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健

作品数:76 被引量:390H指数:1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6篇病毒
  • 25篇艾滋病
  • 22篇HIV-1
  • 19篇免疫缺陷
  • 18篇缺陷病
  • 18篇免疫缺陷病
  • 18篇免疫缺陷病毒
  • 17篇耐药
  • 11篇艾滋病病毒
  • 10篇药物
  • 10篇感染者
  • 9篇HIV
  • 8篇人免疫缺陷病...
  • 8篇基因
  • 7篇人类免疫
  • 7篇人类免疫缺陷
  • 7篇体外
  • 7篇突变
  • 7篇细胞
  • 7篇抗病毒

机构

  • 7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0篇河南省疾病预...
  • 3篇武警总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兰州军区乌鲁...
  • 2篇北京军区北戴...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新疆军区
  • 1篇成都军区疾病...
  • 1篇济南军区疾病...
  • 1篇驻马店市疾病...

作者

  • 75篇刘永健
  • 74篇李敬云
  • 70篇鲍作义
  • 65篇庄道民
  • 64篇刘思扬
  • 63篇李林
  • 58篇李韩平
  • 23篇王晓林
  • 18篇李天一
  • 14篇王铮
  • 11篇郭伟
  • 10篇李珏
  • 7篇王哲
  • 6篇隋洪帅
  • 6篇耿庆茂
  • 6篇李宏
  • 6篇杨坤
  • 6篇韩婧婉
  • 6篇常帅
  • 5篇贾磊

传媒

  • 11篇中华流行病学...
  • 9篇中国艾滋病性...
  • 8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中国消毒学杂...
  • 5篇第四届全国免...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军事医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第二届全国现...
  • 1篇第九届海内外...
  • 1篇第五次全国免...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ARS病毒对温度耐受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2003年
为观察SARS病毒在冷藏和自然温度下的稳定性以及灭活SARS病毒的有效温度,将SARS病毒培养的上清液(106TCID50)分装到10 ml离心管中,放置在4℃冰箱、室温(24.5℃)、37℃、56℃和70℃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以后取样0.5 ml,接种Vero-E6细胞.结果,SARS病毒在冷藏和室温条件下十分稳定,冷藏(4℃)放置10 d,滴度只下降大约2个log,室温放置5 d,滴度下降大约4个log,仍然保持较高的感染性.加热时SARS病毒的滴度迅速下降,56℃加热30 min、70℃加热15 min检测不出有活病毒.结论,SARS病毒在冷藏和自然温度下十分稳定,加热是灭活SARS病毒简单有效的方法.
鲍作义刘永健刘思扬庄道民李敬云
关键词:SARS病毒温度耐受性
HIV-1B亚型耐药突变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IV-1B亚型耐药突变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的方法,是将HIV-1B亚型野生株的逆转录酶自N末端第369位氨基酸残基由苏氨酸突变为缬氨酸,获得HIV-1B亚型耐药突变株。本发明对于抗HIV药...
李韩平李敬云耿庆茂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文献传递
HIV-1B′亚型毒株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筛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筛选HIV—1 B′亚型病毒株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整理前期研究获得的451条H1V-1B′亚型pol区基因序列,序列含蛋白酶全长(1~99个密码子)和反转录酶全长(1~560个密码子),长度约1977bp。将354条来自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服药组)序列与97条来自未接受治疗患者的(未服药组)序列,分别与B亚型野生型pol基因共享序列进行逐个密码子比对,筛选在服药组序列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组序列的突变位点,将筛选出来的突变位点在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中检索,根据数据库收录的情况及解释,初步分析突变与耐药的关系。结果在服药组序列中反转录酶区有6个位点7个突变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组,分别是D123E、V292I、K366R、T369A、T369V、A371V和1375V,即前2个突变位于反转录酶的聚合酶区、后5个突变位于反转录酶的连接区。检索数据库收录情况,有7个突变均为相应位点的主要变异形式,在服药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患者。结论筛选出的HIV-1B′亚型病毒株7个突变可能与耐药有关。
李韩平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HIV-1
HIV感染导致MT4细胞蛋白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比较MT4细胞株感染HIV-1的ⅢB株前后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我们分别提取MT4细胞及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MT4细胞的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使用ImageMaster2DElite3.1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获得的凝胶图谱,寻找差异点,使用质谱仪鉴定获得的差异点蛋白质。结果表明感染HIV和未感染HIV的MT4细胞有40个蛋白质点差异,HIV感染后减少的蛋白质点有12个,增多的有28个,通过质谱分析,29个蛋白质得到鉴定。其中HIV感染后下调的蛋白质有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及假想蛋白等;上调的蛋白有肌动蛋白、酶类蛋白、免疫蛋白及假想蛋白等。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宿主细胞感染HIV病毒后有多个蛋白发生变化,可能和HI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有关。为了研究HIV感染的机制必须去除高丰度蛋白,针对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进行具体研究。
李林应天翼庄道民鲍作义刘思扬李韩平刘永健杨坤李钰王恒良黄留玉李敬云
关键词:IMMUNODEFICIENCY
一种条带免疫印迹试剂用于HIV抗体确证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估一种条带免疫印迹试剂确证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效果。方法用蛋白印迹试验(WB)和条带免疫印迹试剂(LIA)平行检测1 035份标本,按照各自的说明书判断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总体上,两种试剂检测的一致率为95.3%,对经过确证的640份HIV抗体阳性标本(含2份HIV-1O组和2份HIV-2标本)的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在339份WB试剂判断为阴性的标本中,LIA试剂有5份(1.5%)为不确定结果,而在362份LIA试剂判断为阴性的标本中,WB试剂有28份(7.7%)为不确定结果(χ~2=15.29,P<0.001)。在初次检测的341份标本中,确证了17份为HIV抗体阳性,考核试剂检测5份为不确定,12份为阳性。结论 LIA试剂显示出非特异反应暨不确定结果少的优势,可考虑用于HIV抗体的常规确证,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
王晓林梁姝孙国清刘永健常帅李敬云鲍作义
关键词:蛋白印迹试验
云南省2008-2009年HIV-1病毒株亚型分布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目前HIV-1流行株的基因型及其地区和人群分布。方法收集2008-2009年云南省15个地市788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血浆标本和背景信息,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HIV-1 gag、pol全长基因(1584bp和3147bp)及env基因的C2V3片段(558bp),序列编辑后用Genotyping及Mega5.03软件工具确定病毒基因型,分析HIV-1株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788例标本获得1728条HIV-1基因序列,其中全长gag基因序列599条、全长pof基因序列564条、env基因C2V3区序列525条,确定617例基因亚型,构成比分别为CRF08_BC(50.2%)、CRF01_AE(25.0%)、未知重组(10.2%)、CRF07_BC(9.2%)、C亚型(2.9%)和B(B′)亚型(2.4%)。HIV-1株在云南省具有地域分布特征,可分为以临沧和昆明为代表的CRF08_BC为主的地区,以德宏和西双版纳为代表的CRF08_BC与CRF01_AE构成比相近的地区;未知重组型在云南省少数民族中所占比例(17.0%)显著高于汉族(6.7%);异性性传播感染者和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的CRF08_BC亚型均占总数的50.0%以上,但前者CRF01_AE的构成比占约30.0%,后者未知重组型和CRF07_BC的比例分别达到约15.0%。未知重组病毒株呈现两种重组模式,分别为B(B′)/C重组和以CRF01_AE为母株嵌入B(B′)和/或C片段重组,并以前者为主(74.6%)。结论云南省HIV-1株组成复杂,具有显著的地域、民族和传播途径相关的特征,并出现新型重组病毒株,应密切监测。
杨绍敏李惠琴陈立力李林刘永健钟敏李健健杨壁珲高丽樊移山李敬云
关键词: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
^(60)钴辐照法对生物羊膜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60钴辐照法对生物羊膜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辐照法灭活生物羊膜中人工污染HIV-1ⅢB病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辐照剂量为25 k Gy处理,可使污染在生物羊膜制品的HIV-1ⅢB病毒滴度下降6.5个log以上。处理后生物羊膜制品经细胞培养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 25 k Gy辐照法能够完全灭活生物羊膜产品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
刘思扬庄道民董如华鲍作义李韩平李林刘永健王晓林李天一李敬云
关键词:生物羊膜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
HIV-1耐药性毒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HIV-1耐药性毒株及其应用,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夫米定HIV-1耐药性毒株及其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筛选上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病毒株为3TC HIV-1耐药性毒株CGMCC №1140,对拉夫米定(3TC)的半数...
李敬云李珏鲍作义刘思扬庄道民李韩平刘永健李林杨坤
文献传递
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物,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DNA组成;所述引物组合物的功能为如下(a)或...
李韩平李敬云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HIV-1 Vpu蛋白的原核表达、鉴定和纯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Vpu蛋白,为其功能及免疫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Vpu基因,纯化、酶切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获得表达工程菌株,IPTG诱导蛋白表达,免疫印迹鉴定目的蛋白,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结果:构建了HIV-1 Vpu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Vpu-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呈可溶性形式存在,免疫印迹检测显示为目的蛋白,经Ni-NTAAgarose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可溶性HIV-1 Vpu蛋白,为进一步进行HIV-1 Vpu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隋洪帅贾磊韩婧婉孙长荣李天一刘永健李敬云李林
关键词:原核表达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