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玮

作品数:12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化疗
  • 3篇肺癌
  • 2篇预后
  • 2篇晚期
  • 2篇胃癌
  • 2篇恶性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伊立替康
  • 1篇原发性
  • 1篇源性
  • 1篇治疗及预后
  • 1篇神经纤毛蛋白
  • 1篇神经纤毛蛋白...
  • 1篇生存期
  • 1篇生殖
  • 1篇生殖细胞
  • 1篇生殖细胞瘤

机构

  • 10篇自贡市第四人...
  • 2篇自贡市第三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眉山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尤玮
  • 3篇高扬
  • 3篇刘美
  • 2篇缪继东
  • 2篇李英
  • 2篇许伦
  • 2篇李佳
  • 1篇何克菲
  • 1篇郭开峰
  • 1篇雷益
  • 1篇张秀琼
  • 1篇李家伟

传媒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肿瘤药学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对70岁高龄晚期肺癌生存期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对70岁高龄晚期肺癌生存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晚期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多西他赛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埃克替尼,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期间两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并对随访2年结果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便秘及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70岁以上高龄晚期肺癌,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减少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郑成丽缪继东郭开峰尤玮刘美周辉
关键词:埃克替尼靶向治疗高龄晚期肺癌
宫颈癌组织中miR-21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为探究微小RNA (miRNA)-214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法检测84例宫颈癌组织、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miR-214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miR-21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估miR-214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miR-21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显著下调(P<0. 05)。宫颈癌组织中,miR-214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腺体浸润、脉管浸润相关(均P<0. 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分型、肿瘤直径、分化程度、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无关(均P> 0. 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214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时间均显著优于miR-214低表达组患者(均P <0. 05)。结论 miR-21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下调,miR-214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与转移过程。
李佳张秀琼尤玮韦汉瑶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
沉默lncRNA PCAT1调控miR-128表达增强肺癌H1299细胞放射敏感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LncRNA PCAT1调控miR-128对肺癌H129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LncRNA PCAT1阻断剂处理或不处理肺癌H1299细胞,根据放射剂量的不同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Gy)、低剂量组(2Gy)、中剂量组(4Gy)和高剂量组(8Gy)。采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LncRNA PCAT1、miR-128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各放射剂量组肺癌H1299细胞使用阻断剂后LncRNA PCAT1表达显著降低,miR-128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肺癌H1299细胞存活率、迁移率和侵袭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使用阻断剂后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迁移率和侵袭力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沉默lncRNA PCAT1可上调miR-128表达来增强肺癌H129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缪继东尤玮官文强李家伟高扬谢炉峰
关键词:肺癌
GC化疗方案联合安罗替尼胶囊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背景安罗替尼胶囊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药物,但其联合GC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GC化疗方案联合安罗替尼胶囊对晚期NSCLC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及其机制,以为晚期NSCLC患者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8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GC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观察组予以GC化疗方案联合安罗替尼胶囊,21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红细胞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AT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绘制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并计算随访12个月累积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YFRA21-1、CEA、VEGF、bF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FEER、ATER、DTER水平高于对照组,FE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累积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C化疗方案联合安罗替尼胶囊可通过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等多个途径控制晚期NSCLC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短期生存率,且未增加毒副作用发生风险。
许伦李英尤玮
关键词:吉西他滨红细胞免疫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予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3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尤玮
关键词:胃肠恶性肿瘤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伊立替康辅助常规化疗对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辅助常规化疗在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FOLFOX4常规化疗(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伊立替康。统计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8(CK18)、再生基因蛋白Ⅳ(REGⅣ)]水平、血清脂肪酸合酶(FAS)、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含量、生存质量(EORTC QLQ-C30)评分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12个月生存曲线。结果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累积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86%、32.56%和9.6个月、7.3个月,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9-9、CEA、CK18、REG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AS、Neuropilin-1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呕吐恶心、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辅助常规化疗在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降低血清FAS、Neuropilin-1含量,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且不增加毒副反应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的维护具有积极作用。
许伦李英尤玮
关键词:伊立替康FOLFOX4化疗肿瘤控制神经纤毛蛋白-1
肺癌骨转移患者化疗前后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β胶原特殊序列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化疗前后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92例作为肺癌骨转移组,均接受唑来膦酸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单纯肺癌无骨转移患者110例作为肺癌组,检测肺癌骨转移组患者化疗前后和肺癌组血清BALP、PINP、β-CTX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肺癌骨转移组化疗前BALP、PⅠNP、β-CTX、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cytokeratin 19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显著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肺癌骨转移组骨转移数目≤3个的患者BALP、PINP、β-CTX、CYFRA21-1、CEA水平显著低于>3个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肺癌骨转移组化疗后BALP、PINP、β-CTX、CYFRA21-1、CAE水平低于化疗前,且化疗有效组低于化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BALP、PINP、β-CTX及肿瘤标志物与肺癌骨转移、骨转移数目有关,且可用于化疗效果评估中。
刘美尤玮郑成丽高扬
关键词:肺癌骨转移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氨基末端肽
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45例,均采用胸根治性切除肿瘤术及姑息性切除肿瘤术治疗,并采用如下化疗方案:顺铂+异环磷酰胺+长春花碱(VIP)、顺铂+异环磷酰胺+紫杉醇(TIP)、顺铂+足叶乙苷+博来霉素(PEB)。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临床疗效及随访2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情况。结果 (1)45例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憋气、气促、胸闷、胸痛、咳嗽、发热等;病理分型:精原细胞瘤23例、卵黄囊瘤14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8例。(2)治疗方案有放疗、化疗、手术及联合治疗。1例患者单纯采用放疗治疗,治疗1个周期后患者肿瘤扩散而放弃治疗,出院后20 d死亡。3例患者采用VIP治疗1个周期,其中1例病变局限于纵隔,2例病变进展,3例患者于3个月内死亡。5例患者单纯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例病变局限于纵隔,1例病情稳定,2例病变进展,5例患者于5个月内死亡。36例患者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18例采用VIP化疗,12例采用TIP化疗,6例采用PEB化疗。(3)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5例,进展2例。随访2年,患者生存率为73.3%(33/45),复发率为45.4%(15/33)。结论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憋气、气促、胸闷、胸痛、咳嗽、发热等,主要为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联合化疗,可提高生存率和预后。
刘美尤玮郑成丽高扬
关键词:生殖细胞瘤病理学特征预后
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对食管癌、癌前病变、正常人群进行分析,探讨TAP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0例食管癌患者、50例Barret食管患者及50例健康者进行分析,使用TAP检测技术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TAP检测系统的特异性、灵敏度、约登指数,评价TAP检测系统评价食管腺癌及Barrett食管的检测效力。结果对5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筛选时,TAP的诊断灵敏度为88.00%,特异性为88.00%,约登指数为0.76;对50例Barrett食管患者进行筛选时,TAP的诊断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88.00%,约登指数为0.68。结论检测TAP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在临床筛选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尤玮王泽新李佳何克菲雷益
关键词:食管癌
CA19-9、PGⅠ及PGⅡ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分析糖类抗原19-9(CA19-9)、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胃癌者60例(记为胃癌组),胃良性病变者50例(记为良性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CA19-9、PGⅠ及PGⅡ水平,并比较胃癌患者中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CA19-9、PGⅠ及PGⅡ水平,分析CA19-9、PGⅠ及PGⅡ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胃癌组血清CA19-9高于良性组、对照组,而PGⅠ及PGⅡ水平低于良性组、对照组,良性组、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胃癌患者中,癌组织CA19-9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而PGⅠ及PGⅡ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对比组间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19-9、PGⅠ、PGⅡ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1、0.847,均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CA19-9在胃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而PGⅠ及PGⅡ呈低表达,三者联合检测对胃癌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王颖尤玮
关键词:CA19-9胃癌血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