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馨怡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蚕蛹
  • 3篇催化
  • 2篇生物柴油
  • 2篇生物质
  • 2篇生物质废弃物
  • 2篇水解液
  • 2篇两步法
  • 2篇酵母
  • 2篇固体酸
  • 2篇废弃物
  • 2篇蚕蛹油
  • 2篇柴油
  • 1篇氮源
  • 1篇蛋白水解
  • 1篇蛋白水解液
  • 1篇油脂
  • 1篇生物转化
  • 1篇逆境
  • 1篇微生物油脂
  • 1篇微生物转化

机构

  • 6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史馨怡
  • 4篇王俊
  • 4篇吴福安
  • 2篇王敏
  • 2篇吴卫卫
  • 1篇张健
  • 1篇陈欣
  • 1篇武国华
  • 1篇盛晟
  • 1篇刘曦
  • 1篇刘丹
  • 1篇陈黎黎
  • 1篇徐晓慧
  • 1篇王俊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蚕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脱脂蚕蛹渣用于产油微生物培养的预处理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脱脂蚕蛹渣用于产油微生物培养的预处理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由下述步骤组成:超声波-离子液体预处理蚕蛹渣:取粗脱脂蚕蛹与离子液体混合,用蒸馏水洗脱、离心,除去离子液体;将预处理好的蚕蛹渣用蒸馏水配制,加入蛋白酶,调节溶液pH...
王俊史馨怡李泰莹吴福安张健
文献传递
微生物转化脱脂蚕蛹产油过程研究
当前,发酵成本依然是制约高附加值微生物油脂产业化的瓶颈。我国的特色资源—桑蚕茧,年产量约70余万吨,但其缫丝副产物蚕蛹的利用度有限。鉴于此,本文以脱脂蚕蛹为对象,建立微波辅助离子液体酶法预处理新方法,考察酵母Yarrow...
史馨怡
关键词:微生物转化
文献传递
生物质废弃物固体酸用于两步法催化蚕蛹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生物质废弃物固体酸用于两步法催化蚕蛹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步骤包括:1)生物质废弃物固体酸的制备;2)固体酸的预酯化反应;3)碱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本发明选择用生物质废弃物固体酸作为预酯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不但不会像浓硫酸那...
王俊吴福安吴卫卫王敏史馨怡
文献传递
脱脂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解脂耶氏酵母油脂合成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将脱脂蚕蛹水解后用作产油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生产营养价值高的可食用油脂,探究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产油微生物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的生长及油脂累积的影响。首先于酵母对数生长期,在氮限制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3mol/L Fe^(3+)和10-3mol/L Zn^(2+)溶液,使油脂合成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3.59%和38.70%,且同时添加Fe^(3+)和Zn^(2+)比单独添加Fe^(3+)和Zn^(2+)使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27.88%、5.75%。然后于酵母对数生长期以脱脂蚕蛹水解液作为补料加入培养基,不仅使油脂的产量较酵母粉补料培养基提高了40.67%,而且使酵母合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UFAs/SFAs)含量的比值从3.78提高到8.25,合成三酰甘油的sn-2和sn-1,3位脂肪酸的UFAs/SFAs值分别提高17.9%、179.8%。试验结果表明:以来源丰富的蚕蛹水解液作为解脂耶氏酵母发酵培养生产油脂过程中的补料,其浓度适中的Fe^(3+)、Zn^(2+)与其他有益组分对酵母生长和油脂合成及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使脂肪酸组成及分布改善。
史馨怡徐晓慧金传琪刘曦盛晟武国华吴福安王俊
关键词:氮源FE3+解脂耶氏酵母微生物油脂
生物质废弃物固体酸用于两步法催化蚕蛹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生物质废弃物固体酸用于两步法催化蚕蛹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步骤包括:1)生物质废弃物固体酸的制备;2)固体酸的预酯化反应;3)碱催化的酯交换反应。本发明选择用生物质废弃物固体酸作为预酯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不但不会像浓硫酸那...
王俊吴福安吴卫卫王敏史馨怡
文献传递
逆境对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细菌、藻类、真菌和植物中,是一类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的呈黄色、橙红色或红色的多烯类化合物。考察了不同逆境条件,包括低温、低温处理时间、酸处理及高浓度盐处理对促进一株红酵母(Rhodotorulasp.)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低温,酸处理、高浓度盐的影响以及低温和酸处理、低温和高浓度盐以及低温处理时间和酸处理的交互作用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均显著,在温度为15℃处理48 h,pH3.5,NaCl浓度为2 mol/L的条件下,类胡萝卜素最高产量达到31.04 mg/L,说明逆境对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具有促进作用。
史馨怡刘丹陈黎黎陈欣
关键词:红酵母类胡萝卜素逆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