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5篇颈动脉
  • 4篇动脉硬化
  • 3篇蛋白
  • 3篇动脉硬化症
  • 3篇硬化症
  • 3篇颈动脉硬化
  • 3篇颈动脉硬化症
  • 2篇蛋白酶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抑制剂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斑块
  • 2篇斑块稳定
  • 2篇斑块稳定性

机构

  • 7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江阴市中医院
  • 1篇唐山市丰润区...

作者

  • 7篇薛飞
  • 7篇袁建新
  • 3篇杨秀平
  • 2篇李壬子
  • 2篇倪立新
  • 2篇侯晓强
  • 1篇元小冬
  • 1篇史轩丰
  • 1篇邱志雄
  • 1篇路楷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MMP-9、TIMP-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65例脑梗死患者及59例无脑梗死病史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病理改变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同时测定血清MMP-9、TIMP-1、MMP-9/TIMP-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易损斑块组血清MMP-9、MMP-9/TIMP-1、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Crouse积分)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TIMP-1则低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恢复期脑梗死组患者与无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TIMP-1和MMP-9/TIMP-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易损斑块组中MMP-9与总斑块积分、CRP呈正相关(r=0.292,P<0.05;r=0.449,P<0.01);TIMP-1与总斑块积分、CRP呈负相关(r=-0.420,P<0.01;r=-0.335,P<0.05);MMP-9/TIMP-1与总斑块积分、CRP呈正相关(r=0.320,P<0.05;r=0.498,P<0.01)。结论血清MMP-9、TIMP-1和MMP-9/TIMP-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斑块Crouse积分、CRP相关,与既往是否有脑梗死事件无关。
薛飞袁建新杨秀平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抗炎症作用。方法将72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0.5g,2次/d,持续12周;对照组34例,常规药物治疗,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及抗氧化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血脂系列等。结果普罗布考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x-LDL、hs-CRP、IL-1β、MMP-9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间TC、LDLC、ox-LDL、hs-CRP、IL-1β、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降低颈动脉硬化症患者的TC、LDLC、ox-LDL、hs-CRP、IL-1β和MMP-9水平,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作用。
侯晓强薛飞袁建新倪立新李壬子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薛飞袁建新元小冬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动脉硬化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杨秀平袁建新薛飞高贵杰
关键词: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脂康胶囊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方法将78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脂康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胶囊600 mg,2次/d,持续12周;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及抗氧化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脂系列等。结果血脂康组治疗后TC、ox-LDL、hs-CRP、IL-1β、TNF-α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康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作用。
薛飞路楷袁建新史轩丰邱志雄杨秀平
关键词:血脂康胶囊颈动脉硬化症抗氧化作用抗炎症作用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ather osclerosis,AS)狭窄的关系。方法对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9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具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至少1支血管狭窄率>50%)的68例患者为狭窄组,无狭窄或轻度狭窄(狭窄率≤50%)患者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浆总Hcy水平、hs-CRP及脑卒中的常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狭窄组血浆Hcy及hsCRP水平及升高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cy、hsCRP、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与脑大动脉狭窄密切相关;血浆Hcy及hsCRP随大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加重而增高。结论血浆Hcy及hs-CRP水平升高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密切相关,是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形成的危险因子。
倪立新薛飞袁建新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
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抗炎症作用。方法:将72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0.5g,2次/d,持续12周;对照组34例,常规药物治疗,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及抗氧化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lβ(IL-l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血脂系列等。结果:普罗布考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x-LDL、hs-CRP、IL-lβ、MMP-9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间TC、LDL-C、ox-LDL、hs-CRP、IL-lβ、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降低颈动脉硬化症患者的TC、LDL-C、ox-LDL、hs-CRP、IL-lβ和MMP-9水平,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作用。
侯晓强薛飞袁建新李壬子
关键词:脂蛋白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