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力
- 作品数:30 被引量:3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MODS的早期防治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通过对48例大面积烧伤后延迟复苏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延迟复苏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防治效果。方法:1992年至1999年我科首诊收治的延迟复苏(伤后6h或6h后开始补液)病人48例,对比分析采用改进休克复苏方案治疗与未采用改进方案治疗患者脓毒症和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改进后的休克复苏方案包括:①Swan-Ganz导管监测下的快速有效复苏。②山莨菪碱的早期大量应用。③氧自由基清除剂VitC、VitE和甘露醇的大量使用。结果:1992年以后,使用新方案治疗显著缩短了休克纠正时间,提高了复苏成功率。抽样观察结果显示,新方案可显著提高胃粘膜pH值,降低血中丙二醛、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水平;从总的治疗效果来看,降低了患者脓毒症和MODS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论:改进的休克复苏方案提高了复苏效率,减轻了延迟复苏时缺血及重灌流造成的损害,进而有效降低了脓毒症和MODS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 杨红明柴家科盛志勇郭振荣申传安刁力李利根许明火贺立新于勇
- 关键词:MODS烧伤延迟复苏大面积烧伤
- 山莨菪碱在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防治中的作用
-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伤后早期使用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的预防及发生时使用山莨菪碱的疗效.方法 1998年4月至1999年11月对伤后早期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常规复苏加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2...
- 柴家科杨红明盛志勇郭振荣刁力申传安李烽贾晓明李利根许明火贺立新郝岱峰于勇
- 文献传递
- 综合治疗手段进步促进烧伤创面愈合——近20年大面积烧伤治疗结果回顾
- 目的 了解近10年来改进并应用于临床的全身及局部治疗措施在提高大面积烧伤病人治愈率的同时,是否对创面愈合速度也产生了影响.方法 将197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人657例,以90年1月为界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了创面愈...
- 杨红明柴家科郭振荣申传安刁力李利根许明火贺立新
- 文献传递
- 山莨菪碱在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防治中的作用被引量:16
- 2000年
-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使用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的预防及疗效。 方法 1998年 4月至 1999年 11月对伤后早期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 42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0例 ,常规复苏加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 2 2例 ,除不用山莨菪碱治疗外 ,其它复苏方案同治疗组。观察脓毒症发病率。同时采用自动监测仪对胃肠道粘膜pH值 (pHi)进行连续观察。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分析伤后早期pHi与血浆DAO、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观察已发生脓毒症的患者 ,用大剂量山莨菪碱短程治疗时各指标的改变。 结果 使用山莨菪碱治疗组脓毒症发病率为 2 0 0 % (4 / 2 0 ) ,明显低于对照组 (4 0 9% ,9/ 2 2 ) (P <0 0 5 ) ,伤后早期各时间点pH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恢复较早 ,同时血浆DAO和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伤后早期 ,pHi值与血浆DAO、内毒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P <0 0 1)。脓毒症发生时 ,pHi再度降低及血浆DAO和内毒素水平再度升高。然而 ,大剂量山莨菪碱短程使用后 ,各项指标显著改善 (P <0 0 5 )。 结论 烧伤后早期肠粘膜缺血性损伤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山莨菪碱具有较好的防治脓毒症的效果。
- 柴家科杨红明盛志勇郭振荣刁力申传安李烽贾晓明李利根许明火贺立新郝岱峰于勇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山莨菪碱肠粘膜屏障药物治疗
- 大鼠严重烫伤早期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
- 目的 探讨烫伤早期大鼠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研究烧伤后骨骼肌代谢机理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以30%体表面积Ⅲ°烫伤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烧伤后2h、6h、12h和24h共五组,每组10只动物.用氨基酸自...
- 吴焱秋柴家科黎君友刁力盛志勇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大鼠骨骼肌有氧糖酵解过程与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改变的关系被引量:24
- 1999年
- 目的观察和分析细胞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对正常及脓毒症大鼠的不同类型骨骼肌的乳酸产生量的影响。方法用大鼠脓毒症模型,建立伸趾长肌和比目鱼肌的充分供氧离体孵育系统,利用钠离子载体———莫能霉素,干预细胞内外的钠离子分布状态,采用NADH荧光探针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细胞乳酸的产生量及其变化。结果(1)肌细胞内Na+浓度的增加可能通过影响钠钾泵的活性刺激细胞内的有氧糖酵解过程;(2)不同类型的肌肉对莫能霉素反应的敏感性不同;(3)脓毒症所致的肌肉组织有氧糖酵解增强的细胞生物学机制与莫能霉素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结论肌肉组织细胞Na+通透性的改变以及细胞内Na+浓度的增加,可诱导肌肉组织有氧糖酵解过程的增强,这一机制在脓毒症所导致的肌肉组织有氧糖酵解过程的增强有重要的意义。
- 柴家科刁力盛志勇郭振荣贾晓明
- 关键词:脓毒症骨骼肌代谢
- 脓毒症大鼠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早期大鼠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与骨骼肌蛋白降解间的关系。 方法 以腹腔注射内毒素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内毒素攻击后 2、6、12、2 4h共 5组 ,每组 8只动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生理体液柱测定各组大鼠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 (AST)浓度 ;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浆TNF α和IL 6含量。 结果 内毒素攻击后各时相点大鼠血浆总氨基酸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支链氨基酸 (BCAA)在 2、6、12h降低 ,2 4h则出现显著升高 ,亮氨酸、异亮氨酸无显著性变化 ,缬氨酸早期明显降低 ,后期则上升 ;芳香族氨基酸(AAA)在各时相点不同程度升高 ,2h和 6h显著升高 ,酪氨酸 12h降低 ,苯丙氨酸在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 ;苯丙氨酸 /酪氨酸 (Phe/Tyr)比值内毒素攻击后各时相点均出现显著增加 ;BCAA/AAA比值在 2h和 6h较正常显著降低 ;苏氨酸、谷氨酸、鸟氨酸、3 甲基组氨酸 (3 MH)、组氨酸、丙氨酸早期升高或大多数时相点显著升高 ,赖氨酸、肌氨酸、胱氨酸和磷酸丝氨酸在内毒素攻击后无显著性变化 ,其它氨基酸均见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显著降低。血浆ALT。
- 吴焱秋柴家科黎君友刁力盛志勇
- 关键词:脓毒症氨基酸类生物降解
- 综合治疗手段进步促进烧伤创面愈合——近20年大面积烧伤治疗结果回顾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改进并应用于临床的全身及局部治疗措施在提高大面积烧伤病人治愈率的同时,是否对创面愈合速度也产生了影响。方法:将197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人657例,以1990年1月为界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全身创面综合治疗措施改进前后,创面侵袭性感染发生率、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速度的变化。1990年开始改进并应用于临床的全身性治疗措施包括器官功能保护、合理营养支持、创面感染有效控制、生长激素应用等;创面方面包括尽早切痂植皮、胶原酶促进脱痂、促愈药物银锌霜和生长因子等积极干预手段。结果:1990年后创面侵袭性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植皮成活率显著提高;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和痊愈时间较前分别提前了20天和22天。结论:全身和创面局部治疗手段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大面积烧伤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 杨红明柴家科郭振荣申传安刁力李利根许明火贺立新
-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创面愈合
- 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对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对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高代谢的影响。 方法 对连续收治并成功救治的 8例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 ,分别于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前 ,手术后和病情稳定时 ,对静息能量消耗 (REE) ,白细胞介素 6 (IL 6 )、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内毒素(LPS)进行监测。 结果 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后REE水平较手术前显著降低 (P <0 .0 1) ,病情平稳时REE值较手术后明显下降 (P <0 .0 1) ;侵袭性感染组织切除后IL 6、IL 8、TNF α、LPS含量较手术前降低显著 (P <0 .0 5 ) ,病情平稳时下降更明显 (P <0 .0 0 1) ,REE与IL 6、IL 8、TNF α、LPS水平呈正相关 (P<0 .0 1)。 结论 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可减轻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 ,有助于控制或减轻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高代谢反应。
- 柴家科盛志勇刁力杨红明高建川许明火
- 关键词:烧伤脓毒症静息能量消耗
- 血仿膜肝素吸附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烧伤患者高钠血症被引量:8
- 1998年
- 高钠血症(血清钠高于150mmol/L)是严重烧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于80%[1]。文献报道,其它疾病导致的高钠血症,死亡率也高于50%[2]。大面积烧伤患者高钠血症最常见于严重烧伤感染或脓毒症期的代谢紊乱。传统的血液透析疗法需常规应用抗...
- 柴家科郭振荣盛志勇高维谊贾晓明刁力高建川贺立新李利根王淑芬李冀军
- 关键词:烧伤高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