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白芍
  • 1篇当归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方法
  • 1篇植物
  • 1篇伞形科
  • 1篇伞形科植物
  • 1篇色谱
  • 1篇芍药
  • 1篇芍药苷
  • 1篇肾综合症
  • 1篇肾综合症出血...
  • 1篇内酯
  • 1篇炮制历史
  • 1篇炮制历史沿革
  • 1篇谱方法
  • 1篇中药
  • 1篇藁本
  • 1篇藁本内酯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研究...

作者

  • 5篇赫北湘
  • 4篇王祝举
  • 4篇唐力英
  • 3篇赫炎
  • 2篇孙洁
  • 2篇张启伟
  • 1篇王睿
  • 1篇梁国刚
  • 1篇李柏林
  • 1篇赵艳
  • 1篇赵惠东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弄清白芍炮制的起源、发展,炮制的现状及传统炮制理论。方法:对《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中收载的167部古本草医药方书,系统查阅,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制订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作了文献调查。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与白芍炮制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结果:给出白芍炮制历史沿革的系统概况,为白芍的炮制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赫炎孙洁赫北湘唐力英王祝举
关键词:白芍历史沿革
白芍浸泡软化过程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白芍水浸软化过程中,水浸时间对其浸出物及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白芍个子的吸水量软化程度指标,通过模拟饮片生产的软化过程,对白芍个子软化的经时变化,进行实验考察;同时以HPLC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白芍浸泡36h时,药材的浸出物和芍药苷含量虽有下降,但变化不大;浸泡36h后,浸出物和芍药苷含量下降。以吸水量作为软化指标,白芍个子药材浸泡36h基本达到软化和可被切制程度。结论:白芍个子药材浸泡36h左右,药用物质流失较少。
赫炎孙洁赫北湘唐力英王祝举
关键词:白芍HPLC
HPLC测定当归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被引量:22
2005年
王祝举唐力英赫北湘张启伟梁国刚
关键词:HPLC测定藁本内酯当归液相色谱方法常用中药伞形科植物
白芍炒制工艺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白芍炒制过程中,药物受热的均匀程度是否可控,加热程度和时间对饮片药用物质是否有影响。方法:模拟白芍炒制过程,以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炒制过程药物出锅温度和炒时间呈明显相关,且在热源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呈较为稳定的态势;药物受热均匀程度是可控的,加热对饮片芍药苷的含量有统计影响。结论:从药物受热的均匀和受热程度角度,白芍的炒制工艺尚属可控稳定,可以通过热源功率进行控制。加热温度对饮片物质基础有一定影响。
赫炎赵惠东赫北湘唐力英张启伟王祝举
关键词:白芍芍药苷
白细胞介素2活性在肾综合症出血热患者血清中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活性在肾综合症出血热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取31例肾综合症出血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的刺激下应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分泌活性。结果肾综合症出血热患者的IL-2分泌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被检31例患者的IL-2活性为0.49±0.09,对照组为0.64±0.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综合症出血热病人的IL-2分泌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
李柏林赫北湘王睿赵艳戚其学
关键词:肾综合症出血热MTT比色法IL-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