显多于非表观遗传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剪接子相关基因U2小核RNA辅助因子1(U2AF1)为本研究检出率最高的突变基因,U2AF1突变组患者基因突变个数多于非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不同亚型MDS患者基因突变个数存在差异,MDS-U型基因突变个数最多。高危+极高危组MDS患者基因突变个数和染色体异常数目均多于低危+中危组患者,NRAS突变率高于低危+中危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T结合蛋白1(SETBP1)突变均发生在异常核型患者中。年龄≥70岁MDS患者剪接因子3b亚基1(SF3B1)突变率高于﹤7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MDS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可能与疾病亚型、国际预后积分系统-修订版(IPSS-R)预后分层、染色体核型和患者年龄等临床特征有关。
安万花郭淑利肖蓬莉王万里田焕焕彭靓杨璞毛慧云王慧睿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突变
不一致性骨髓侵犯淋巴瘤3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提高对不一致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例不一致性骨髓侵犯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以淋巴结肿大起病,淋巴结活组织检查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穿刺及活组织检查证实骨髓为小B细胞淋巴瘤,淋巴结与骨髓淋巴瘤组织学亚型不同,确诊为不一致性骨髓侵犯淋巴瘤;给予R-CHOP样方案一线治疗后,2例患者疾病进展或复发,疗效欠佳。结论不一致性淋巴瘤较为少见,临床易漏诊,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分子遗传学检测,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由恶性程度高的淋巴瘤类型决定。
刘梦玉王万里郭淑利徐开林王慧睿
关键词:淋巴瘤骨髓预后
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通过地西他滨、CAG联合治疗,对照组通过CAG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57%、88.57%,VS31.43%、65.71%,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通过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并能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
王慧睿郭淑利李波王万里王松云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
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发生情况。方法对伊马替尼治疗的30例CML患者的37份骨髓标本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反转录、扩增、测序;应用Gene Bank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伊马替尼耐药的关系。结果 30例患者检出突变10例,阳性率33.3%。10例突变患者共检出9种点突变,分别为T315I 2例、E255K1例、D276G+F317L 1例、F317L 2例、Y253H+M244V 1例、F359V 1例、H396R 1例、E279K 1例。CML-加速/急变期(AP/BP)、CML-慢性期(CP)患者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8.5%(5/13)和29.4%(5/17),CML-AP/BP患者突变检出率与CML-CP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8,P>0.05);10例点突变患者中7例检出点突变时疾病进展至AP/BP,3例患者检出点突变时仍处于CP;AP/BP患者检出点突变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明显早于CP患者的20个月(χ~2=9.103,P<0.05)。结论 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是伊马替尼治疗CML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监测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有助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王慧睿郭淑利李波王万里王松云肖蓬莉田红旗
关键词: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点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