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阳

作品数:23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12篇脓毒
  • 12篇脓毒症
  • 11篇树突
  • 11篇节性
  • 10篇调节性
  • 8篇免疫
  • 7篇小鼠
  • 6篇树突状
  • 6篇树突状细胞
  • 5篇调节性树突状...
  • 5篇树突细胞
  • 4篇多糖
  • 4篇脓毒症小鼠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3篇凋亡
  • 3篇炎症
  • 3篇烫伤
  • 3篇丙泊酚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华北理工大学
  • 5篇煤炭工业总医...
  • 5篇唐山工人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煤炭总医...
  • 3篇保定市妇幼保...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秦皇岛市海港...
  • 1篇衡水市第四人...

作者

  • 23篇刘庆阳
  • 8篇徐凯智
  • 7篇姚咏明
  • 4篇张淑文
  • 2篇王晓群
  • 2篇刘艳丽
  • 2篇王桂岭
  • 2篇赵芳
  • 2篇王晓群
  • 2篇刘晓
  • 1篇胡森
  • 1篇黎君友
  • 1篇靳彦涛
  • 1篇周国勇
  • 1篇吴瑶
  • 1篇赵轶雯
  • 1篇董宁
  • 1篇吕艺
  • 1篇王跃新
  • 1篇浦践一

传媒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2007年全...
  • 1篇全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休克期切痂对烫伤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点切痂对烫伤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单纯烫伤组(64只)、休克期切痂组(40只)、非休克期切痂组(24只)。对照组不作烫伤处理;其他组均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其中后两组分别于伤后36、120 h行切痂植皮术。单纯烫伤组分别于伤后6、12、24、72、120、168、216、288 h处死;两个切痂组分别于伤后72~288 h、168~288 h(时间间隔同上)处死,留取血液标本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单核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类分子阳性表达率、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IL)4浓度的变化,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伤后6 h开始,单纯烫伤组淋巴细胞凋亡率迅速升高,24 h达峰值(18.19±1.42)%,之后迅速回落,于伤后72 h降至低谷(8.25±0.56)%,随着时间延长又逐渐升高,288 h时(17.81±1.99)%接近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168~288 h两个切痂组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单纯烫伤组(P<0.01)。单纯烫伤组伤后6 h单核细胞MHC-Ⅱ类分子阳性表达率急剧下降,伤后24 h已低于对照组[(37.2±2.4)%]的20%,之后逐渐升高,伤后288 h为(18.8±2.8)%,明显低于两个切痂组(P<0.01)。伤后6 h开始,单纯烫伤组血浆IFN-γ浓度迅速上升,24 h时达峰值(440.8±25.1)ng/L,之后逐渐回落,288 h降至低谷(51.3±37.0)ng/L;而IL-4水平则呈线性上升,于伤后288 h达峰值(78.1±2.8)ng/L;伤后72~288 h单纯烫伤组单核细胞MHC-Ⅱ类分子阳性表达率与休克期切痂组IFN-γ/IL-4比值呈明显的负相关(r= -0.96,P<0.05)。结论大鼠烫伤后切痂能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凋亡,减缓IFN-γ/IL-4倒置的趋势,改善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其中在单核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方面,休克期切痂较非休克期切痂效果显著。
刘庆阳胡森程爱国邱方浦践一黎君友吕艺周国勇盛志勇
关键词:淋巴细胞细胞凋亡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切痂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树突状细胞(DC)是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可将特异性抗原捕获、加工、呈递给淋巴器官,特异性致敏原始T细胞。一群可诱导外周免疫抑制的树突状细胞亚群——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s),通过诱导T细胞亚群向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和下调Th1/Th2的比值影响机体免疫状态。获取足量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进行过继治疗,可为临床自身免疫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刘庆阳姚咏明张淑文
关键词: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免疫反应
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
2016年
1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及一氧化氮(NO)分泌量的影响。2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MES13)均匀接种在48孔板上,将细胞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10μg/mL)和脂丙1组(脂多糖10μg/mL+丙泊酚5μg/mL)、脂丙2组(脂多糖10μg/mL+丙泊酚10μg/mL)、脂丙3组(脂多糖10μg/mL+丙泊酚20μg/mL),每组各设5个复孔。按照以上分组添加刺激后继续培养48小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照相,再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及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3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凋亡率降低并且NO分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脂多糖组比较,脂丙2组和脂丙3组细胞增殖均明显减轻、NO分泌量均减少,并且细胞凋亡率均有所升高,而脂丙1组与脂多糖组比较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大剂量的丙泊酚能够抑制脂多糖引起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NO分泌增加,并诱导其凋亡,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赵芳王晓群刘晓刘艳丽刘庆阳徐凯智
关键词:丙泊酚肾小球系膜细胞脂多糖细胞增殖一氧化氮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2012年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l)对分泌IL-10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亚群CD11c^low CD45RB^high 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Bab/c小鼠脾脏CD11c^low CD45RB^high DC和CD4+T淋巴细胞,加不同浓度HMGB1处理(20,100,500ng/ml,以不加HMGBI的细胞作为对照)CD11c^low CD45RB^high DC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low CD45RB^high 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I—a/e及Toll样受体(TLR)4的表达强度;应用ELISA检测CD11c^low CD45RB^high DC培养液中IL-10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未刺激组(加入未经HMGB1处理的CD11c^low CD45RB^high 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HMGB1刺激组(加入经500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 CD45RB^high 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HMGB1刺激+抗体1组(加入经500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 CD45RB^high DC、抗IL-10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和高浓度HMGBI刺激+抗体2组(加入经500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 CD45RB^high DC、IL-10的同型对照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与未加HMGB1刺激相比,HMGB1能显著增强CD11c^low CD45RB^high DC表面分子CD86、TLR4的表达及IL-10的分泌,其中IL-10分泌呈HMGB1浓度依赖性。高浓度HMGB1刺激组IFN-γ水平为(279±17)pg/ml,显著低于未刺激组(963±11)pg/ml(P〈0.05);高浓度HMGBl刺激组IL-4水平为(3724-14)pg/ml,明显高于未刺激组(213±10)pg/ml(P〈0.05)。结论HMGB1可促进CD11c^low CD45RB^high DC 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型反应分化,通过激活CD11c^low CD45RB^high DC介导机体免疫抑制活性。
刘庆阳姚咏明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免疫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对脓毒症的调控效应及潜在问题被引量:5
2011年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严重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控制烧(创)伤早期过度炎症反应已成为防止并发脓毒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此,对严重烧(创)伤后炎症因子及其受体过度表达进行负向调控,同时维持机体免疫反应平衡状态,已成为防治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的根本策略。为下调损伤早期过度炎症反应,人们曾对急、危、重症患者采用拮抗炎症因子的治疗策略,
姚咏明刘庆阳
关键词: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脓毒症免疫创伤
雷公藤甲素对调节性树突细胞的免疫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T)对分泌IL-10的树突细胞(DC)亚群CD11clowCD45RBhigh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C57BL/6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highDC和CD4+T淋巴细胞。CD11clowCD45RBhighDC分别加入1、10、20ng/ml TPT后进行培养,以不加TPT的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I-a/e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10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未刺激组(与未经TPT处理的CD11clowCD45RBhighDC混合培养)、高浓度TPT刺激组(与经20ng/ml TPT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混合培养)、高浓度TPT刺激+抗体1(抗IL-10抗体)组、高浓度TPT刺激+抗体2(IL-10的同型对照抗体)组,采用MTT法测定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PT能显著降低CD11clowCD45RBhighDC表面分子CD40和I-a/e的表达,增强CD86的表达及IL-10的分泌,其中IL-10的分泌水平随TPT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浓度TPT刺激组和高浓度TPT刺激+抗体2组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刺激组,IL-4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而高浓度TPT刺激+抗体1组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IL-4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刺激组。结论 TPT可促进CD11clowCD45RBhighDC 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型分化,并可通过激活CD11clowCD45RBhighDC介导机体的免疫抑制活性。
赵轶雯史振伟刘庆阳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树突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免疫
不同浓度米诺环素刺激骨髓细胞对小鼠体外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2017年
(1)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米诺环素刺激的骨髓细胞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2)方法获取C57BL/6小鼠同基因背景下绿色荧光骨髓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b0组)、不同浓度米诺环素刺激组(b_(1~5)组)。b0组为单纯骨髓细胞培养组,b_(1~5)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5、10、20、50、100μg/mL)米诺环素;将b_(0~5)组置于37℃、5%CO_2培养箱培养培养24小时后,各取出一部分骨髓细胞用MTT法检测其增生率;获取C57BL/6小鼠肝细胞,分为8组(a、a_L、a_(0~5)组),除对照组(a组,为单纯肝细胞培养组)外,其余各组加入终浓度100μg/mL的脂多糖(LPS),建立肝细胞损伤模型。a_(0~5)组分别相应加入b_(0~5)组培养的骨髓细胞2×10~6个,a、aL组加入等容积的PBS液,置于37℃、5%CO_2培养箱培养,1~2天换液,动态观察肝细胞生长情况并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率。(3)结果与b_0组相比,不同浓度米诺环素刺激24小时后骨髓细胞的增生率有所不同,b_1组(5μg/mL)最高,b_5组(100μg/mL)最低。与a组相比较,a_L肝细胞受损严重,凋亡率增加;a_(0~5)组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其凋亡率有所降低,以低浓度5μg/mL效果最优。(4)结论本次实验显示5μg/mL的米诺环素刺激的骨髓细胞对体外受损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米诺环素提高骨髓细胞增生率,增加骨髓细胞活性,从而降低肝细胞凋亡和促进肝细胞增殖。
文翠肖芳徐凯智赵昕王晓群陈楠刘庆阳
关键词:米诺环素脓毒症肝细胞骨髓细胞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2017年
(1)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小鼠受损肝脏的保护作用。(2)方法在体实验:取雄性C57BL/6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脓毒症组(CLP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低、中、高浓度组(E_1、E_2、E_3),其中E_1、E_2、E_3的剂量分别为10IU/kg、100IU/kg、1000IU/kg,除了C组外的小鼠均进行盲肠结扎穿孔(CLP)造模,造模后分别注射对应剂量的生理盐水及药物,共观察5天,记录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离体实验:再取50只雄性C57BL/6小鼠,处理方法同上,在建模后的第24小时将小鼠处死,检测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浓度,将肝脏取下处理后,在样本中加入7AA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细胞的凋亡率。(3)结果在体实验:E_2、E_3组小鼠死亡率明显低于CLP组和E_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体实验:E_2、E_3组小鼠肝脏的AST、ALT浓度以及其肝脏的凋亡率明显低于CLP组和E_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受损肝细胞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改善脓毒症小鼠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玄春月肖芳杨舒楠王晓群刘庆阳徐凯智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脓毒症小鼠肝损伤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免疫低下肺炎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模型,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此种肺炎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通过鼻腔滴种肺炎克雷伯菌液制作肺炎模型,用流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给药前、给药后12 h,给药后24 h,给药后36 h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Foxp3阳性表达率和CD4+Foxp3+T细胞CD25表达强度。结果各组各时间点的小鼠外周血CD4+Foxp3+T细胞CD25表达强度较正常小鼠显著升高(P<0.05),CD4+T细胞表面Foxp3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小鼠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12 h,中西医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的CD4+Foxp3+T细胞CD25表达强度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CD4+T细胞表面Foxp3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单纯西药组及单纯中药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①应用环磷酰胺后,小鼠外周血CD4+Foxp3+T细胞CD25表达强度显著升高,CD4+T细胞表面Foxp3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②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肺炎感染模型中可能具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即一方面维持CD4+T细胞Foxp3阳性表达率,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同时维持了机体免疫耐受的状态。③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改善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生存率的趋势。
李辉王红张淑文刘庆阳
关键词:小鼠肺炎免疫功能低下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脓毒症中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严重创、烧伤及外科大手术应激后常常并发脓毒症(sepsi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临床危重患者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深入探索严重创、烧伤后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姚咏明刘庆阳
关键词: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死亡原因脓毒性休克手术应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