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臂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镇痛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镇痛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可塑性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硬膜外
  • 1篇术后硬膜外镇...
  • 1篇树突
  • 1篇树突棘
  • 1篇投药
  • 1篇内嗅皮层
  • 1篇内嗅皮质
  • 1篇年龄
  • 1篇年龄因素
  • 1篇皮层

机构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宋兴荣
  • 4篇张文华
  • 3篇赵天云
  • 2篇王怀贞
  • 2篇范艳婷
  • 2篇彭亮明
  • 2篇魏伟
  • 1篇金宇林
  • 1篇陈茜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剂量纳洛酮联合氢吗啡酮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各30例。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射药物6 m L,A组:氢吗啡酮0.6 mg,B、C、D组为氢吗啡酮0.6 mg分别配伍20、40、60μg纳洛酮。术后5、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产妇静息(VAS-R)和运动疼痛(VAS-M)。记录追加镇痛药物剂量及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四组产妇各时间点VAS-R、追加镇痛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C组术后各时间点VA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B组术后5、12 h和D组术后12 h的运动VAS-M显著增加(P<0.05)。与A组相比,C和D组术后5、12 h的瘙痒显著减轻(P<0.05)。四组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配伍40μg纳洛酮能够有效减轻氢吗啡酮所致的瘙痒,增强镇痛效应。
赵天云张文华彭亮明王怀贞范艳婷宋兴荣
关键词:纳洛酮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
年龄因素对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TTE检查患儿镇静药效学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评价年龄因素对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经胸心脏超声(TTE)检查患儿镇静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行TTE检查的患儿,年龄1~24月,ASA分级Ⅰ~Ⅲ级。试验Ⅰ:根据患儿年龄分为4组:1~6月龄组、7~12月龄组、13~18月龄组和19~24月龄组。右美托咪定滴鼻起始剂量为2.0μg/kg,剂量梯度为0.1μg/kg,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采用Dixon-Massey法计算右美托咪定镇静的ED50及95%可信区间。试验Ⅱ:100例患儿按年龄分为4组(n=25):1~6月龄组、7~12月龄组、13~18月龄组和19~24月龄组。再按右美托咪定滴鼻剂量随机分为5个亚组(n=5):2.1μg/kg亚组、2.2μg/kg亚组、2.3μg/kg亚组、2.4μg/kg亚组和2.5μg/kg亚组。合并试验Ⅰ和Ⅱ,采用probit法计算右美托咪定镇静的ED95及95%可信区间。结果共纳入220例患儿。各组右美托咪定镇静的ED50和ED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24月龄患儿,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TTE检查镇静的药效学无明显年龄差异。
张文华范艳婷陈茜郭欣莹雷东旭宋兴荣
关键词:年龄因素右美托咪啶清醒镇静超声心动描记术
小剂量氯胺酮减轻老龄大鼠七氟醚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与小剂量氯胺酮减轻老龄大鼠七氟醚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18月龄,体重5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七氟醚麻醉组(Sev组)和氯胺酮组(K组)。C组不进行任何处理;Sev组吸入空气(流量1 L/min)和3.6%七氟醚的混合气体3 h;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g/kg,5 min后吸入空气(流量1 L/min)和3.6%七氟醚的混合气体3 h。麻醉后3 d进行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随后取脑组织,采用NISSL染色、高尔基银浸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定内嗅皮质Ⅱ-Ⅲ层神经元密度、树突棘密度以及突触后密度蛋白(PSD-95)和突触素(SY3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Sev组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逃避潜伏期延长,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减少,PSD-95和SY38表达下调(P〈0.05);与Sev组比较,K组中心区停留时间延长,逃避潜伏期缩短,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增加,PSD-95和SY38表达上调(P〈0.05)。3组内嗅皮质神经元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减轻七氟醚麻醉诱发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增强内嗅皮质神经元树突棘的可塑性有关。
赵天云魏伟张文华金宇林彭亮明王怀贞宋兴荣
关键词:氯胺酮内嗅皮层神经元可塑性树突棘
低浓度七氟烷辅助治疗精神疾病急性期患者的效果:单臂、开放试验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低浓度七氟烷辅助治疗精神疾病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疾病急性期住院患者,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隔1~2 d吸入0.5%~1.5%七氟烷5 h,2周内治疗6次。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评分评估治疗前疾病严重程度。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总体改善(CGI-I)评分评定治疗1、2周时的疗效,CGI-I评分≤2分为治疗有效。记录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SpO2、心电图、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和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试验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双相障碍患者4例、重型抑郁症2例。所有患者入院时CGI-S评分≥5分。治疗1周时治疗有效率为56%,治疗2周时治疗有效率75%。治疗期间血压、心率平稳,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肝功能损害发生;仅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第1次治疗后出现轻度体位性低血压,其余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低浓度(0.5%~1.5%)七氟烷辅助治疗对精神疾病急性期患者安全有效。
赵天云凌秾喜石子文杨孝周权才王远胜秦静文徐彩媚张文华魏伟林传松宋兴荣
关键词:精神疾病七氟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