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云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通过伊马替尼治疗。结果:治疗后,完全血液学缓解CHR、部分血液学缓解PHR、未缓解NR分别为90%、6.67%、3.33%;完全遗传学缓解CCR、部分遗传学缓解PCR、未缓解NR分别为83.33%、10%、6.67%。随访6个月,复发率3.33%(1/30)。结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伊马替尼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但应结合病情变化、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药物的剂量,以便充分发挥伊马替尼的药效,提高临床效果。
- 王慧睿郭淑利李波王万里王松云
- 关键词: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发生情况。方法对伊马替尼治疗的30例CML患者的37份骨髓标本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反转录、扩增、测序;应用Gene Bank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伊马替尼耐药的关系。结果 30例患者检出突变10例,阳性率33.3%。10例突变患者共检出9种点突变,分别为T315I 2例、E255K1例、D276G+F317L 1例、F317L 2例、Y253H+M244V 1例、F359V 1例、H396R 1例、E279K 1例。CML-加速/急变期(AP/BP)、CML-慢性期(CP)患者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8.5%(5/13)和29.4%(5/17),CML-AP/BP患者突变检出率与CML-CP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8,P>0.05);10例点突变患者中7例检出点突变时疾病进展至AP/BP,3例患者检出点突变时仍处于CP;AP/BP患者检出点突变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明显早于CP患者的20个月(χ~2=9.103,P<0.05)。结论 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是伊马替尼治疗CML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监测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有助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 王慧睿郭淑利李波王万里王松云肖蓬莉田红旗
- 关键词: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点突变
- 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通过地西他滨、CAG联合治疗,对照组通过CAG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57%、88.57%,VS31.43%、65.71%,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通过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并能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
- 王慧睿郭淑利李波王万里王松云
-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