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惊厥
  • 4篇川崎
  • 4篇川崎病
  • 3篇蛋白
  • 3篇心肌
  • 3篇胃肠
  • 3篇良性惊厥
  • 3篇肠炎
  • 2篇心肌纤维
  • 2篇心肌纤维化
  • 2篇轻度
  • 2篇轻度胃肠炎
  • 2篇热性惊厥
  • 2篇综合征
  • 2篇胃肠炎
  • 2篇纤维化
  • 2篇小儿
  • 2篇患儿
  • 2篇肌纤维化
  • 2篇儿童

机构

  • 10篇唐山市妇幼保...
  • 1篇秦皇岛市第二...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王红芳
  • 7篇刘寅
  • 5篇王晓青
  • 3篇李树华
  • 3篇张静
  • 3篇刘小娜
  • 3篇王立利
  • 2篇张润春
  • 2篇王玉珍
  • 2篇王维
  • 1篇李光民
  • 1篇郑伟
  • 1篇刘建丽
  • 1篇陈冬梅
  • 1篇张淑敏
  • 1篇吴家骅
  • 1篇李素荣
  • 1篇洪源
  • 1篇庞保东
  • 1篇张彦博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轻度胃肠炎伴热性和良性惊厥的对比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小儿轻度胃肠炎伴热性惊厥和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126例小儿轻度胃肠炎伴发热惊厥与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热性惊厥组(n=61)和良性惊厥组(n=65),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胃肠炎病毒抗原类型。结果良性惊厥组、热性惊厥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3.0、19.6个月,两组的入院时间均主要在秋冬季,热性惊厥组的热性惊厥家族史患儿多于良性惊厥组(37.7%vs 16.9%,P<0.05);与热性惊厥组相比,良性惊厥组胃肠道症状开始到首次发作的时间更长,惊厥更易复发及丛集性惊厥发生率更高(P<0.05,P<0.01)。良性惊厥组的血清钠高于热性惊厥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细胞计数低于热性惊厥组(P<0.01);良性惊厥组的诺如病毒抗原高于热性惊厥组(P<0.01)。结论两组患儿均预后良好。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入院后24 h内更易复发和发生丛集性惊厥。胃肠炎伴热性惊厥可能多为轮状病毒引起,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可能多为诺如病毒引起。
王红芳刘寅王立利张静
关键词:胃肠炎良性惊厥热性惊厥诺如病毒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TIMP1、GAL-3、GDF-1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GDF-15)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0例,其中急性期患儿65例,亚急性期患儿35例,比较2组川崎病患儿血清TIMP1、GAL-3、GDF-15水平,并对2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和心功能水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TIMP1、GAL-3、GDF-15水平高于亚急性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3、9.729、11.230,P<0.05)。急性期川崎病患儿CD3+、CD4+和CD4+/CD8+高于亚急性期患儿,CD8+水平低于亚急性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38、4.612、13.326、10.731,P<0.05)。急性期川崎病患儿CRP、IL-6和TNF-α水平高于亚急性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43、26.424、7.488,P<0.05)。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川崎病患儿LVSF、LVEF、CI和E/A等心功能水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3、0.976、2.477、0.265,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血清TIMP1、GAL-3、GDF-15水平明显升高,可考虑作为判断患儿所处时期的实验室指标,且急性期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指标也与亚急性期患儿存在差异,可考虑作为辅助判断指标。
王建伟焦丽华刘小娜王红芳刘寅王晓青
关键词:川崎病急性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生长分化因子
微血管炎症及心肌纤维化指标在早期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炎症及心肌纤维化指标[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脂质运载蛋白2(Lcn2)]在川崎病(K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KD患儿100例,分别在KD急性期与亚急性期抽取所有患儿血液样本测定相关生化指标(TIMP-1、Gal-3、TGF-β、Lcn2)水平,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内径D值、心肌灌注状态。统计KD患儿不同时期、不同冠状动脉内径、不同心肌灌注情况者相关生化指标(TIMP-1、Gal-3、TGF-β、Lcn2)水平。结果KD急性期患者TIMP-1、Gal-3、TGF-β、Lcn2水平高于亚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KD患儿中,冠状动脉内径异常者36例(CAL组)、无冠状动脉内径异常者64例(NCAL组),CAL组TIMP-1水平低于NCAL组,Gal-3、TGF-β、Lcn2水平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00例KD患儿中,心肌灌注异常者38例(异常组)、心肌灌注正常者62例(正常组),异常组患者TIMP-1水平低于正常组,Gal-3、TGF-β、Lcn2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患儿存在微血管炎症及心肌纤维化,TIMP-1、Gal-3、TGF-β、Lcn2水平均有所异常,且异常程度与疾病所处时期、心肌损伤等存在密切关联性,可通过测定其水平对疾病进行诊断评估。
王建伟焦丽华刘小娜王红芳刘寅王晓青
关键词:川崎病心肌纤维化
大剂量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与电生理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冲击疗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以及神经与肌肉的电生理改变。方法选取34例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大剂量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临床效果,尤其是神经与肌肉的电生理改变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患儿神经功能临床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患儿肌电检查异常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失神经电位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运单位电位募集型较治疗前单纯型和病理电静息型明显减少,干扰波减少和完全干扰型明显增多(P<0.05)。患者四肢无力、肌张力恢复、呼吸肌麻痹、腱反射恢复、四肢疼痛、感觉障碍时间均较短。治疗后有1例患儿无自主呼吸,撤机困难,家长放弃治疗,最终死亡。结论采取机械通气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病程,改善神经损伤。
王立利王红芳王维陆艳蕊刘力铭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神经传导
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短期应用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及对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短期应用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及对患儿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100例,按治疗方法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退热治疗,A组首日给予低剂量左乙拉西坦15 mg/kg治疗,B组首日给予高剂量左乙拉西坦30 mg/kg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发热次数、热性惊厥复发率和次数、脑电图变化、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发热次数、热性惊厥复发率和复发次数、治疗后不同时间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NSE、S-100β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 <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左乙拉西坦能有效防治小儿热性惊厥,减少脑电图异常,且低剂量与高剂量疗效相似。
张润春王玉珍刘寅李树华张静王红芳陈冬梅郑伟
关键词:脑电图儿童
川崎病患儿血清NT⁃proBNP、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水平与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023年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参数水平与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4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收治KD患儿112例作为观察组,根据超声心电图诊断结果分为冠状动脉异常亚组(CAA亚组,47例)和非冠状动脉异常亚组(NCAA亚组,65例)。另选取体检健康儿童10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脏指数(CI)、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E/A);Logistic回归分析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NT⁃proBNP、cTnI、Mb、CK⁃MB对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急性期血清NT⁃proBNP、cTnI、Mb、CK⁃MB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健康对照组(F=725.260、651.547、573.800、292.951,P均<0.001)。CAA亚组血清NT⁃proBNP、cTnI、Mb、CK⁃MB水平高于NCAA亚组(t=4.495、13.120、11.234、12.609,P均<0.001)。观察组急性期LVEF、LVFS、CI的水平显著低于恢复期(t=3.885、6.081、5.019,P均<0.001)。血清NT⁃proBNP高、cTnI高、Mb高、CK⁃MB高水平及LVEF低、LVFS低、CI低均是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OR(95%CI)=1.440(1.069~1.940)、1.366(1.090~1.712)、1.514(1.171~1.958)、1.412(1.110~1.797)、1.534(1.203~1.956)、1.666(1.074~2.583)、1.386(1.083~1.775)]。血清NT⁃proBNP、cTnI、Mb、CK⁃MB及四者联合预测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0.948、0.949、0.923、0.973(Z/P=4.980/0.000,1.024/0.306,0.920/0.357,1.553/0.121)。结论KD患儿血清NT⁃proBNP、cTnI、Mb、CK⁃MB表达水平升高及LVEF、LVFS、CI降低,均是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血清NT⁃proBNP、cTnI、Mb、CK⁃MB水平�
焦丽华洪源刘建丽王建伟冯千伟王红芳王晓青刘寅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肌损伤标志物
儿童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ER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例MER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发病年龄10个月至12岁,平均5岁2个月。主要临床特点为:有前驱感染史,其中包括发热5例,呕吐4例。临床表现为惊厥6例,意识障碍、阵发性视觉异常各3例。颅脑MRI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胼胝体压部高信号,其中1例同时伴有双侧半卵圆中心、部分颞叶白质对称多发长T1、长T2信号。全部病例5~30 d后复查MRI,异常信号消失。随访3个月至2年,8例患儿神经发育均无异常。结论儿童MERS发病多与感染有关;颅脑MRI弥散加权成像示胼胝体压部高信号为其特征;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刘寅李光民李树华王小青李素荣张静王红芳庞保东吴家骅
血清AchRAb及补体在儿童重症肌无力中的水平及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及补体在儿童重症肌无力中的水平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重症肌无力患儿8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AchRAb、补体3(complement3,C3)含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记录患儿的重症肌无力量化评分(QMGS)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病例组的血清AchRAb、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C3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病例组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例组QMGS评分为18~31(24.19±2.18)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重症肌无力患儿中,QMGS评分与Osserman分型、病程、AchRAb、IFN-γ、TNF-α、C3、CD4^+T细胞比例分别呈正相关性(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hRAb、IFN-γ、C3为儿童重症肌无力QMG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血清AchRAb、C3在儿童重症肌无力中呈异常增高,且与患儿的病情密切相关,AchRAb、IFN-γ、C3为影响儿童重症肌无力病情的重要因素。
王立利张淑敏王红芳王维
关键词: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补体3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BICE患儿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患儿按照发生惊厥次数分为A、B组,A组18例患儿为惊厥发生<2次,B组24例为惊厥发生≥2次,同期选取42例轻度胃肠炎但不伴有惊厥发作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儿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MBP、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儿TNF-α、IL-6、INF-γ水平高于观察A组,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儿脑脊液S-100β蛋白(S-100β)、NSE水平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ICE患儿发生惊厥过程中,观察其细胞炎症因子、免疫水平及脑脊液中MBP、NSE水平的变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有利于筛查高风险患儿和制定相关防治措施。
王红芳李树华张润春张彦博
关键词:轻度胃肠炎婴幼儿良性惊厥免疫水平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脊液
个体化预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个体化预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收治的212例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60例)和无复发组(15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复发组发病年龄≤2岁、发作体温>38.5℃、发作时间≥3 min、春秋季发病、有家族史、被动吸烟、有低血糖、严重贫血的比例高于无复发组(P<0.01)。两组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的性别及肥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2岁、发作体温>38.5℃、发作时间≥3 min、被动吸烟、有家族史、有低血糖及严重贫血是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与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高度相关。基于年龄、发作体温、发作时间、被动吸烟、家族史、低血糖及严重贫血等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为0.825);列线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7。结论发病年龄≤2岁、发作体温>38.5℃、发作时间≥3 min、被动吸烟、有家族史、有低血糖及严重贫血是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预测能力较好,临床可结合上述因素对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进行防治。
王红芳王晓青钱金娜王玉珍焦丽华
关键词:胃肠炎良性惊厥小儿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