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龙生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江流
  • 2篇遥感
  • 2篇针叶
  • 2篇针叶林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截留
  • 2篇喀斯特地区
  • 2篇降雨
  • 1篇地理
  • 1篇地缘
  • 1篇遥感反演
  • 1篇遥感和GIS
  • 1篇野外实习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水文

机构

  • 10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马龙生
  • 8篇颜红
  • 7篇周秋文
  • 3篇戴丽
  • 3篇蔡明勇
  • 1篇杨胜天
  • 1篇廖华

传媒

  • 3篇人民珠江
  • 2篇生态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省喀斯特阔叶林降雨截留分配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贵州省喀斯特阔叶林降雨截留分配特征进行研究,为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和森林生态功能分析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喀斯特阔叶林的降雨分配特征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间野外实测的25场降水数据对森林林冠层、灌木层的降雨截留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观测期内降雨以小雨和中雨为主,降雨总量为208.25mm;树干流总量为21.83mm,占降雨总量的10.48%,变化范围为0~14.3%;林间穿透雨总量为186.89mm,占降雨总量的89.7%。灌木层截留总量为34.86mm,占降雨总量的16.74%;林冠截留的总量为22.58mm,占同期降雨的10.84%。当林外降雨量大于1.15mm时,研究区内开始产生树干流,且树干流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灌木截留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林冠层截留率与降雨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喀斯特阔叶林对降雨具有较强的截留和再分配作用,对区域水量平衡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影响。
周秋文马龙生颜红蔡明勇戴丽
关键词:截留阔叶林
地理专业学生对野外实习成绩评定方法的认知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思想意识、专业素质、实习准备、实习讨论和实习成果五个方面,调查了地理学下属各专业学生对野外实习评定方案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实习报告仍然是被学生普遍认可的一种主要的实习考核方式。性别对于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认知无明显影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实习成绩评定的认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总之,学生是实习的主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在制定实习成绩评定方案时,应该参考学生的意见,才能使成绩评定更为合理。
周秋文颜红马龙生韦小茶臧纡梁建方舒忠海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习
喀斯特地区典型针叶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被引量:7
2016年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典型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观测方法对降雨分配特征进行研究。观测期内采集到36场降雨数据,林外降雨总量为300.66 mm,主要以小雨为主。10月降雨量最大,占观测数据中降雨量的57.29%,3月降雨量最小,占观测数据中降雨量的1.43%。树干流总量为31.34 mm,占降雨总量的10.42%。树干流量变化范围为0—4.7 mm,树干流率变化范围为0—34.55%。穿透雨总量为218.02 mm,占降雨总量的72.51%,穿透雨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穿透雨率与林外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林外降雨量越大,林间穿透雨率越大。灌木层截留总量为29.11 mm,占降雨总量的9.68%,灌木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截留率与降雨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林冠截留总量为51.24 mm,占同期降雨的17.04%,树冠截留量随着降雨的增大而增大,林冠截留率随降雨增大而减小。
周秋文颜红马龙生蔡明勇戴丽
关键词:针叶林截留
基于遥感和GIS的贵州省涟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撑下,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7年遥感影像目视解译获得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对贵州省涟江流域1995-2017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a来,涟江流域的土地利用以灌木林地、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灌木林地和耕地的面积呈下降趋势,林地呈略微增加趋势,草地先增加后下降,其他用地和水域面积呈下降后又保持平稳趋势,建设用地的面积则持续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在2005-2017年的变化程度比1995-2005年更剧烈,从1995-2017年整个研究时段来看,建设用地的增加趋势最明显,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的惠水县和北部的花溪区党武镇、青岩等地;在1995-2005年,土地利用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转为草地和林地灌木林地转为林地,说明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效果比较明显;而在2005-2017年,耕地、草地和水域转为建设用地较为明显,流域近年的城镇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建设用地和耕地主要在研究区中部偏东呈纵列分布,林地主要在研究区中部呈块状分布,草地和灌木林地遍布全区,且两者差别不大,除此之外部分耕地在研究区零星分布。研究结果为涟江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与理论依据。
罗应忠韦小茶马龙生韦政学颜红梁建方
关键词:土地利用
基于MOD16产品的涟江流域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地表蒸散量对调节区域水热条件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区域水文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MOD16遥感数据集,分析2000—2014年涟江流域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涟江流域蒸散量实测值与MOD16遥感产品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2=0.91),表明该数据集能满足对涟江流域地表蒸散发的研究需求;流域不同季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地貌类型的蒸散量存在差异性,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岩溶高原>峰丛洼地;15a间的多年平均蒸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1—2014年的蒸散量较大,气温、降水、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质条件背景对地表蒸散发产生重要影响,植被覆盖的增加是流域蒸散量上升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科学认识地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流域水循环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颜红马龙生韦小茶杨文梁建方夏传花
关键词:蒸散量
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遥感反演——以涟江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土壤水分是水文循环中的关键因素,尤其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Landsat 8 OLI_TIRS数据,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涟江流域的土壤水分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旱情分布较广,轻旱占流域总面积30%。土壤含水量与TDVI较好地符合y=-149.47TVDI+97.255的关系,喀斯特流域土壤含水量可通过TVDI进行估算。土壤水分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加,阴坡土壤水分含量大于阳坡与无坡向,季节上冬季大于秋季和春季,春季和秋季差异相对较小。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水涵养能力表现为: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用地。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流域相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抗旱、防旱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梁建方周秋文韦小茶马龙生颜红
关键词:土壤水分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及实例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中国处于亚洲东部中央,邻国众多,周边地缘环境极其复杂,需要开展以空间分异为基础的地缘环境分析与研究。然而,现有的地缘环境研究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地缘环境区划方法,也没有给出相应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案。本研究综合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参考地理学中传统区划方法的思路,构建地缘单元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原则、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流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三个部分。应用于南亚四国后,将南亚四国划分为四级地缘环境单元,其中三级地缘环境单元有19个,四级地缘环境单元有9个。南亚四国地缘环境单元分区的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快速把握周边地缘环境的总体格局,加深对重点地区地缘环境态势的认识,能为周边外交和周边地缘环境分析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周秋文杨胜天廖华马龙生韦小茶颜红
关键词:地缘
喀斯特针叶林枯落物层水文效应被引量:15
2017年
以喀斯特地区黄壤针叶林和石灰土针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其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进行定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蓄积量表现为黄壤针叶林(52.14 t·hm^(-2))>石灰土针叶林(32.98 t·hm^(-2));(2)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时间呈显著对数关系,R^2>0.94,吸水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1。半分解层枯落物在浸泡4 h时已经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需浸泡9 h。枯落物在浸水20 min内吸水速率大幅下降,在20 min—4.5 h下降幅度减缓,到9 h时吸水速率基本稳定;(3)黄壤针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最大,为86.59 t·hm^(-2),石灰土针叶林未分解层最小,为8.39 t·hm^(-2)。最大持水率的均值表现为黄壤针叶林(194.11%)>石灰土针叶林(152.68%);(4)枯落物最大拦蓄量表现为7.14—64.37 t·hm^(-2),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5.81—51.06 t·hm^(-2),黄壤针叶林各层枯落物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均大于石灰土针叶林。综合对比分析发现,黄壤针叶林枯落物层的持水性能比石灰土针叶林好,能更好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
韦小茶周秋文崔兴芬蔡明勇马龙生戴丽
关键词:针叶林枯落物水文效应
基于RUSLE模型的贵州省三穗县土壤侵蚀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土壤侵蚀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以贵州省三穗县为例,利用日降雨量、土壤类型、土地利用、DEM和NDVI等数据,并结合RUSLE模型分析三穗县1990—2015年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三穗县1999—2006年的土壤侵蚀模数较低且变化趋势稳定,1990—1997、2006—2015年波动呈显著上升趋势,2003年的土壤侵蚀模数最低,2014年的土壤侵蚀模数最高,在26a间总体呈上升趋势;②三穗县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总体都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08—2015年的升高趋势较为显著,但期间降雨侵蚀力因子和土壤侵蚀模数也较高且升高趋势明显;③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的面积较大,中度和强度侵蚀次之,极强度和剧烈侵蚀面积较小。总体来说,三穗县在1993—1998年和2008—2015年这2个时期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研究结果为三穗县的土壤侵蚀及石漠化治理成效评估及进一步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梁建方韦小茶马龙生颜红夏传花
关键词:土壤侵蚀GISRUSLE
喀斯特地区春季土壤水分空间插值方法对比被引量:3
2019年
以杨眉河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土壤水分采样,选取辅助变量,采用普通克里金、协同克里金、回归克里金3种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水分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结果表明:1)回归克里金对研究区土壤水分估算误差最小,其次为协克里金,普通克里金的误差最大;2)普通克里金生成的土壤水分表面最为平滑,而回归克里金最大程度反映了研究区实际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3)对于协同克里金,以湿度指数(WI)样点数据作为辅助变量的估算误差小于将WI栅格数据作为辅助变量的估算误差。总之,在可获得有效辅助变量的条件下,回归克里金对研究区土壤水分估算的效果优于协同克里金与普通克里金。
孙智妍周秋文张思琪韦小茶马龙生
关键词:土壤水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