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海霞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都市
  • 2篇都市意识
  • 2篇乡土
  • 2篇乡土小说
  • 2篇小说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史
  • 1篇当代文学史研...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学史
  • 1篇深处
  • 1篇史考
  • 1篇批评家
  • 1篇情结
  • 1篇重读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史
  • 1篇文学史研究
  • 1篇文学研究

机构

  • 3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余海霞
  • 1篇陈婷婷
  • 1篇卢水金
  • 1篇魏巍
  • 1篇杨宏超

传媒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读《小巷深处》
2007年
超越单纯审美视角,用新的知识系统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重新阅读和解释,以考察文本与语境及历史的关系,进而对当下现实进行镜像式批判,这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的《再解读》一书中就开了先河。90年代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洪子诚两位教授主持的"批评家周末"研讨活动,为当代文学研究树立了"经典重读"的范例。新世纪出版的李杨教授的专著《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则以新的文学史观和新方法打开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更广阔的学术空间,在专业文学教育中极有启示意义。对"经典"的重新读解,目的当然不单是为文学史自身的建构,而是要通过深入历史性文本对历史进行反思,并且是为了认识现实去反思历史。在文本历史化的过程中,研究者的现实文化态度会决定他(她)重返历史时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纯客观地返回历史现场只是一种假象。正因为如此,"经典"可历时性地重读,也能共时地采用不同的读法。要紧的是不必偏执一端,而应承认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文本,都可能是对历史的某一侧面的接近。秉着这样的文学信念,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当代文学学习研究,试图站在文学史知识层累上,从"经典"作品的本文中寻找当代精神生活中某些尚未被发现的历史擦痕,为此开展了系列性的作品讨论活动。对"百花小说"《小巷深处》的重读,是其中的一次。这次讨论由毕光明教授主持,参加研讨的有2006级18名研究生,卢水金作主体发言。现将发言选登如下,作为对"再解读"活动的一种响应。
卢水金陈婷婷魏巍杨宏超陈梅余海霞
关键词:《小巷深处》批评家重读当代文学史研究当代文学研究史考
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中的都市意识
2008年
乡土小说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它用现实主义的笔法为我们展示了20世纪初期中国乡村的衰败和当时农民的悲惨命运,以及流淌在这些作品中的无处不在的现代都市意识。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在精神上一次次还乡,剖析民族的痼疾,并参与民族文化的重建,并以此来完成自己对乡人的人道主义的关怀与批判。
余海霞
关键词:乡土小说都市意识
二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情结与都市意识被引量:2
2009年
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关注,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一个作家的情与理交织的产物,是同情与批判的交融。作家们在写作这类作品时,已走出了乡村的世界。漂泊孤寂的生活让他们对故乡的一切愈来愈思念、愈来愈眷顾,但此时的他们已是置身于都市的一员,所以当他们伫立于都市的"街头"回思故土时,都开始用一种带有"现代文明"(都市意识)的目光来衡量乡里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所写就的作品既来源于乡村生活,又高于乡村生活。当他们用这种都市意识的目光去打量乡间生活时,每个作家都会在情与理中痛苦地抉择,在爱与恨的乡情中无奈地抉择,在眷恋与逃离的彷徨中抉择。他们想改变这个世界却又无能为力,只好用手中的笔来抒发他们的愿望与不满,用犀利的笔锋猛烈地抨击那古老而落后的生活方式与荒诞的传统陋习,同时又不由自主地把家乡的一些古老纯朴的乡风、乡俗、乡情浪漫化,从而使他们的许多作品都带上了一些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二十年代乡土小说曾被鲁迅定义为"侨寓文学",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带有走出农村的知识分子反视乡土文化的普遍倾向,因此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对故土乡情的眷恋"就形成了乡土小说中最为突出的矛盾。
余海霞
关键词:乡土小说都市意识乡土情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