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科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6篇肝炎病毒
  • 6篇病毒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妊娠
  • 4篇慢性
  • 3篇母婴
  • 3篇病毒感染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子宫
  • 2篇细胞
  • 2篇慢性HBV感...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母婴传播
  • 2篇后出血

机构

  • 11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11篇王晓娟
  • 7篇易为
  • 6篇刘敏
  • 4篇伊诺
  • 3篇姜秀娟
  • 3篇曹彦君
  • 3篇谢尧
  • 2篇李振华
  • 2篇胡玉红
  • 2篇李丽
  • 1篇白玉青
  • 1篇万钢
  • 1篇李明慧
  • 1篇郝建珍
  • 1篇付丽华
  • 1篇张丽菊
  • 1篇解宝江
  • 1篇周明书
  • 1篇周明芳
  • 1篇蒋红丽

传媒

  • 3篇中国肝脏病杂...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KK1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DKK1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分别施加外源性重组DKK1,分为对照组(未施加DKK1)、DKK1组(施加终浓度为300 ng/ml DKK1);DKK1小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分为对照组(未转染siRNA)、DKK1 RNA干扰(RNAi)组(转染DKK1 StealthTMSelect siRNA)。应用Transwell实验,计数每个视野中穿过凝胶和微孔滤膜的细胞数,反映细胞的侵袭能力;计数穿过微孔滤膜的细胞数,反映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外源性重组DKK1干预后24 h,DKK1组穿过凝胶和微孔滤膜的细胞数为(101.10±6.05),较对照组(135.90±3.98)减少(t=15.20,P<0.05)。外源性DKK1干预后,细胞的侵袭能力减低25.61%。DKK1组穿过微孔滤膜的细胞数为(107.10±5.63),较对照组(142.60±6.95)减少(t=12.56,P<0.05)。外源性DKK1干预后,细胞的迁移能力减低24.89%。DKK1 siRNA转染后24 h,DKK1 RNAi组细胞DKK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36.71%。DKK1 RNAi组穿过凝胶和微孔滤膜的细胞数为(150.00±4.83),较对照组(130.40±6.15)增加(t=7.93,P<0.05)。下调DKK1基因表达后,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15.03%。DKK1 RNAi组穿过微孔滤膜的细胞数为(154.30±5.64),较对照组(139.70±3.47)升高(t=6.98,P<0.05)。下调DKK1基因表达后,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10.45%。结论 DKK1能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DKK1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迁移的有效靶点。
伊诺李振华刘敏解宝江王晓娟王士俊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ISHIKAWA细胞肿瘤浸润细胞运动
一种适用于产妇喂奶的病号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产妇喂奶的病号服,该病号服包括病号服主体、衣袖和领口;所述病号服主体的正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布帘;所述布帘为长方形布帘,所述布帘的下底边与所述病号服主体一体连接,所述布帘的第一侧边、第...
王晓娟
慢性HBV感染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HBV感染状态对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和非HBV感染孕妇,根据HBV感染状态分为慢性HBV携带组(A组)、非活动性HBs Ag携带组(B组)、CHB组(C组)和非HBV感染组(U组),比较各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孕妇4217例,其中A组1726例,B组1134例,C组546例,U组811例。各组孕妇年龄、肝功能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但其PTA、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0.714)。A、B、C、D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病率分别为6.7%(115/1726)、6.9%(78/1134)、4.9%(27/546)、8.0%(65/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其他高危因素,如羊水过多、羊水Ⅲ度粪染、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HBV感染状态在未影响凝血功能情况下不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HBV感染孕妇孕期应加强肝功能监测,积极治疗肝病,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姜秀娟王晓娟易为刘敏
关键词:产后出血妊娠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率及高危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母婴传播率、转归及高危因素。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HCV感染史孕妇晚孕期和新生儿出生时、18个月时的抗-HCV水平,应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其HCV RNA定量和母婴传播阳性母儿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不同孕妇病毒载量组、分娩方式组、喂养方式组、生活方式组、新生儿性别组的母婴传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CV母婴传播率为4.76%,新生儿18个月时抗-HCV转阴率为95.24%。孕妇HCV RNA≥108拷贝/ml组、107-108拷贝/ml组、〈107拷贝/ml、〈500拷贝/ml及对照组的母婴传播率为66.67%、0%、0%、0%和0%,≥108拷贝/ml组的母婴传播率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0.644、P〈0.05)。母婴传播阳性的母儿HCV基因型一致,均为1b型。剖宫产组与自娩组,人工喂养组与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共用碗筷组与非共用碗筷组,男性婴儿组与女性婴儿组,HCV母婴传播率依次为4.00%和5.88%,6.06%和0%、0%,5.56%和4.17%、0%和8.70%,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HCV的重要途径,HCV母婴传播率为4.76%,新生儿18个月时抗-HCV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很高,孕妇HCV RNA定量是影响HCV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不影响母婴传播率。
周明书李振华伊诺周明芳曹彦君王晓娟易为
关键词: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女性妊娠结局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对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在北京地坛医院分娩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孕妇,按1∶3配对收集同期慢性HBV感染孕妇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孕期及产时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2组新生儿出生时发育情况。结果共收集肝硬化孕妇25例,均为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孕妇中19例孕前使用抗病毒治疗,2例孕中期开始抗病毒治疗。肝硬化组孕妇平均分娩时间(258.92±16.42)天(其中14例在孕37周及以后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2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3,P=0.000)。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少、羊水过多、羊水Ⅲ度粪染、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2组孕妇相比无显著差异(P值均大于0.05)。两组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肝硬化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4)。结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及密切临床监测下妊娠结局良好,可足月分娩,但应注意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王晓娟梁冬竹易为刘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妊娠
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建档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分娩及产后随访的孕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受试者孕期及产褥期贫血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贫血分为妊娠合并贫血组与妊娠未合并贫血组,产褥期贫血组与产褥期未贫血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贫血及产褥期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期贫血总发生率为24.58%(59/240);产褥期贫血发生率为18.33%(44/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贫血组与妊娠未合并贫血组受试者的年龄、受孕方式、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的孕次、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胎儿个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孕次、多产次、孕前低BMI、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妊娠期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褥期贫血组与产褥期未贫血组受试者的年龄、孕前BMI、孕次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的产次、胎儿个数、是否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产次、多胎、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产褥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顺产是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多孕次、多产次、孕前低BMI、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妊娠合并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多产次、多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产褥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顺产是产褥期贫血的保护因素。
丛集美王晓娟易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妊娠合并贫血
HIV阳性妇女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妇女感染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为HIV/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妇女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科门诊进行筛查的53例HIV/AIDS妇女作为实验组,58例HIV阴性妇女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TCT(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及HPV(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结果 53例HIV/AIDS妇女TCT异常48例(90.56%,48/53),58例HIV阴性妇女中,TCT异常27例(46.55%,27/58),两组TCT异常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HIV/AIDS妇女中高危型HPV 14例(26.41%,14/53);58例HIV阴性妇女高危型HPV高危型10例(17.24%,10/58),两组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TCT异常有差异,但高危型HPV感染没有差异。
胡玉红易为伊诺曹彦君刘敏梁冬竹姜秀娟王晓娟
关键词:子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和非HBV感染孕妇,根据HBV感染状态分为慢性HBV携带组(A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B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组)和非HBV感染组(U组),比较各组孕妇GDM的发生率,以及各组中GDM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孕妇4 217例,其中A组1 726例,B组1 134例,C组546例,U组811例。各组孕妇年龄、肝功能和GDM发病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0和0.002),各组GDM发病率分别为29.9%(517/1 726)、35.4%(401/1 134)、37.6%(205/546)和32.8%(266/8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肝功能状态是GDM发病的高风险因素(P<0.0001和0.0182),不同HBV感染状态并不增加GDM的发生率(P均>0.05)。对GDM孕妇及新生儿,HBV感染状态不增加剖宫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羊水Ⅲ度粪染及早产率(P均>0.05),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分娩孕周及畸形率均无影响(P均>0.05),但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2.4%,P=0.016)。结论年龄、肝功能状态是GDM发生的高风险因素。HBV感染状态不增加GDM的发病率,不影响GDM孕妇的妊娠结局,但GDM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者应注意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王晓娟姜秀娟易为谢尧刘敏万钢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妊娠
慢性HBV感染女性所生婴儿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女性所生婴儿HBsAb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605例符合入组要求的慢性HBV感染女性所生婴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母亲既往HBV感染信息、孕期生化指标、孕期并发症、分娩相关信息以及婴儿出生后乙肝相关检测结果,随访调查入组婴儿1岁时HBsAg及HBsAb,同时回顾性收集其在7月龄时HBsAg、HBsAb,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婴儿HBsAb的因素。结果605例婴儿中,有6名婴儿7月龄及1岁时HBsAg及HBV DNA阳性,感染率约为1%。将未感染婴儿根据HBsAb滴度进行分组,结果显示不同组间母亲产前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χ^(2)=11.17,P=0.01)、HBeAg阳性率(χ^(2)=7.87,P=0.049)以及婴儿出生时HBsAg阳性率(χ^(2)=10.52,P=0.02)存在差异。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出生时HBsAg阴性是7月龄时HBsAb独立保护因素(OR=1.564,95%CI 1.092~2.239,P=0.015)。对婴儿1岁时HBsAb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OR=1.578,95%CI 1.126~2.210,P=0.008)、婴儿加强免疫(OR=81.207,95%CI 31.202~211.352,P<0.001)、婴儿7月龄抗体量(OR=42.123,95%CI 22.824~77.739,P<0.001)与婴儿1岁时HBsAb独立相关。结论婴儿出生时静脉血HBsAg阴性是其7月龄HBsAb的独立保护因素,加强免疫是1岁时HBsAb的独立保护因素。
孙芳芳毕潇月王晓娟曾湛林妍洁杨柳邓雯蒋婷婷高媛娇胡蕾苹许梦娇张璐路遥李明慧李明慧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体母婴传播乙肝疫苗LOGISTIC回归
羊水穿刺对HBV DNA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前,临床上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的孕妇以及对于年龄〉35岁孕妇建议常规行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以明确诊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引发的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HBV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约50%的慢性HBV感染来自母婴传播[1-8]。
郝建珍胡玉红易为刘敏张丽菊白玉青李丽谢尧任爱民王晓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羊水穿刺母婴垂直传播阴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