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伟

作品数:2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教育
  • 11篇高校
  • 5篇教师
  • 3篇德国高校
  • 3篇终身
  • 3篇文化
  • 3篇民族
  • 3篇教学
  • 2篇职称
  • 2篇职称制度
  • 2篇少数族裔
  • 2篇社会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视域
  • 2篇终身教育
  • 2篇族裔
  • 2篇文化教育
  • 2篇薪酬
  • 2篇结构特征

机构

  • 29篇中央民族大学
  • 5篇郑州大学
  • 4篇北京开放大学
  • 3篇北京经济管理...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沧州师范学院

作者

  • 29篇陈志伟
  • 5篇刘莹
  • 3篇江凤娟
  • 3篇国兆亮
  • 2篇史秋衡
  • 1篇陈志伟
  • 1篇彭海蕾
  • 1篇宋博
  • 1篇杨红全
  • 1篇陈洪捷

传媒

  • 4篇民族教育研究
  • 4篇比较教育研究
  • 3篇大学教育科学
  • 2篇成人教育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教育研究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教育信息技术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中共南宁市委...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国高校教授薪酬制度的结构特征及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德国高校教授历来收入较高,稳定而有保障。但在世纪之交,随着新管理主义的兴起,德国对高校教授的薪酬制度进行了改革,以此激励大学教师的效能从而提高高教质量。在分析德国大学教师的基本结构体系与身份属性特征之后,可以发现其薪酬体系是在层级分类的内涵属性基础上,由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共同构成,并在浮动工资中体现绩效评价指标。该薪酬模式在经由二十多年的发展演变之后,目前已经受到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并在薪酬增长幅度和资金分配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规约。德国大学教师薪酬制度在较高的收入水平、规范的激励措施、全面的激励指标等方面有值得借鉴之处。
陈志伟陈洪捷
关键词:薪酬改革绩效
西北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基于院校转型视角被引量:5
2021年
研究基于院校转型视角,审视西北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所修专业的自我认知及接纳状况,可以为转型高校培养优质的乡村小学教师提供学理依据和育人导向。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甘肃省4所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400名学生开展专业认同状况调查发现,学生普遍专业认同度偏低,且生源地、性别、报考志愿等五个变量在专业身份、专业培养和专业发展三个认同维度有差别。通过采用文本分析和叙述法分析访谈资料可知,学生的职业期望与现实境遇存在鸿沟、学校部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的适切性缺失、毕业生入职渠道受阻和职后发展保障不力等对专业认同均有负面影响。因此,应通过补偿教育引导学生弥合职业期望与现实境遇之鸿沟、实施小学教师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专业育人的适切性、协同县(区)政府编办和教育局融通学生入职和职业发展渠道。
后慧宏陈志伟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院校转型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欧美高校职称序列设置及框架模式探析被引量:1
2021年
职称制度对于专业技术人才活力激发和教育成效提升具有重要的服务价值。在对英、美、德、法四国高校职称制度框架体系的现状特征、职称序列的设置导向、职称体系的框架模式等进行梳理并开展对比分析后,发现欧美高校职称制度具有类型结构对等且各职称数量比例有合理化侧重、线性层级管理的责权利相互统一、任职资格审核辅以明确的任期目标等三个层面的特征。这一研究发现对从层级与数量结构、权责分配、评聘过程等方面完善我国高校职称制度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陈志伟刘莹后慧宏
关键词:职称制度
德国高校校名更迭类型化特征及现实化背景
2020年
德国高校在创建初期的校名命名原则体现了属地特征,然而在经济、文化、教育制度、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下,其校名按照四种类型产生了相应的更迭。这四种类型为:公立综合型高校通过增添建校者或知名校友姓名来彰显自身历史和文化积淀;公立工业大学的校名从单一技术型向工业综合型过渡;公立应用型高校通过去除专门化表述实现校名泛化和实力提升;部分高校在多元化因素影响下,包括院校拆分或合并、资助主体变更等产生校名更迭。经过校名更改的德国高校大多在自身特色确立、社会影响聚合、人才吸引能力和国际声誉提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改善。然而,其借鉴价值也在于要避免追求校名的高大全但销蚀高校自我的身份认同或弱化已有的办学特色。
陈志伟史秋衡
关键词:高等教育校名高校类型
争议中前行的大学专业排名——对德国CHE大学排名应对挑战的策略探究被引量:1
2020年
作为德国目前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最久的本土大学排名,CHE大学排名具有以响应学生关切为目标导向、以优化学业环境为指标定位、以专业层级排序为呈现形式等三个方面的特征。然而由于其所具有的排名属性,使得德国社会、高校和专业协会对其指标测定、价值功能和透明程度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质疑和挑战。面对种种争议,CHE大学排名从评价方法、理念初心、监管体系等三方面调适自身的发展方向,完成方法优化和功能转变。当前我国各类大学排名可以从坚守服务型排名理念、构建动态化指标体系、转为激励性功能视角等方面获得启示。
陈志伟刘莹
关键词:动态化
民族研究中定性比较研究法的特征性与概念性探究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即"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①在针对各个民族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
陈志伟皮特·阿亥特
关键词:比较研究法特征性
洪堡思想在终身教育管理和教学层面的价值功能与现实意义
2020年
洪堡的大学理念主要体现在由其1810年所主持创办的柏林大学的教学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该理念针对管理、教育者和学习者层面都具有丰富的终身教育思想元素和内涵。其对教育取向和课程师资要求以非功利化的普通教育取向培育终身教育旨趣,并从形式和师资方面保障纯粹科研活动的开展;强调教育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协作共同体,通过协作化的教学及研究形式激发终身教育共同体元素,并且营造教学相长的教与学氛围助推终身学习动机;而针对学习者则提出要强化自我学习的主体意识和理性思考,以面向个体的自由化教育拓展终身教育多样性,以有形带动无形实现学习者终身自觉学习,同时也要重视个体通过自我领悟所能实现的全面理性思考。由此而形成的终身教育理论体系和愿景构建,对于我国当前终身教育框架结构的确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国兆亮陈志伟
关键词:洪堡终身教育理念教育者学习者
德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科学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探析被引量:1
2022年
德国部分应用科学大学自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以社会实用功能为抓手,从而突出应用型博士生的实践优势。虽然此项改革受到争议和质疑,但目前已形成三种成熟的授予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包括与综合型大学联合培养、内部设立博士中心独立培养、应用科学大学之间跨校构建博士中心联合培养等。这三种模式均以应用科学大学为主导,烙印了其专业特长和实践元素。从博士生入学、就读到完成学业的培养过程中,应用科学大学也形成了以锻造和提升应用技能水平为核心和目标的特征。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所主导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和过程特征进行梳理及分析,将有助于透过争议厘清其质量水平和实用功能,从而为我国应用型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尤其是博士学位授予这一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陈志伟余烁张文征
关键词: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授予
德国大学教师薪酬制度演变的问题反思及经验借鉴被引量:1
2021年
为应对国际产业和人才结构的变革及挑战,德国通过修订《高等教育纲领法》等措施,从宏观社会政治文化、中观薪酬制度结构和微观师资管理体系等三个层面对大学教师薪酬制度进行改革,从而不断激励大学教师的效能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后,德国大学教师薪酬数额呈现级差化特征,形成了绩效导向,然而其薪酬制度在审定标准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争议和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和反思,对其形成的积极经验需要从全面化改革的角度以及去除功利化取向等两个方面进行借鉴。
刘莹陈志伟杨红全
关键词:大学教师薪酬绩效
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北京高校和社会的调研数据被引量:1
2020年
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合理适切开放不仅能满足社会知识文化需求,同时能增强高校自身影响力,因此当从全面化角度探讨其开放进程。在分析国内外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开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现状基础上,选取北京地区10所典型高校和300名社会个体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当前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开放进程在项目类别、途径场所、受众群体、需求导向等方面存在问题和困境,为此应采取侧重实用教学内容、细化资源类型、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与时俱进地创设和维护开放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宣传舆论导向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开放成效。
陈志伟
关键词:高校课程教学资源社会需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