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武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尿道
  • 5篇尿道下裂
  • 5篇儿童
  • 4篇细胞
  • 3篇诊治
  • 3篇诊治分析
  • 3篇肾母细胞
  • 3篇肾母细胞瘤
  • 3篇肾盂
  • 3篇手术
  • 3篇输尿管
  • 3篇尿管
  • 3篇外科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3篇成形术
  • 2篇阴茎
  • 2篇预后
  • 2篇肾单位

机构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8篇李振武
  • 18篇张潍平
  • 16篇宋宏程
  • 13篇孙宁
  • 9篇李明磊
  • 8篇田军
  • 6篇黄澄如
  • 5篇李宁
  • 5篇杨洋
  • 4篇屈彦超
  • 4篇韩文文
  • 3篇梁海燕
  • 3篇王冠男
  • 3篇王朝旭
  • 1篇张敬悌
  • 1篇杨艳芳
  • 1篇王文杰
  • 1篇刘超
  • 1篇白继武
  • 1篇谢向辉

传媒

  • 6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双侧肾母细胞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侧肾母细胞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并整理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及术前末次影像学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双侧肾母细胞瘤保留肾...
宋宏程李佳义李振武方一圩李宗瀚孙宁张潍平
尿道下裂横裁带蒂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横裁带蒂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式)后发生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首诊尿道下裂且手术方式为Duckett术式、分期Duckett术式或Duckett+Duplay术式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近期随访结果,收集术后近期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等并发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儿共220例,按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Duckett术式组172例,Duckett+Duplay术式组20例,分期Duckett术式组28例。三组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获随访208例,随访率94.5%。发生并发症103例(103/208,49.5%),其中尿道瘘58例(58/103,27.9%)、尿道狭窄29例(29/103,13.9%)、尿道憩室样扩张34例(34/103.16.3%)、阴茎下弯复发/残留3例(3/103,1.4%)。对Duckett术式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尿道缺损长度(P=0.048)、横裁带蒂包皮岛状皮瓣长度(P=0.034)、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开口位置(P=0.027)是Duckett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而手术时年龄、阴茎长度、阴茎头长度及宽度、包皮形态、皮瓣平整度及弹性、包皮浅层血管分布与术后并发症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道缺损长度(OR=1.858,95%CI:1.053~3.277)是Duckett术式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2)。结论重度尿道下裂手术治疗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尿道缺损长度是Duckett术式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尿道下裂患者阴茎条件差时,可行分期手术,以降低手术难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方一圩宋宏程孙宁张潍平田军李明磊李宁屈彦超韩文文杨洋梁海燕王冠男李振武
关键词:包皮外科皮瓣随访研究
Cohen再植术后反流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Cohen术围手术期各变量值,分析影响Cohen术后反流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及追踪随访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及原发性膀胱输尿管交界处梗阻(POM)患儿,排除继发反流及梗阻患儿,设置围手术期各个变量,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寻影响Cohen术后反流因素。结果共随访218例原发VUR及POM,排除2例术中输尿管折叠再植术,1例术后出现对侧反流,1例术侧产生梗阻并发症。共纳入研究214例,其中VUR 74例,POM 140例。平均年龄3.7岁(7个月至17岁),平均手术时间72.3 min(60-95 min),平均出血5.5 ml,随访时间6-53个月。19例患儿术后产生反流的并发症,其中11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8例通过再次Cohen术治愈,术后无反流率91.1%,最终手术成功率96.3%。经统计学检验发现在手术年龄7个月至17岁、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7情况下,手术成功率与性别、年龄、病种、单双侧、反流度数、裁剪、埋植长度、埋植直径、埋植长度与直径比、支架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前输尿管直径、术前泌尿系感染(UTI)无关(P〉0.05);输尿管黏膜下长度与直径比以≥5与〈5分成两组,两组手术成功率也无差异(P〉0.05)。结论在7个月至17岁、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7情况下,Cohen术后反流与围手术期各个因素无关,即在此年龄段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即可起到抗反流作用。
韩文文张潍平孙宁宋宏程黄澄如李振武杨洋
关键词:膀胱输尿管反流泌尿外科手术
前尿道瓣膜切除术后膀胱功能异常与上尿路损害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前尿道瓣膜切除术后造成上尿路持续损害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月26例前尿道瓣膜切除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3.4岁(5个月至14岁)。瓣膜切除术后4个月至12.5年,平均5.5年。患儿术后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手术前后均进行血生化(包括尿素氮、肌酐)检查、泌尿系统B超检查、静脉肾脏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比较瓣膜切除前后肾和输尿管积水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情况,分析造成前尿道瓣膜术后上尿路持续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前尿道瓣膜切除手术前肾和输尿管积水患儿共15例24侧,占57.7%(15/26);膀胱输尿管反流8例11侧,占30.8%(8/26)。瓣膜切除术后有5例7侧肾和输尿管积水消失,占19.2%(5/26);2例3侧膀胱输尿管反流消失。瓣膜切除术后肾和输尿管积水患儿共10例17侧,占38.5%(10/26);膀胱输尿管反流6例8侧,占23.1%(6/26)。有7例11侧肾和输尿管积水较术前加重,占26.9%(7/26),其中4例6侧膀胱输尿管反流较术前加重。根据术后肾和输尿管积水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恢复情况,分为上尿路损害加重组(7例)和上尿路损害减轻或消失组(19例)。行瓣膜切除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发现,在上尿路损害加重组7例患儿中,压力流率图显示5例依然存在下尿路梗阻或可疑梗阻。上尿路损害减轻或消失组19例患儿压力流率图均显示无梗阻(P<0.05);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值、膀胱顺应性、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损害加重组中5例动态VUCG显示排尿时膀胱颈全程开放不全,行膀胱尿道镜检查发现3例膀胱壁增厚,呈小梁样改变和膀胱假性憩室形成,尤其膀胱基底以及膀胱内口附近组织明显增厚。结论前尿道瓣膜是一种罕见的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瓣膜切除之后上尿路损害仍然会持续存
田军张潍平孙宁黎思宇李明磊宋宏程李宁屈彦超梁海燕韩文文李振武杨洋王冠男刘超王文杰黄澄如
关键词:前尿道瓣膜外科手术尿动力学
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4例(162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24例(80.7%),女30例(19.3%)。年龄8个月~15岁,平均3.9岁。病变位于左侧114例(74.0%),右侧32例(21.0%),双侧8例(5.0%)。28例(18.2%)术前有泌尿系感染、腰腹痛症状。154例(162侧)患儿均为初次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总结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54例(162侧)中,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2~330 min,平均89 min。出血量2~50 ml,平均7.5 ml,无术中及术后输血病例。住院时间3~28 d,平均5.7 d。术后随访6~54个月,平均28个月。1例术后2个月拔除双J管后反复感染,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及静脉肾盂造影示梗阻较术前加重,再次行开放手术后治愈。总体手术成功率98%(151/154)。28例术前有症状患儿术后症状均消失。需要处理的术中并发症11例(7.1%),包括损伤迷走血管3例(1.9%),双J管置入困难需更换细管径双J管或改为外引流6例(3.8%),中转开腹2例(1.3%);术后并发症24例(15.6%):包括腹腔引流量多需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10例(6.5%),留置双J管期间感染需抗感染治疗7例(4.5%),拔除双J管后发热、腰痛、呕吐需对症治疗4例(2.6%),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吻合口瘘及UPJO复发各1例(0.6%),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再次开腹探查及二次手术治疗。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O安全、可靠的术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高。最常见的术中并发症是双J管置入困难,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尿外渗。
杨洋张潍平李振武李明磊宋宏程
关键词: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并发症
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变化的短期随访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手术后短期患侧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单侧UPJO行肾盂成形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13例,手术前后均行利尿性肾动态显像检查。根据术前DRF情况分为术前DRF降低组(DRF<40%)、术前DRF正常组(40%55%)。分别对比各组手术前后患侧DRF及肾实质厚度(renal parenchymal thickness,PT)变化情况,进一步对比组间DRF缓解情况及术后DRF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年龄、方式及术后DR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DRF降低组及超常组患者中,手术前后DRF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RF正常组患者手术前后DRF无明显变化,但肾实质厚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以术后DRF增加≥5%作为术后肾功能缓解标准(超常肾功能患者以术后DRF减少≥5%作为术后肾功能缓解标准),术前DRF不同组缓解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RF降低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水平仍低于术前DRF正常组及术前DRF超常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DRF<40%的单侧UPJO患者术后短期DRF缓解显著,但其术后DRF低于术前DRF正常及超常患者。
李怡宋宏程何雨竹张潍平孙宁田军李明磊李宁屈彦超韩文文杨洋李振武梁海燕王冠男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盂成形术肾功能试验
儿童后肾腺瘤五例报告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儿童后肾腺瘤临床病例特点,提高对儿童后肾腺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例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5例患儿中,男4例,女1例;年龄小于2岁2例,8~10岁3例;肿瘤位于左侧2例,右侧3例.以腹部包块就诊1例,超声偶然发现4例.术前均行超声和增强CT,2例考虑肾母细胞瘤,2例考虑肾细胞癌,1例考虑肾囊肿合并出血.结果 肿瘤直径小于5 cm者4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剜除术3例,行瘤肾切除术2例.病理检查报告:后肾腺瘤4例,后肾腺瘤合并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术后平均随访4年5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后肾腺瘤罕见,临床表现及影像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后肾腺瘤为良性病变,手术完整切除为治疗原则.有合并恶性成分的病例报道,术后需长期随诊复查.
李振武宋宏程孙宁张潍平田军谢向辉李明磊黄澄如
关键词:后肾
国内医院尿道下裂治疗现状调查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了解国内尿道下裂治疗基本现状,为提高尿道下裂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国内部分治疗尿道下裂医院的主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尿道下裂治疗情况。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尿道下裂患儿手术年龄、术式选择、术前治疗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式等。统计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按年龄及手术量对数据进行分组,每年手术量≤100例的一组(50人),〉100例的一组(32人);手术医生年龄≤50岁一组(59人),〉50岁一组(23人)。结果我们共发出90份问卷,回收90份问卷,有效问卷82份。建议手术年龄6~30个月81份(98.8%)。手术方式:对于不合并阴茎下弯的患儿,以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型(MAGPI)或尿道板纵切卷管(TIP)为主;对于合并阴茎下弯的患儿,以TIP、Duckett带蒂岛状包皮瓣尿道成形或分期手术为主。手术医生年龄对合并阴茎下弯的阴茎体型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选择有影响。每年手术量100例以上的医生,对于合并下弯的阴茎阴囊型和阴囊型尿道下裂更多偏向使用Duckett一期修复(75.0%和53.1%)。对于阴茎下弯的处理,下弯〈15°,不处理占48.8%(40/82),行阴茎背侧白膜紧缩占41.5%(34/82);下弯15°~35°,行阴茎背侧白膜紧缩占30.5%(25/82),行横断尿道板占59.8%(49/82);下弯〉35°,行横断尿道板占80.5%(66/82)。尿道瘘和尿道狭窄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目前国内常用的尿道下裂手术方式包括MAGPI、TIP、Duckett及分期手术。医生的年龄(50岁为界)及每年手术量(100例)对无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手术选择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李振武张潍平孙宁张敬悌杨艳芳马耿曹立胜潮敏张旭辉赵学强
关键词:尿道下裂问卷调查
国内尿道下裂治疗现状的调查
李振武张潍平
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分型及治疗探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分型、手术指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隐匿阴茎患儿临床资料,年龄3~15岁,平均7. 5岁,尿道外口与包皮口在同一条直线上为圆锥型(n=42),尿道外口与包皮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为烟斗型(n=18)。其中29例圆锥型予保守治疗,13例圆锥型和18例烟斗型予改良Shiraki术治疗。结果 60例患儿中,55例获得随访,26例短狭窄段圆锥型通过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其中15例完全上翻,11例部分外翻;其中12例年龄> 12岁短狭窄段圆锥型患儿的包皮均能完全上翻且没有狭窄环。29例手术治疗者,包皮均能完全上翻,其中26例阴茎体显露满意,3例阴茎体显露欠佳。结论先天性隐匿阴茎应采取个体化治疗,可根据尿道外口与包皮口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对隐匿阴茎进行分型,短狭窄段圆锥型通过保守治疗可自愈,长狭窄段圆锥型和烟斗型需手术治疗。
李振武宋宏程张潍平孙宁田军李明磊黄澄如
关键词:隐匿阴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