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954 被引量:10,371H指数:36
相关作者:冯翠萍王如福王愈朱迎春许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54篇期刊文章
  • 7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19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45篇农业科学
  • 97篇生物学
  • 96篇医药卫生
  • 74篇化学工程
  • 71篇文化科学
  • 40篇理学
  • 28篇经济管理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哲学宗教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60篇发酵
  • 149篇贮藏
  • 113篇抗氧化
  • 107篇活性
  • 85篇响应面
  • 72篇蛋白
  • 72篇食品
  • 69篇保鲜
  • 66篇营养
  • 63篇乳酸
  • 58篇陈醋
  • 56篇老陈醋
  • 51篇采后
  • 50篇山西老陈醋
  • 50篇响应面法
  • 49篇乳酸菌
  • 48篇风味
  • 47篇多糖
  • 47篇抗氧化活性
  • 40篇多酚

机构

  • 1,931篇山西农业大学
  • 97篇天津农学院
  • 6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5篇山西省农业科...
  • 32篇天津科技大学
  • 27篇西北农林科技...
  • 17篇山西大学
  • 16篇华北理工大学
  • 13篇江苏省农业科...
  • 13篇运城学院
  • 13篇山西省生物研...
  • 13篇国家农产品保...
  • 13篇山西紫林醋业...
  • 12篇长治职业技术...
  • 12篇太原六味斋实...
  • 10篇晋中学院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北京市农林科...
  • 8篇信阳农林学院
  • 7篇长江大学

作者

  • 169篇冯翠萍
  • 163篇常明昌
  • 143篇孟俊龙
  • 125篇马俪珍
  • 118篇王晓闻
  • 105篇王愈
  • 101篇王如福
  • 88篇侯红萍
  • 82篇郝利平
  • 75篇郝林
  • 73篇马玲
  • 73篇霍乃蕊
  • 72篇刘靖宇
  • 70篇朱迎春
  • 60篇陈振家
  • 59篇李玉娥
  • 55篇吴彩娥
  • 55篇许女
  • 49篇刘会平
  • 48篇云少君

传媒

  • 224篇山西农业大学...
  • 92篇食品研究与开...
  • 85篇中国酿造
  • 83篇中国食品学报
  • 68篇中国调味品
  • 66篇食品科技
  • 62篇食品科学
  • 61篇农产品加工
  • 57篇山西农业科学
  • 57篇食品工业
  • 5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3篇农产品加工(...
  • 44篇肉类工业
  • 40篇食用菌学报
  • 37篇保鲜与加工
  • 3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3篇肉类研究
  • 29篇酿酒科技
  • 25篇中国食用菌
  • 24篇畜牧兽医科技...

年份

  • 3篇2024
  • 98篇2023
  • 111篇2022
  • 115篇2021
  • 110篇2020
  • 100篇2019
  • 110篇2018
  • 102篇2017
  • 113篇2016
  • 61篇2015
  • 60篇2014
  • 62篇2013
  • 81篇2012
  • 78篇2011
  • 86篇2010
  • 65篇2009
  • 53篇2008
  • 45篇2007
  • 83篇2006
  • 63篇2005
1,9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樱桃番茄壳聚糖保鲜过程中质构变化研究
近年来,物性分析仪的使用克服了传统检测果蔬质地方法的一些缺点,使得果肉质地评价内容更加丰富和客观。本文应用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TPA)试验法,对常温下壳聚糖保鲜樱桃番茄质地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果肉硬度与起始模量...
刘亚平郝晓玲李志刚
关键词:壳聚糖保鲜过程樱桃番茄
果寡糖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试验选择7日龄海兰褐蛋雏鸡192只,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设3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6羽,A组为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杆菌肽锌20 mg/kg+粘杆菌素4 mg/kg,B组为果寡糖组:基础日粮+0.1%果寡糖(FOS),对照组(CT):基础日粮。通过饲养试验和肠道菌群培养,研究果寡糖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寡糖组(B组)和抗生素组(A组)的生长性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CT组),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果寡糖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显著增加了盲肠和回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
张建斌车向荣杨华
关键词:果寡糖抗生素蛋雏鸡肠道菌群
山西老陈醋源萎缩芽孢杆菌细菌素对病原菌群体感应的抑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该实验考察了不同理化因子、山西老陈醋源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SAV-CP 297细菌素对5种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产信号分子二酮哌嗪(DKPs)能力的影响,并将该细菌素应用于草莓防腐中,考察其对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病原菌均能产生cyclo-(L-Pro-L-Gly)、cyclo-(L-Pro-L-Leu)和cyclo-(L-Pro-L-Phe)3种类型的DKPs。随NaCl含量增加,DKPs的种类和含量减少;随pH、温度升高,DKPs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种类在pH升高时增加,温度升高时不变。B.atrophaeus SAV-CP 297细菌素可以明显抑制病原菌产DKPs的能力,从而延缓贮藏期间草莓的腐败速率,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
许春青李阳魏莎莎李田田朱丹王愈张晓宇许女
关键词:细菌素草莓防腐
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6
2018年
采用GC-MS法研究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醇类和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由发酵起始阶段(0 d)的23.21%和37.18%上升至末期(14 d)的33.55%和56.53%;酸类含量低且无明显变化。进入醋酸发酵阶段,酯类物质含量继续上升,最终达到60.41%;醇类物质因发生酯化反应而呈下降趋势,最终降至8.29%;醋酸菌、乳酸菌等产酸菌代谢活跃,使挥发性酸类物质含量大大提高,从醋酸发酵第0天的1.21%上升至第11天的16.66%。熏醅阶段的挥发作用使得酸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下降,醛类和酚类物质的含量显著提高;另外,两种杂环类化合物——糠醛和四甲基吡嗪的含量上升较快,分别从熏醅第1天的0%和1.04%上升至第5天的20.72%和10.83%。从新淋醋中共检测出18种酯类、5种醇类和3种挥发性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0.08%,7.53%和28.00%,其中对醋风味有重要贡献的为苯乙醇、2,3-丁二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和糠醛。
许女张天震樊玮鑫史改玲张浩王如福
关键词: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香气成分
牛肉质构特性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被引量:12
2016年
为了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牛肉质构特性快速检测方法,该试验采集了202个新鲜牛肉样品在800~2 500 nm波长范围内的漫反射光谱,测定了牛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黏附性,经小波消噪后,分别采用平滑、一阶微分、二阶微分等6种方法预处理,建立了牛肉质构特性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用最优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小波消噪后采用二阶微分预处理方法建立的牛肉硬度、弹性、咀嚼性的检测模型效果最好,其校正集相关系数r均在0.9以上,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s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6.247 N、0.760 mm、14.954 m J,预测集相关系数均在0.664以上,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s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8.887 N、0.951 mm、22.117 m J,相对预测误差(ratio of prediction to deviation,RPD)值分别为2.43、1.88、2.32,预测精度较高,能够有效地预测牛肉的硬度、咀嚼性,可以检测精度要求不高的牛肉弹性;试验所建立的牛肉黏附性检测模型的预测性能不是很理想,虽然其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720、0.694),RMSEC和RESEP均较小(分别为0.302、0.243 N·mm),但其RPD值小于1.5,模型预测精度较差,不可以用于预测未知样品的黏附性,此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为牛肉质构特性的快速无损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志刚贾策王晓闻刘强董常生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牛肉
免疫磁珠捕获-PCR检测牛乳中沙门氏菌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实验建立了沙门氏菌的磁捕获-PCR检测方法。筛选了最佳包被液和最适包被条件,用于制备包被有抗沙门氏菌抗体的磁珠。用制备的免疫磁珠捕获样品中的沙门氏菌,用于PCR检测。此方法操作简便,用时短,检出率高。用所建立的免疫磁珠捕获-PCR技术检测牛乳中的沙门氏菌,检测灵敏度为9cfu/mL,所用时间为7h(包括前增菌时间)。
王晓闻杨永莉
关键词:免疫磁珠沙门氏菌PCR
薄荷金银花酸奶的制备工艺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原料热烫处理、薄荷汁和金银花汁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蔗糖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确定薄荷金银花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薄荷叶在10%NaCl沸水中热烫1 min护色效果最好。牛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5%的薄荷汁、10%的金银花汁,8%的蔗糖,接种量7%,42℃发酵9 h0,℃-4℃冷藏12 h,制成的薄荷金银花酸奶色泽淡黄,兼具薄荷的清凉和金银花的芳香,奶香浓郁,组织状态良好,口感丰厚润滑,经检验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王珺吴晓霍乃蕊
关键词:薄荷金银花酸奶
枯草杆菌yly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2009年
ylyA是枯草杆菌的一种功能未知基因,本研究旨在建立YlyA的诱导表达体系,为其结构分析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PCR扩增ylyA序列,将其克隆到pETMCSIII中构建表达载体pNG252,测序分析无突变后用IPTG诱导6×His-YlyA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NG252中ylyA插入方向正确,序列无突变;新鲜的转化子培养至OD600为0.7左右时,用0.000 5 mol.L-1IPTG,37℃诱导3 h,YlyA高效表达。因此本研究成功构建了YlyA高效可诱导表达载体并建立了YlyA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所得到的6×His-YlyA融合蛋白,纯化后可用于YlyA晶体结构分析和功能研究。
霍乃蕊
关键词:枯草杆菌
草菇子实体不同成熟阶段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iTRAQ标记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草菇不同成熟阶段的差异蛋白质组进行研究。首先将提取的草菇不同成熟阶段蛋白样品进行SDS‐PAGE分析,其次将经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获取的串联质谱数据通过MASCOT软件搜库,之后对鉴定蛋白质数据进行了KEGG代谢通路分析。试验共计获得2 335个不同肽段,鉴定到1 039个蛋白质,其中1 030个蛋白质具有定量信息。与蛋形期相比,在伸长期和成熟期阶段显著上调蛋白质85个,下调蛋白质103个。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草菇不同成熟阶段中的68个差异蛋白质可定位于4种伞菌目模式真菌(灰盖鬼伞、双色蜡蘑、可可丛枝病菌和裂褶菌)的45个不同生物代谢途径,全景展示出草菇成熟阶段差异表达蛋白质定位的代谢网络。结果表明,iTRAQ标记技术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可对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草菇蛋白样品进行有效地分离和鉴定。
刘靖宇江玉姬谢宝贵陈炳智严俊杰
关键词:草菇
猴头汁酸乳的研制被引量:2
2001年
对猴头汁酸乳制作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试验主要从猴头汁添加量、加糖量和发酵剂接种量等方面 ,经正交组合确定猴头汁酸乳的发酵最优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猴头汁添加量为 10 % ,加糖量为 7% ,奶粉添加量为 4% ,发酵剂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酸链球菌 1∶1)接种量为 3% ,可制得质地细腻、风味优良的猴头汁酸乳。
吴彩娥马俪珍霍乃蕊
关键词:酸乳发酵生产工艺
共19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