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
作品数:
1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刘新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黎纬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邹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仲照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邹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蛋白
1篇
蛋白质
1篇
蛋白质酪氨酸...
1篇
伊马替尼
1篇
造血
1篇
造血干
1篇
造血干细胞
1篇
造血干细胞移...
1篇
髓样
1篇
亲缘
1篇
细胞
1篇
细胞移植治疗
1篇
酪氨酸
1篇
酪氨酸激酶
1篇
激酶
1篇
甲磺酸
1篇
甲磺酸伊马替...
1篇
干细胞
1篇
干细胞移植
1篇
干细胞移植治...
机构
1篇
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1篇
夏凌辉
1篇
游泳
1篇
邹萍
1篇
仲照东
1篇
邹菁
1篇
黎纬明
1篇
刘新月
1篇
刘新
传媒
1篇
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1篇
2008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甲磺酸伊马替尼与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英文)
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惟一可以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但存在供体来源少,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多等问题。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近年来人工合成的基因产物靶向药物的代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目的:与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历史资料对照,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非随机化同系对照,于2002-04/2006-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完成。对象: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绎骨髓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和,或分子遗传学检查确诊。方法:将9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甲磺酸伊马替尼组67例,2002—04/2006—06陆续开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观察截止时间为200610。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每剧复查血常规,每3个月进行骨髓象及细胞遗传学检查,根据血象和骨髓象调整剂量。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23例,于1999~03/2006—04收治,均采用经典或改良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方案于奂处理,短程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主要观察指标:细胞遗传学反应以及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截止时,甲磺酸伊马替尼组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60%,100%,P〈0.01)。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和甲磺酸伊马替尼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和77.0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JP〉0.05)。甲磺酸伊马替尼组治疗期间没有患者因药物副作用而停药、死亡,4例(5.97%)发生Ⅲ/�
邹菁
黎纬明
夏凌辉
游泳
刘新
刘新月
仲照东
邹萍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髓样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