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曼曼

作品数:29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衰竭
  • 16篇肝衰
  • 16篇肝衰竭
  • 15篇急性肝
  • 14篇慢加急性肝衰...
  • 14篇急性肝衰
  • 14篇急性肝衰竭
  • 8篇预后
  • 8篇功能衰竭
  • 8篇肝功
  • 8篇肝功能
  • 8篇肝功能衰竭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慢性
  • 7篇肝炎
  • 6篇肝硬化
  • 6篇病毒
  • 5篇急性肝功能
  • 5篇急性肝功能衰...

机构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三中...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29篇徐曼曼
  • 28篇陈煜
  • 12篇段钟平
  • 9篇孔明
  • 5篇李珊珊
  • 4篇周莉
  • 4篇李爽
  • 3篇李璐
  • 3篇钟蕊
  • 3篇邹怀宾
  • 2篇白丽
  • 2篇耿楠
  • 2篇杨银川
  • 2篇杨雪
  • 2篇韩涛
  • 2篇刘芳
  • 2篇康玮玮
  • 2篇王丽
  • 2篇邱倩
  • 1篇华鑫

传媒

  • 9篇临床肝胆病杂...
  • 7篇肝脏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透析滤过治疗时间对肝衰竭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浆透析滤过(PDF)治疗时间的长短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治疗后肝功能反弹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01例,按照治疗时间分为2组,治疗4 h组77例,治疗6 h组24例,均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DBil下降幅度及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的ALT、AST、TBil、DBil反弹幅度。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不良事件发生,部分患者诉平卧时间长,感觉乏力,4 h组5例不耐受,不耐受率6.5%,6 h组10例,不耐受率41.7%,显著高于4 h组(χ2=17.90,P<0.01)。PDF治疗后,2组ALT、AST、TBil、DBil下降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4.48、-1.52、-0.47,P值均>0.05)。2组治疗后24 h ALT、AST、TBil、DBil反弹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36、-1.251、-1.251、0.943,P值均>0.05)。2组治疗后72 h ALT、AST、TBil、DBil反弹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000、0.596、-1.530、1.837,P值均>0.05)。结论 PDF治疗不同时间效果相似,安全性相仿,因此常规可采用4 h治疗时间以增加患者耐受性。
杨仙珊周莉李璐李爽孔明李珊珊邹怀宾徐曼曼陈煜段钟平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滤过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有营养风险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评价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9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以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SF)、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 MAMC)评价其营养状况,并对干预组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记录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血清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LB)、TSF、MAMC、Chi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及出院转归情况。结果干预组Child评分下降值(-1.0比0.0,P=0.034)、MELD评分下降值(-3.0比-2.0,P=0.022)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ALB和PALB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MAMC值高于对照组(P<0.05),TSF值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原有并发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新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7.3%比43.5%, P=0.001;9.1%比32.6%, P=0.006)。干预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结论对有营养风险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改善预后。
郭会敏徐曼曼孔明杨银川朱彦涛周莉
关键词:营养干预营养风险慢加亚急性肝衰竭预后
2012至2021年北京佑安医院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2024年
目的阐述肝衰竭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肝衰竭防治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至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信息,应用趋势检验分析其年龄、性别,以及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急性病因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的慢性肝病基础病因的逐年变化。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收集851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信息,年龄为(51.3±13.5)岁,男性患者为主(71.9%),肝衰竭类型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ACLF 4023例(47.3%)、CLF 3571例(42.0%)、SALF 670例(7.9%)、ALF 248例(2.9%)。肝衰竭整体人群中前5位的病因依次是乙型肝炎3199例(37.6%)、酒精性肝病2237例(26.3%)、隐源性肝病906例(10.6%)、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603例(7.1%)、药物488例(5.7%),共占比87.6%。不同类型肝衰竭患者的前3位病因分别是:ALF的急性病因,依次为药物107例(43.1%)、乙型肝炎47例(19.0%)、不明原因36例(14.5%),SALF的急性病因依次为药物381例(56.9%)、不明原因106例(15.8%)、脓毒症56例(8.4%);ACLF的慢性病因依次为乙型肝炎2092例(52.0%)、酒精性肝病813例(20.2%)、隐源性肝病398例(9.9%);而CLF的慢性病因依次是酒精性肝病1410例(39.5%)、乙型肝炎1028例(28.8%)、隐源性肝病364例(10.2%)。纵向分析显示肝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逐年增加,性别比例未见显著变化趋势,始终以男性患者为主;在ALF、SALF患者中药物性肝衰竭比例逐年升高,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LF、CLF患者的慢性病因中,乙型肝炎比例逐年下降,而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的比例逐年增加(P<0.05)。结论我国肝衰竭病因谱正在发生改变,尽管乙型肝炎仍然是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但其占比呈现逐年减少趋势,除ACLF外,已不再是其他类型肝衰竭的首要病因,而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
徐曼曼李珊珊杨颜榕武羽杨雪段钟平陈煜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临床数据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探讨影响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佑安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回顾性收集了2008年2月14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门诊及住院信息、取药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日期。根据患者取药记录,利用药物持有率(medication possession ratio,MPR)评估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水平,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良好依从性的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北京市应用恩替卡韦(ETV)或阿德福韦(ADV)单药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患者299例,其中HBeAg阳性患者117例,HBeAg阴性患者182例;大部分入组患者MPR≥80%,约占68%;其中MPR≥95%患者约占45%,MPR≥100%患者约占26.1%,而MPR<50%的患者仅占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白蛋白(albumin,ALB)≥35g/L患者较ALB<35g/L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显著增高(OR=2.27,95%CI=1.425~3.618),基线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4 000U/L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CHE<4 000U/L患者(OR=2.601,95%CI=1.617~4.183);治疗时间较长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偏低(OR=0.549,95%CI=0.389~0.757)。在单因素分析中P <0.15的因素进入多因素校正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只有治疗时间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有影响(OR=0.021,95%CI=0.005~0.088),其他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其他慢性疾病相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水平并不低,影响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是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时间越长的患者,依从性越差。
徐曼曼程凯亮邱倩赵欣宇段钟平王丽陈煜
关键词:肝硬化乙型肝炎抗病毒药服药依从性
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2022年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发生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潜在的可逆性,但往往病情进展迅速,即使经过治疗,病死率仍居高不下。ACLF的治疗主要包括内科综合治疗、肝脏支持治疗、肝移植治疗,其中肝移植治疗虽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鉴于肝源紧缺、费用高昂、手术风险大等原因限制了其应用。为提高ACLF存活率亟需寻求新的治疗手段,包括干细胞移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白介素-22等肝再生相关治疗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可观的应用前景,本文就ACLF肝再生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徐曼曼陈煜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干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22
血清AFP、FT3联合NLR对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例HBV-ACLF患者,均成功实施人工肝治疗,作为人工肝治疗组。将人工肝治疗组的患者根据入院后90 d是否生存分为生存组69例和死亡组28例。同期选取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人工肝治疗组、对照组AFP、FT3、NLR。对比生存组和死亡组血清AFP、FT3、N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预测概率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FP、FT3联合NLR比值对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人工肝治疗组AFP、NLR高于对照组,FT3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FP、NLR高于生存组,FT3低于生存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与感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清钠、C反应蛋白(CRP)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AFP、INR、NLR、TBIL均为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FT3则为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AFP、FT3、NLR联合预测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AFP、FT3、NLR的单独预测。结论:RDW、AFP、INR、FT3、NLR、TBIL均为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且AFP、FT3、NLR联合预测此类患者短期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较高。
耿华徐曼曼周丽华孙梦瑶陈煜
关键词:FT3NLR短期预后
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尿液相关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5例,分为AKI组(49例)和非AKI组(56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留取患者入院时尿液标本,检测尿血管紧张素原(uAGT)、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尿肾损伤因子(KIM) 1,并以尿肌酐(UCr)校正。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自发性腹膜炎的比例较高(χ2值分别为11. 420、8. 083,P值均<0. 05),且白细胞计数、TBil、DBil、尿素氮、SCr均高于非AKI组(Z值分别为-3. 401、-2. 082、-2. 207、-5. 872、-7. 460,P值均<0. 05),血Na低于非AKI组(t=-4. 905,P <0. 05); AKI组患者的uNGAL/UCr、uKIM-1/UCr高于非AKI组(Z值分别为-7. 654、-2. 395,P值均<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r、血Na、uNGAL/UCr均为肝硬化并发AKI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均<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SCr预测AKI的界值为88. 1μmol/L,其灵敏度93%、特异度8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15[95%可信区间(95%CI):0. 850~0. 980]; uNGAL预测AKI的界值为1. 62μg/g,其灵敏度87%、特异度81%,AUC为0. 950 (95%CI:0. 911~0. 989); u NGAL联合SCr后预测AKI的AUC为0. 964 (95%CI:0. 931~0. 998)。结论 uNGAL是肝硬化合并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肝硬化继发AKI的早期诊断,uAGT、uKIM-1不能独立预测肝硬化合并AKI的发生,其应用价值仍有待探索。
徐曼曼陈煜
关键词:肝硬化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长期生存状况变化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长期生存状况的变化。方法纳入符合ACLF诊断的患者167例,记录3个月及1年的生存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患者短期及远期生存状态变化。将ACLF患者远期(≥24周)预后转归结局分为五个等级:Ⅰ级为理想的结局,无肝硬化;Ⅱ级为满意的结局,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可逆转的肝硬化或持续代偿期的肝硬化;Ⅲ级为可接受的结局,失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或慢性肝衰竭;Ⅳ级为移植后存活结局;Ⅴ级为死亡结局。结果167例ACLF患者中,年龄为45(39,53)岁,男性136例(81.4%)。肝病病因中以慢性HBV感染为主,有123例(73.7%),其他病因44例(26.3%)。基础肝病为非肝硬化患者68例(40.7%)、肝硬化患者99例(59.3%)。随访3个月肝移植后存活16例(9.6%),死亡56例(33.5%);随访1年肝移植后存活15例(9.0%),死亡67例(40.1%)。68例非肝硬化患者随访3个月时,11例(16.2%)患者仍处于非肝硬化状态,23例(33.8%)为代偿期肝硬化,14例(20.6%)为失代偿期肝硬化,5例(7.4%)行肝移植治疗后存活,15例(22.1%)死亡。随访至1年,3个月时为非肝硬化状态的11例患者中8例仍处于非肝硬化状态,1例进展至代偿期肝硬化,2例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3个月时为代偿期肝硬化的23例患者中15例为非肝硬化,5例仍为代偿期肝硬化,3例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3个月时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14例患者中3例为非肝硬化,9例为代偿期肝硬化,2例仍为失代偿期肝硬化;3个月时肝移植后存活的5例患者中1例死亡。99例肝硬化的患者随访3个月时没有患者达到非肝硬化状态,14例(14.1%)患者为代偿期肝硬化,33例(33.3%)患者为失代偿期肝硬化,11例(11.1%)患者肝移植治疗后存活,41例(41.1%)患者死亡。随访至1年,3个月时为代偿期肝硬化的14例患者中11例仍为代偿期肝硬化,3例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3个月时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33例患者中13例�
康玮玮田辉冯丽丽刘立伟徐曼曼孔明段钟平邹正升陈煜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2012至2021年北京佑安医院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北京佑安医院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1247例主要诊断为HBV-ACLF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在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分析住院费用及其构成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住院费用随年份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HBV-ACLF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波动于55373.04~62921.70元,日均费用波动于2676.42~3172.17元,随年份增长无明显变化,趋势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费在各年度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构成中始终占据首位(37.7%~64.1%),但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其次是检查费(13.7%~18.5%),随年份呈增高趋势;治疗费、手术费和输血费虽占比不高,但也随年份呈增高趋势,趋势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β=0.683 P<0.01)和性别(β=-0.059,P=0.007),住院天数越长,住院费用越高,男性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女性患者。结论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居高不下,经济负担重,加强健康宣教、优化住院费用结构、合理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减轻HBV-ACLF患者经济负担。
李珊珊徐曼曼杨雪陈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衰竭住院费用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过程中肝素抗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经验性肝素抗凝方案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治疗过程中的抗凝效果与安全性,分析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DPMAS治疗的肝病患者102例,共进行治疗198次。根据DPMAS治疗过程中肝素抗凝效果分为抗凝良好组、抗凝不足组及抗凝过量组。比较不同的给药剂量组肝素抗凝效果良好例次的比例,比较3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98例次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抗凝良好组共118例次,抗凝不足组共11例次,抗凝过量组共69例次。当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30%、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325×10^(9)/L时,肝素抗凝效果良好例次的比例均>70%;抗凝不良组患者体质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PLT显著高于抗凝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抗凝良好组相比,抗凝过量组患者PTA、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 activity,AT)、Hb降低,PT、APT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8例次治疗后24 h内,9例次患者出现中心静脉置管处渗血,1例次患者出现鼻腔出血,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其他严重出血并发症;肝素过量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24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为(54.52±19.71)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者PTA>30%、PLT≤325×10^(9)/L时,DPMAS治疗中依据治疗前24 h内PTA和PLT给予不同肝素剂量是可行的,但应考虑体质量、血红蛋白对抗凝效果的影响。
孔明李爽耿华周莉徐曼曼刘静陈煜
关键词:肝素抗凝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