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点突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科
  • 1篇医院感染
  • 1篇伊马替尼
  • 1篇伊马替尼治疗
  • 1篇突变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白血病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粒细胞
  • 1篇慢性粒细胞白...
  • 1篇慢性粒细胞白...
  • 1篇酪氨酸
  • 1篇酪氨酸激酶
  • 1篇激酶
  • 1篇氨酸
  • 1篇白血
  • 1篇白血病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篇王慧睿
  • 2篇郭淑利
  • 2篇田红旗
  • 1篇王万里
  • 1篇李波
  • 1篇王松云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以期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538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3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6例、93例次,感染率为14.13%、例次感染率为17.29%;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为28.05%,其次为淋巴瘤患者26.8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医院感染率最低为2.20%;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占51.61%,其次为血液、泌尿系统,分别占17.20%、11.8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有院外感染、粒细胞缺乏、使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以上因素存在是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引起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在患者入院后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郭淑利田红旗王慧睿
关键词:血液科医院感染
伊马替尼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发生情况。方法对伊马替尼治疗的30例CML患者的37份骨髓标本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反转录、扩增、测序;应用Gene Bank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伊马替尼耐药的关系。结果 30例患者检出突变10例,阳性率33.3%。10例突变患者共检出9种点突变,分别为T315I 2例、E255K1例、D276G+F317L 1例、F317L 2例、Y253H+M244V 1例、F359V 1例、H396R 1例、E279K 1例。CML-加速/急变期(AP/BP)、CML-慢性期(CP)患者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8.5%(5/13)和29.4%(5/17),CML-AP/BP患者突变检出率与CML-CP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8,P>0.05);10例点突变患者中7例检出点突变时疾病进展至AP/BP,3例患者检出点突变时仍处于CP;AP/BP患者检出点突变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明显早于CP患者的20个月(χ~2=9.103,P<0.05)。结论 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是伊马替尼治疗CML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监测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有助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王慧睿郭淑利李波王万里王松云肖蓬莉田红旗
关键词: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点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