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思瑶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坏死杆菌
  • 6篇杆菌
  • 3篇OMP
  • 2篇蹄病
  • 2篇牛场
  • 2篇牛腐蹄病
  • 2篇外膜蛋白
  • 2篇奶牛
  • 2篇奶牛腐蹄病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2篇腐蹄病
  • 2篇病理变化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多克隆抗体制...
  • 1篇原核表达

机构

  • 9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黑龙江农业经...

作者

  • 9篇郭东华
  • 9篇张思瑶
  • 5篇王志慧
  • 4篇贺显晶
  • 1篇滕井胜
  • 1篇孙东波
  • 1篇张立春
  • 1篇李春秋
  • 1篇姚爽
  • 1篇刘秋瑾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河北省某牛场奶牛腐蹄病坏死杆菌的分离鉴定
张思瑶蒋剑成汪锋锋王丽娜肖佳薇郭东华
牛坏死杆菌43K OMP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目的)通过构建牛坏死杆菌43K 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protein,OMP)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并将其纯化,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针对大肠杆菌具有偏嗜性的密码子进行优化,构建pET-32...
王志慧张思瑶蒋剑成郭东华
关键词: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牛坏死杆菌43K OM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制备牛坏死杆菌43K OMP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43K OMP,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43K OMP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对抗43K OMP单克隆抗体进行效价、亚类、免疫原性及特异性鉴定。结果获得3株稳定表达抗43K OMP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取其中效价最高的1株命名为O43,其重链为IgG1,轻链为κ链,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25 600和1∶105;该单克隆抗体可与重组43K OMP发生特异性反应,且与转染后瞬时表达43K OMP的BHK-21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荧光反应。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43K OMP,制备了牛坏死杆菌43K OMP单克隆抗体,为研究坏死杆菌的感染机制及发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贺显晶张思瑶蒋剑成王丽娜肖佳薇汪锋锋孙东波郭东华
关键词:坏死杆菌单克隆抗体
牛坏死杆菌43 kDa OMP黏附宿主细胞及受体蛋白的初步筛选
坏死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孢专性厌氧菌,是人类和动物消化道常在菌。坏死杆菌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一般包括细菌黏附宿主靶细胞、细菌大量繁殖以及细菌产物引起宿主细胞损伤或死...
蒋剑成张思瑶贺显晶肖佳薇王丽娜汪锋锋郭东华
关键词:外膜蛋白
文献传递
河北省某牛场坏死杆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河北省张家口市某牛场奶牛腐烂蹄肢部组织坏死杆菌进行分离及鉴定。方法采集17份奶牛腐烂蹄肢部组织,在苛养厌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液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提取细菌基因组DNA,PCR法鉴定病料组织培养物基因组DNA,并进行测序。纯化后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病牛蹄组织革兰染色阴性,部分菌体呈杆状或长丝状;17份病牛蹄组织中共检测出7份坏死杆菌阳性样品;纯化后阳性菌液的生理生化特性与坏死梭杆菌基本一致;对亚胺培南(泰能)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妥布霉素中度敏感,对克林霉素、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啉耐药。结论该牛场确认发生腐蹄病疫情,且主要由坏死杆菌引起。
蒋剑成张思瑶贺显晶肖佳薇王丽娜汪锋锋郭东华
关键词:奶牛腐蹄病坏死杆菌
牛坏死杆菌43kDa外膜蛋白真核质粒在BHK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2020年
目的构建含有牛坏死杆菌43 kDa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AGGS-43 kDa OMP,并检测其在BHK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方法将43 kDa OMP核苷酸全基因序列与pCAGGS-H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AGGS-43 kDa OMP,转化至大肠埃希菌,将鉴定正确的阳性菌转染BHK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经双酶切及PCR鉴定,重组质粒pCAGGS-43 kDa OMP构建正确;转染pCAGGS-43 kDa OMP的BHK细胞镜下观察可见绿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43 000的目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CAGGS-43 kDa OMP真核表达质粒,可在BHK细胞中瞬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牛坏死杆菌感染机制奠定了基础。
张思瑶王志慧贺显晶蒋剑成汪锋锋王丽娜肖佳薇郭东华
关键词:外膜蛋白BHK细胞
一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确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院接诊的一例11月龄布偶猫所患疾病,通过剖检观察并采集病变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进行核酸复检。结果表明:胃、直肠、结肠等组织中均能扩增出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N基因片段,并且剖检及病理切片观察可见典型病理变化,说明该猫患有猫传染性腹膜炎。
蒋剑成王志慧张思瑶刘秋瑾郭东华
关键词:病理变化RT-PCR
2014~2015年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犬博卡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调查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犬博卡病毒流行情况,在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黑龙江牡丹江地区采集40份腹泻犬的粪便拭子样品,利用PCR扩增方法进行鉴定和混合感染检测,进一步做进化树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40份样品中,8份样品为CBoV阳性(20%,8/40);在8份CBoV阳性样品中,与CPV-2、CCoV、CaK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7.3%(3/8)、25%(2/8)、25%(2/8)。序列分析表明,8个CBoV毒株的NS1片段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4.2%~100%,在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1.7%~100%。进化树分析显示,与韩国、美国、德国和中国香港的CBoV毒株相比,8个中国CBoV毒株表现出遗传多样性。研究揭示了黑龙江牡丹江地区流行的CBoV毒株显示出遗传多样性以及与其他肠道病毒的混合感染情况。
姚爽王志慧滕井胜李春秋张思瑶边秀东张立春郭东华
一例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报告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渐进性、致死性传染病,以腹膜炎、腹水及高致死性为主要特征。猫传染性腹膜炎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蒋剑成王志慧张思瑶郭东华
关键词:病理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