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林

作品数:140 被引量:532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22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2篇病毒
  • 37篇HIV-1
  • 30篇艾滋病
  • 24篇免疫缺陷
  • 21篇缺陷病
  • 21篇免疫缺陷病
  • 2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7篇感染者
  • 16篇耐药
  • 14篇基因
  • 13篇药物
  • 13篇细胞
  • 11篇艾滋病病毒
  • 10篇流感
  • 9篇胸腺
  • 9篇人类免疫
  • 9篇人类免疫缺陷
  • 9篇人免疫缺陷病...
  • 8篇毒株
  • 8篇突变

机构

  • 118篇军事医学科学...
  • 19篇吉林农业大学
  • 9篇河南省疾病预...
  • 9篇北京老年病医...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桂林医学院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兰州军区乌鲁...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北戴...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作者

  • 140篇李林
  • 87篇李敬云
  • 71篇鲍作义
  • 68篇庄道民
  • 65篇刘思扬
  • 63篇刘永健
  • 61篇李韩平
  • 22篇李天一
  • 22篇王晓林
  • 16篇王铮
  • 11篇周金黄
  • 11篇郭伟
  • 10篇高玉伟
  • 10篇邢善田
  • 9篇夏咸柱
  • 8篇李珏
  • 8篇王哲
  • 7篇隋洪帅
  • 7篇杨坤
  • 7篇朱晓文

传媒

  • 13篇中华流行病学...
  • 10篇中国艾滋病性...
  • 9篇中华微生物学...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第四届全国免...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军事医学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国病毒学
  • 2篇老年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6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19篇2011
  • 9篇2010
  • 16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1993
  • 6篇1992
  • 4篇1991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1N348I耐药突变流行状况及突变模式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阐明HIV-1耐药相关突变N348I在中国艾滋病患者中的流行率及突变模式。方法用RT-PCR从血浆标本中扩增614例治疗失败和619例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HIV-1po1基因蛋白酶(PR)反转录酶(RT)全长基因(2100bp)。将获得的1233条序列提交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比对结果,分析N348I出现的频率及模式。结果N348I突变在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流行率为6.5%,在未治疗患者中的流行率为0.8%。使用含齐多夫定(AZT)方案治疗的患者,N348I突变的流行率显著高于使用不含AZT方案治疗的患者(14.1%vs4.7%,x2=10.21,P〈0.01);在出现N348I突变的接受治疗的患者中,N348I均以与其他突变联合的形式出现,与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TAMs)共同发生占85.0%(34/40)、与M184V/I共同出现占52.5%。结论使用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中,N348I突变有一定流行,该突变的发生以特有突变模式出现。
李韩平韩扬朱新鹏路新利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李敬云
关键词:耐药
HIV-1拉米夫定(3TC)耐药毒株的体外诱导培育和鉴定
目的:通过体外传代培养,将我国HIV-1药物敏感毒株诱导为拉米夫定耐药毒株.方法:在MT4细胞-中国HIV-1B'亚型CNHN24毒株培养系统中加入0.008 μ mol/L拉米夫定,逐渐增加药物浓度进行传代和培养,每隔...
李珏鲍作义刘思扬庄道民李韩平刘永健李林杨坤李敬云
关键词:体外诱导艾滋病HIV-1拉米夫定耐药毒株
文献传递
广西1例HIV-1G亚型毒株全长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广西1例HIV-1 G亚型毒株感染者体内病毒近似全长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前期鉴定的1例HIV-1G亚型毒株感染者进行背景信息收集,并采集其外周血,提取病毒RNA,利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分两段扩增并测定病毒近似全长基因序列。利用MEGA6软件对全长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获得了病毒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长度为8847 bp。在系统进化树中,该毒株与G亚型参考株成簇,Bootstrap值为100%。系统溯源分析显示,该毒株与广西首次报道的G亚型JN106043毒株关系最近(Bootstrap值为100%,基因离散率为5%)。结论该毒株可能是由广西毒株传播所致,提示G亚型毒株在广西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部流行,需进一步监测。该毒株序列的测定和分析对于广西地区HIV流行状况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张敏梁冰玉李天一沈平苏齐鉴李敬云李林
关键词:HIV-1
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PB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本实验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及PB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地从4株流感病毒中扩增出包含HA基因完整读码框及2010年两株流感病毒PB2基因的完整读码框,克隆到pMD18-T载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测序结果表...
李林高玉伟夏咸柱朱晓文于志君李天松黄海楠阮洋秦峻岭刘玉秀胡桂学
关键词:H9亚型禽流感HA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河南省HIV-1流行毒株pol基因的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病毒1型(HIV1)流行毒株pol基因的亚型及其系统发生情况。方法采集河南省20名艾滋病病人的抗凝全血,分离血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pol基因部分序列(PR与RT的p55区)并直接进行序列测定,登陆Web站点http://hivweb.lanl.gov确定毒株亚型。用BioEdit和DNASTAR软件的MegAlign模块进行系统发生分析,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份标本的pol基因序列系统发生分析显示均为B亚型,且具有较高的系统发生同源性,与东北地区流行毒株的相似度≥97%,PR基因离散率<0.2%,RT基因平均离散率为3.15%(0.7%~5.1%)。PR和RT基因遗传变异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ol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以作为河南省HIV1毒株亚型确定的方法。河南与东北两地pol基因相似性以及PR与RT基因进化差异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坤鲍作义李韩平李林庄道民李敬云
关键词:基因亚型系统发生分析
HIV-1B′亚型毒株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的筛选
目的筛选我国HIV-1B′亚型毒株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整理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获得的45l条HIV-1B′亚型pol区基因序列,序列含蛋白酶全长(1-99个密码子)和逆转录酶全长(1-560个密码子),...
李韩平郭伟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HIV-1
文献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133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43
2007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恢复与病毒抑制效果。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10月在广西南宁与柳州地区招募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3个月的艾滋病患者133例,并在同一地区选择感染时间接近、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感染者58例作为对照。通过专业问卷,了解抗病毒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采集患者的EDTA抗凝静脉血,通过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测定,了解免疫重建与病毒抑制情况;通过基因型耐药性检测分析抗病毒治疗人群与未治疗人群中HIV-1耐药性毒株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中,约有70.69%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明显回升,23.28%患者CD4^+ T细胞未有明显变化,6.03%的患者CD4 T细胞计数明显下降;比较治疗与未治疗人群病毒载量水平,接受治疗人群载量对数均值(1.834±0.853)显著低于未治疗人群(3.621±1.121)(P<0.05),治疗人群中67.91%的患者病毒载量水平低于检测限;治疗人群中耐药性发生率(11.90%)与未治疗组(11.63%)无明显差异。结论广西地区实施的抗病毒治疗对免疫系统重建、体内病毒的抑制具有明显作用;耐药性流行情况在治疗与未治疗人群中无明显差异。
李韩平刘伟刘海霞梁淑家鲍作义刘永建庄道民刘思扬李林李敬云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5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分子特征分析和豚鼠间传播能力的评估被引量:3
2012年
为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能力,本研究以豚鼠为模型评价了5株H9N2亚型AIV在豚鼠体内的复制能力和水平传播能力,并分析了5株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分子特征。结果表明,5株病毒均属于CK/Beijing谱系,其中2株病毒的HA具有人样受体特征(Lys226),2株病毒具有禽样受体特征(Gln226),而A/Chicken/JN/Li-2/2010(H9N2)株在该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为苯丙氨酸(Phe226)。裂解位点分析表明,5株病毒均具有低致病性AIV特征。个别病毒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存在增加或缺失现象。感染试验表明,5株病毒均能够在豚鼠呼吸道复制。并且在鼻甲骨处复制稳定,平均病毒滴度为2.01 Log EID50/mL~4.5 Log EID50/mL。传播试验表明,所有病毒株的人工接种豚鼠的鼻洗液中均能够检测到病毒,最长排毒期为接毒后第8 d,而接触组豚鼠鼻洗液中未检测到病毒。本研究表明,5株H9N2亚型AIV均属于CK/Beijing谱系,部分病毒株的HA蛋白已具备人样受体结合特征,并且关键氨基酸位点(226位)处出现新的突变。5株病毒均能够在豚鼠呼吸道复制并通过上呼吸道排毒,但不能在豚鼠间同群传播。
桑晓宇高玉伟李林丁洁朱晓文张钊伟于志君张坤程凯慧冯娜刘红王铁成杨松涛黄耕夏咸柱
关键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Vif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Vif蛋白,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提取感染了HIV的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vif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工程菌株,IPTG诱导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构建了Vif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vif-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表达,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重组Vif蛋白,蛋白浓度可达0.56mg/mL;建立了抗Vif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制备了腹水,滴度可达1∶16×106,抗体纯化后保持了活性和特异性。结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了重组Vif蛋白,制备了针对Vi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研究Vif蛋白的功能和抗原性奠定了基础。
隋洪帅郭东星刘思扬鲍作义刘永健庄道民李韩平李敬云李林
关键词:原核表达单克隆抗体
用M13噬菌体PⅢ蛋白Ⅰ-Ⅱ结构域表达HIV-1 gp41抗原表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M13噬菌体PⅢ蛋白Ⅰ-Ⅱ结构域表达融合蛋白的可行性。方法:以纯化的HIV-1感染者血清多克隆抗体为配体,在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二肽库中进行生物淘洗,经ELISA鉴定阳性克隆,DNA测序,确定优势表位。将优势表位及两个优势表位的串联体分别与M13噬菌体PⅢ蛋白Ⅰ-Ⅱ结构域连接,克隆入PQE30载体进行蛋白表达,再以表达蛋白为抗原检测HIV-1感染者血清中的抗体。结果:成功筛选到位于HIV-1 gp41蛋白上的3组优势抗原表位(HGPKDAETTAIW;AAFKDNQLLRIW;AAFKDNQLTRIW),3组优势表位及表位串联体(YGPKDAETTAIW-GGGS-SCSAKFTCTTQI)在PQE30载体中实现可溶性融合表达。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与不同的HIV-1抗体阳性血清呈特异反应。结论:用M13噬菌体PⅢ蛋白Ⅰ-Ⅱ结构域表达HIV-1 gp41抗原表位是可行的。
冯福民李敬云鲍作义刘思杨李林庄道民
关键词:HIV-1GP41表位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