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林

作品数:34 被引量:386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抑郁
  • 15篇抑郁症
  • 14篇自杀
  • 10篇双相
  • 10篇双相障碍
  • 9篇自杀未遂
  • 8篇症状
  • 6篇抑郁症患者
  • 5篇随访
  • 5篇自杀风险
  • 5篇焦虑
  • 4篇随访研究
  • 4篇焦虑症
  • 4篇焦虑症状
  • 3篇抑郁发作
  • 3篇孕产
  • 3篇孕产期
  • 3篇少年
  • 3篇女性
  • 3篇误诊

机构

  • 3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8篇北京大学第六...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3篇同济大学附属...
  • 1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1篇北京大学
  • 10篇杭州市第七人...
  • 2篇香港大学
  • 2篇北京大学国际...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2篇陈林
  • 14篇司天梅
  • 12篇方贻儒
  • 12篇杨甫德
  • 11篇孙静
  • 11篇张晋碚
  • 11篇陆铮
  • 11篇李惠春
  • 11篇王刚
  • 9篇黄颐
  • 8篇陈致宇
  • 8篇胡建
  • 6篇辛立敏
  • 5篇陈大方
  • 5篇刘艳红
  • 4篇邸晓兰
  • 3篇杜霞
  • 3篇王君
  • 3篇颜峰
  • 2篇段艳平

传媒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健康世界
  • 1篇心理与健康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卫生系列讲座:老年期、孕产期及儿童青少年期抑郁症的识别和干预被引量:2
2015年
抑郁症是一种异质性很大的精神疾病,不同患者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尤其在某些特殊人群,临床表现可能更不典型,差异可能也会更明显,甚至会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发生在老年期、孕产期及儿童青少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以期能更好地识别和干预这些特殊人群的抑郁症。
陈林邸晓兰
关键词:青少年期抑郁症老年期孕产期干预儿童
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方法:对"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中626例符合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自杀模块评估自杀风险,并将患者分为自杀风险组(300例)和无自杀风险组(326例),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结果:自杀风险组起病年龄明显小于无自杀风险组(t=-4.390,P=0.032),出现抑郁发作频繁(χ~2=8.036,P=0.005)、伴非典型症状(χ~2=4.586,P=0.032)、伴精神病性症状(χ~2=15.580,P<0.001)、症状晨重暮轻(χ~2=4.501,P=0.034)、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χ~2=33.105,P<0.001)的比率明显高于无自杀风险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OR=2.38,P<0.001)、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OR=2.51,P<0.001)与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相关(P均<0.001)。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
辛立敏陈林杨甫德颜峰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王小平李惠春张晋碚司天梅
关键词:抑郁症
影响单相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单相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服药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对284例单相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1年的随访,以MARS 6分为界将患者分为服药依从组(≥6分)及不依从组(<6分);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COX风险比例分析模型分析单相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具有混合特征是单相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0.01),阳性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是单相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P<0.05或P<0.01)。结论:阳性家族史以及伴有焦虑症状是单相抑郁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具有混合特征是其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肖艳霞朱冉鲍彦平陈林
关键词:单相抑郁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抑郁发作患者转相影响因素1年随访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转相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混合特征对抑郁发作患者转相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在北京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收集357例抑郁发作患者进行1年随访,评估其转相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相组和无转相组,分析抑郁发作患者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及伴混合特征、非典型特征等临床特征与转相的关联。结果共296例抑郁发作患者完成1年随访,转相的发生率为12.2%(36/296)。与无转相组患者相比,转相组患者起病年龄更早[(27.72±12.27)岁vs.(33.71±15.49)岁,t=2.65,P=0.01]、既往发作次数更多[中位数:3(2,5)次vs.2(1,3)次,Z=-4.28,P<0.01]、既往住院次数更多[中位数:1(1,2)次vs.1(0,1)次,Z=-2.82,P<0.01],更常伴混合特征(36.1%vs.7.3%,χ^(2)=24.30,P<0.01)及非典型特征(19.4%vs.5.4%,χ^(2)=7.41,P<0.01),更少伴忧郁特征(47.2%vs.64.2%,χ^(2)=3.87,P=0.05),更常使用抗抑郁剂以外的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等)(94.4%vs.60.4%,χ^(2)=16.0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混合特征(OR=4.71,95%CI:1.89~11.77,P<0.01)及非典型特征(OR=3.69,95%CI:1.22~11.14,P=0.02)和既往发作次数多(OR=1.37,95%CI:1.14~1.64,P<0.01)与抑郁发作患者转相有关。结论伴混合特征及非典型特征、既往发作次数多是抑郁发作患者转相的危险因素。
陈林肖艳霞林靖宇杜晶阁杜霞牛雅娟司天梅
关键词:抑郁症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影响因素随访研究
孕产期精神科用药的十条建议
2023年
妊娠期及哺乳期是极为特殊的时期,受伦理学的限制,此期间高质量的药物治疗研究非常匮乏,循证医学的证据较少,多是一些回顾性的研究,而且研究结论常不一致,对临床指导的价值有限。
陈林
关键词:循证医学孕产期药物治疗妊娠期哺乳期精神科用药
混合特征对抑郁发作患者复发影响的1年随访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索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混合特征对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1日-2017年9月30日,在北京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选取符合DSM-Ⅳ标准的抑郁发作患者357例进行基线测查并在基线后1年进行随访评估其复发情况。基线测查包括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治疗情况和是否具有混合特征及其数目,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杨氏躁狂量表等量表评估病情。单因素初步分析混合特征及其他因素对抑郁发作患者复发风险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31.1%的患者一年内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2月末的服药依从性是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的保护因素(OR=0.53,95%CI:0.28~0.99),既往发病次数(OR=1.19,95%CI:1.01~1.39)、具有混合特征的个数(OR=1.54,95%CI:1.19~2.00)是抑郁发作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发病次数及抑郁发作时具有的混合特征个数是患者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肖艳霞倪照军赵康卿杜晶阁杜霞牛雅娟陈林孙洪强
关键词:抑郁发作复发
安思定辅助治疗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睡眠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安思定治疗仪对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睡眠障碍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药物联合安思定治疗)26例,对照组(药物联合伪安思定治疗)26例。研究组接受安思定治疗,对照组接受伪安思定治疗,即在患者获得安...
刘书红邸晓兰王红霞陈林宋崇升
文献传递
安思定辅助治疗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睡眠障碍的对照研究
刘书红邸晓兰王红霞陈林宋崇升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体质量、糖脂代谢、血清泌乳素、血清雌二醇、血清胰岛素及QTc间期的影响。将8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0例,疗程8 w。于基线、治疗第4 w末和8 w末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对患者血糖、血脂、泌乳素、雌二醇、胰岛素、体质量进行测定,并做心电图检查,比较QTc间期变化。在治疗第4 w末和8 w末,两组PANSS量表各因子分和总分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P<0.01),齐拉西酮组阴性症状分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糖脂代谢和体质量的对照中,利培酮组除体质量和甘油三酯与基线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各项较基线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对泌乳素、雌二醇、胰岛素的影响较基线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利培酮组对泌乳素和胰岛素影响较齐拉西酮组更显著(P<0.05)。齐拉西酮组QTc间期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则与基线相比存在显著的缩短(P<0.05)。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均显著,齐拉西酮对阴性症状效果更突出,且齐拉西酮较利培酮对代谢和内分泌方面的影响更小,相对更安全。
孙莉红陈林
关键词:齐拉西酮利培酮安全性精神分裂症
孕产期的她是太矫情吗
2022年
病例故事28岁的小芸,产后6个月,尚处于哺乳期,在丈夫及婆婆陪同下来医院就诊。进了诊室的她一直沉默不语,眉头紧锁,眼角还有未擦干的泪痕。医生反复询问并在家属的补充下才逐渐了解到,小芸这次是二胎,怀孕初期早孕反应比较重,孕中期又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之后小芸经常会莫名担心,哪怕孕检胎儿很正常也是各种担心,就这样在煌恐中度过了整个孕期,最终孩子顺利降生。本来小芸应该会如释重负,但从“坐月子”开始,小芸的心情反而变得更加压抑,一点没有再次当妈妈的喜悦感,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就连和孩子互动都觉得没有意思,整天无精打采、疲倦乏力,经常会疏忽对孩子的照护。
陈林
关键词:早孕反应孕产期坐月子孕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