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飞

作品数:107 被引量:487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2篇成像
  • 48篇磁共振
  • 30篇磁共振成像
  • 21篇血管
  • 19篇血管成像
  • 15篇动脉
  • 11篇磁共振血管
  • 10篇影像
  • 10篇MRI
  • 9篇造影
  • 9篇磁共振血管成...
  • 8篇扩散
  • 8篇X线
  • 7篇血管造影
  • 7篇影像学
  • 7篇体层摄影
  • 7篇肝脏
  • 7篇X线计算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机构

  • 107篇北京大学深圳...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香港大学深圳...
  • 2篇汕头大学
  • 2篇西门子(深圳...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作者

  • 107篇冯飞
  • 54篇刘鹏程
  • 35篇袁知东
  • 32篇刘汉桥
  • 30篇戚玉龙
  • 28篇王成林
  • 26篇成官迅
  • 24篇邹立秋
  • 18篇石桥
  • 17篇黄嵘
  • 14篇张辉
  • 14篇赵艳
  • 14篇田鑫
  • 13篇江国银
  • 11篇言伟强
  • 10篇郭学军
  • 9篇刘远健
  • 8篇邓乾华
  • 8篇江锦赵
  • 8篇方玲

传媒

  • 18篇中国CT和M...
  • 11篇放射学实践
  • 10篇罕少疾病杂志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三维掩模-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癌筛查方法
一种基于三维掩模‑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肺癌筛查方法,用于肺癌的筛查。由于肺癌的临床CT表现皆是肺结节,本方法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步找到疑似肺结节的回归框,第二步对疑似结节进行分类,找到疑似为癌症病灶的结节。方法基于三维掩模...
袁戎袁知东冯飞成管讯
文献传递
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医学影像是一种经非侵入式获得人体某部分内部组织影像技术与处理的过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医学影像技术快速发展使医生更为精准判断病情,且对在影像技术深入探究与分析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水平基础上,确保医学影像诊断准确性。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存在专业互补性。医学影像技术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技术支持,相互独立相辅相成,医学影像诊断推动医学影像技术进一步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推动医学影像诊断变革,相互辩证统一整体。临床实践中合理有效结合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处理两者关系保证诊疗过程中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诊断水平及服务质量。文章就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进行探讨。
周雯徐德敏张辉刘紫薇黄金叶子冯飞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
3.0T磁共振T2定量分析评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5月临床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6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志愿者7名。所有患者及对照组均行基于FLASH(梯度回波)的多回波序列的T2*mapping扫描。常规扫描均按照MRI标准扫描规程进行。分别测量膝关节承重面、非承重面软骨区,髌骨软骨关节接触面与非接触面T2*值,比较不同程度膝关节OA及膝关节不同部位T2*值的差别。结果正常成人、轻度OA、重度OA膝关节软骨T2*mapping伪彩图表现不同。正常成人膝关节承重面软骨T2*值分别为股骨内侧髁(26.46±2.55),股骨外侧髁(26.51±1.21),内侧胫骨平台(23.10±2.19),外侧胫骨平台(25.36±3.17);各部位差异无显著性;非承重面软骨T 2*值分别为股前(34.36±6.18),股后(38.08±7.07)。正常组与轻度OA组、重度OA组承重面各测量点T2*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度OA组与中度OA组承重面各测量点T2*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T2*mapping可早期提示膝关节软骨损伤、变性,并可通过T2*值对膝关节OA程度进行评估。
石桥冯飞支丽萍戚玉龙晏迪刘阳李中华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关节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风车状伪影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风车状伪影(Windmill Artifact,又称螺旋伪影Helical Artifact))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减轻和消除伪影的方法,提高图像质量。方法:分析一组出现风车状伪影的多层螺旋CT(Tosh...
袁知东冯飞王成林刘远健刘鹏程
文献传递
磁共振弹性成像在家兔肝纤维化分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家兔肝纤维化模型评价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在肝纤维化(HF)病理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建立肝纤维化实验组(n=32)、实验补充组(n=12)、正常对照组(n=15)。对实验组及正常对照兔行常规MRI及MRE检查,测量肝实质的硬度(LS)值。HF组实验兔皮下注射50%CCl4后的第4、5、6、10周分别随机选择8只行MRI扫描。以肝脏纤维化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标准,评价第4、5、6、10周MRE与HF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MRE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不同分期HF的LS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随着HF分期加重,LS值增加。LS与HF分期存在明显相关性(r=0.948,P<0.001)。LS区分各组别HF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S1期93.8%、93.3%、93.6%、96.8%、87.5%;≥S2期95.8%、95.7%、95.7%、95.8%、95.7%;≥S3期93.8%、96.8%、95.8%、93.8%、98.8%;S4期100%、97.4%、97.9%、100%、88.9%。结论 MRE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地无创性HF分期技术,可为临床诊治、纵向研究提供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
冯飞邹立秋江锦赵成先义阮继银石桥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磁共振弹性成像
CT高清成像技术提高脑动脉细小分支显示的价值
目的:比较CT高清成像技术(HD,High Definition)和常规分辨力技术对脑动脉CTA细小分支显示的清晰程度、评价高清成像技术提高脑动脉细小分支显示,增加临床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方法:纳入本研究的脑动脉CTA病例...
袁知东成官迅冯飞范秀松李勇义林兰英
关键词:CT血管成像动脉
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评价MRI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半月板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138例拟行关节镜术的膝关节疼痛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并于MRI检查后2周内行关节镜术。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患者中,与关节镜结果对照,MRI诊断半月板Ⅰ级损伤、Ⅱ级损伤的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1.1%;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Kappa值分别为91.5%、90.7%、91.1%和0.82;对半月板撕裂类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和Kappa值分别为90.9%、85.7%、88.1%和0.76。结论:与关节镜比较,MRI显示半月板Ⅰ、Ⅱ级损伤时的内部信号改变更敏感。MRI诊断半月板撕裂,与关节镜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并能准确评价半月板撕裂类型。MRI检查可作为评价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方法,对半月板损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郭吉敏刘鹏程张文涛邹立秋赵艳张新涛冯飞刘汉桥
关键词:半月板磁共振成像关节镜
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对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进行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的受检者随机分为Z轴管电流调制组(试验组)和管电流固定组(对照组),每组各60名。试验组的目标噪声水平设置为7.5HU,管电流的动态范围为40~500mA,对照组的管电流设置为250mA,其他扫描参数两组完全相同。分别记录两组受检者的CT剂量容积(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记录管电流调制组甲状腺峡部层面的管电流值,测量下颌角、甲状腺峡部、胸骨上切迹层面的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分3级(优、良、差),由2名有经验的CT主管技师和一名主任医师进行双盲法评价。计数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CTDIvol,DLP和甲状腺峡部层面毫安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1.4mGy,210.5mGy·cm和120.5mA;对照组的分别为13.8mGy,292.8mGy·cm和250mA,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90%,降低28%和降低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下颌角和甲状腺峡部层面的图像噪声分别为7.36HU和7.05HU,稍高于对照组的5.64HU和4.85HU;试验组胸骨上切迹层面的图像噪声为7.23H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4HU,下颈部图像质量优的数量大幅增加。结论 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根据受检者体型和受检部位密度厚度变化在每周旋转均对管电流进行动态调整,使辐射剂量的分布实现了个性化,保证了不同层面图像质量的恒定,在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时可降低辐射剂量并提高图像质量,在临床CT扫描中有很大应用价值。
袁知东王成林冯飞邓乾华刘远健刘鹏程
关键词:颈部噪声
放射科辐射防护用品的管理和使用
张辉梁建乐吴延杰冯飞
冠状动脉CTA错层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袁知东冯飞成官迅曾建奇范秀松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