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慧
- 作品数:30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酒石酸布托啡诺和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临床比较
- 2014年
- 乳腺癌是我国妇女主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范围比较广泛,切口较大,术后疼痛较剧烈,因此术后完善的疼痛治疗十分重要。随着患者自身对无痛要求的提高,全身麻醉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局部浸润、肋间神经阻滞和高位硬膜外麻醉。所以,全麻术后安全、有效的镇痛成为临床新的关注热点。关于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
- 陈菲赵光瑜王忠慧
- 关键词:酒石酸布托啡诺芬太尼乳腺癌术后镇痛
- 影响无痛胃镜丙泊酚用量的个体化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研究无痛胃镜中使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和减少的个体因素,为提高个体化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06例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依次给予舒芬太尼0.10μg/kg、丙泊酚1.00 mg/kg,随后采用滴定法追加丙泊酚,每次0.20 mg/kg,直至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然后行胃镜检查。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信息和用药情况。丙泊酚的用量根据实际体重,以mg/kg计算,超过平均值的30%定义为用量增多,低于平均值的30%定义为用量减少。结果在406例患者中,丙泊酚用量增加81例(19.95%)。其中,年龄≤35岁、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者、长期饮酒史和咽喉疾病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增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上4个因素与丙泊酚用量增加有关,OR值分别为10.211、2.749、3.266和4.406;丙泊酚用量减少36例(8.87%)。其中,年龄>65岁和肥胖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以上2个因素与丙泊酚用量减少有关,OR值分别为3.607和3.982。结论有诸多个体因素导致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较实际体重计算的用量增加或减少,提前识别这些个体因素,有利于个体化麻醉的实施。
- 刘光顺汪亚宏周敏朱波波全宇航王忠慧
- 关键词:无痛胃镜丙泊酚
- Interleukin-8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进行性、炎性肺损伤过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估计每年有超过450万人罹患ALI/ARDS[1],而死亡率更是高达30%~60%,[2-3]其他患者生活质量持续降低[4]。近年来,随着对ALI/ARDS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
- 全宇航王忠慧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静注利多卡因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干预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评估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对术后镇痛的完善作用。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 I^II级。按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L组于麻醉诱导前按1.5 mg/kg静脉单次注射利多卡因,随后以2 mg/(kg·h)的速度输注,持续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L组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低于C组(P<0.05),术后2、6 h的VAS评分也低于C组(P<0.05),48 h的PCIA按压次数较C组明显减少(P<0.05),而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减少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的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 陈菲王忠慧陈亮
- 关键词:利多卡因乳腺癌术后疼痛术后镇痛
- 雌二醇调控PI3K/Akt通路在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该文探讨了雌二醇在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缺氧/复氧(H/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使用AECⅡ构建H/R损伤模型,将AECⅡ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不同浓度雌二醇预处理+缺氧/复氧损伤组(E2+HR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物上清中IL-6、TNF-α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Gsk3β、P-Gsk3β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其余各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细胞凋亡水平增加,Akt、P-Akt、P-Gsk3β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与HR组相比,E2+HR组细胞活力升高,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水平降低,Akt、P-Akt、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由此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了大鼠AECⅡ的H/R损伤过程;雌二醇可减轻H/R引起的大鼠AECⅡ损伤,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力有关。
- 杨会李珊珊陈磊杰王忠慧龚玲俐廖珊陈帘璞叶克中赵敏
- 关键词:雌二醇PI3K/AKT通路
- 异氟醚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异氟醚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经异氟醚麻醉前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Transwell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经异氟醚或同时经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的SH-SY5Y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和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VEGF和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经异氟醚麻醉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血清中E-cadherin表达下调,Vimentin和VEGF表达上调。异氟醚能够促进SH-SY5Y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并上调p-PI3K、p-Akt和HIF-1α的表达水平;异氟醚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上调HIF-1α的表达促进SH-SY5Y细胞生物学行为,且能够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阻断。结论异氟醚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上调HIF-1α的表达,进而促进SH-SY5Y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
- 彭静王忠慧赵力
- 关键词:异氟醚神经母细胞瘤复发
- 肺CT定量指标在评估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量指标在评估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80例肺癌患者,收集其术前CT检查图像做后处理分析得到CT定量指标,包括CT肺容积、平均肺密度及低衰减容积百分比(LAV%),并与同期肺功能检查(PFT)的主要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PFT指标最大肺容量(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分别为(4.83±1.02)L、(2.46±0.58)L、(2.85±0.65)L、(8.90±2.11)mL/(min·mmHg),CT肺容积、平均肺密度和LAV%分别为(4111.17±1101.90)mL、(-821.46±40.90)HU及(18.94±9.40)%。CT肺容积与TLC、FVC及DLCO呈正相关(r=0.520、0.558、0.238,P<0.001、0.001、0.05),平均肺密度与TLC、FVC呈显著负相关(r=-0.278、-0.209,P<0.05),LAV%与FVC呈显著正相关(r=0.219、P<0.05)。结论:肺癌患者深吸气末CT肺容积、平均肺密度及LAV%与PFT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辅助评估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情况。
- 彭静杨寒雁赵力王亚松王忠慧
-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癌肺功能
- 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实施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再置入支气管封堵器。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并发症及苏醒情况。于双肺通气后5min(T1)、单肺通气后30min(T2)、单肺通气后120min(T3)、双肺通气后30min(T4)、拔管前(T5)、术后1d(T6)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T1~T5时点吸气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dyn),以及插管、拔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BB组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发生率、拔管时间明显低于DLT组(P<0.05),T2~T5时BB组Pplat、Ppeak均低于DLT组,T2、T3时BB组的Cdyn高于DLT组(P<0.05);T2~T6时BB组PaO2、PaO2/FiO2均高于DLT组(P<0.05);BB组插管时SBP、DBP、HR均明显低于DLT组(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在食管癌根治术麻醉中表现出明显优势,建议首选支气管封堵器。
- 李珊珊汪亚宏王忠慧
- 关键词:食管癌支气管封堵器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宫颈锥切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比较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颈锥切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宫颈不典型增生Ⅱ~Ⅲ级、需进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仅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静脉注射地佐辛后给予丙泊酚;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后给予丙泊酚。监测手术前(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结束(T3)3个时间点的平均血压(M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记录手术丙泊酚用量、术毕苏醒时间、术后15 min疼痛评分(VAS)以及术中体动反应等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T2)A、C组的MBP、HR、RR与基础值(T1)比较明显下降(P〈0.05),而B组心血管反应较小。B组体动发生率、VAS和丙泊酚总量明显小于A组(P〈0.05),而B组SpO2〈90%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C两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安全有效用于宫颈锥切术,且麻醉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丙泊酚,术中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少。
- 陈菲王忠慧
-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宫颈锥切术麻醉
- 手术室护士在罕见术中恶性高热抢救过程中的作用
- 2017年
-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的遗传性亚临床肌肉疾病,患者平时无异常表现,吸入强效全身麻醉药及使用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诱发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的情况下,
- 张春晏张毅王梅王忠慧张安轩
- 关键词:恶性高热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