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刚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核科学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纵向涡
  • 5篇纵向涡发生器
  • 5篇涡发生器
  • 5篇传热
  • 4篇窄间隙矩形通...
  • 4篇强化传热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汽液两相流
  • 2篇两相流
  • 2篇CFD
  • 1篇数值模拟分析
  • 1篇内水
  • 1篇气膜
  • 1篇气膜冷却
  • 1篇热强化
  • 1篇周期性边界条...
  • 1篇结构尺寸
  • 1篇矩形窄缝
  • 1篇换热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中国核动力研...

作者

  • 8篇王海刚
  • 5篇黄军
  • 5篇王秋旺
  • 4篇曾敏
  • 4篇马建
  • 3篇陈秋炀
  • 3篇黄彦平
  • 1篇杨剑
  • 1篇谢公南
  • 1篇韩武涛
  • 1篇章大海

传媒

  • 2篇2007年传...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2006中国...
  • 1篇2007多相...
  • 1篇第十届全国反...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种大管径翅管式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为考察不同翅片形式以及管排数对空气侧强化传热的影响,分别对9排和12排带平直、开缝、纵向涡3种翅片形式共6个翅片管换热器元件空气侧的传热及阻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高于带纵向涡翅片管换热器和平直翅片管换热器,但阻力相应也增加,带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传热性能略低于开缝翅片,但阻力却只比平直翅片稍大,这表明采用这种翅片形式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不同管排数的同一片型换热器的努塞尔数及阻力因子相差很小,可以认为与管排数无关.在试验的雷诺数范围内针对各个试件整理出了传热和阻力的经验关联式,可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唐凌虹谢公南曾敏王海刚韩武涛王秋旺
关键词:翅片管换热器传热
纵向涡发生器攻角布置方式对传热强化影响研究
运用纵向涡发生器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产生的纵向涡,可以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纵向涡发生器攻角的布置方式对产生的纵向涡强度和旋转方向有重要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传热强化效果。运用CFD商业软件CFX10.0对汽液两相介质进行的模拟...
黄军王海刚黄彦平马建王秋旺
关键词:纵向涡发生器窄间隙矩形通道强化传热汽液两相流
文献传递
CFD在纵向涡强化两相传热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利用纵向涡发生器(LVG)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产生的纵向涡(LV)可以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运用GFD商业软件CFX10.0对带有经过优化的LVG的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的汽液两相介质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LVG产生的LV能有效...
黄军王海刚黄彦平马建王秋旺
关键词:强化传热纵向涡发生器汽液两相流传热模拟
文献传递
LVG结构尺寸对矩形窄缝内水介质传热和流动影响
利用纵向涡发生器(LVG)产生的纵向涡进行强化传热是一种传热效果好、阻力小的传热强化技术。应用这种技术时,LVG的结构尺寸是优化的关键。采用CFX10.0商业软件对以水为工作介质的带LVG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的传热和流动进行...
黄军马建王海刚黄彦平王秋旺
关键词:结构尺寸纵向涡发生器矩形窄缝
文献传递
CFD在纵向涡强化两相传热模拟中的应用
2008年
利用纵向涡发生器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产生的纵向涡可以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运用CFD商业软件CFX10.0对带纵向涡发生器的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的汽液两相介质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产生的纵向涡能有效地降低窄间隙矩形通道的边角处热量集中,提高中央主流区流速,进而明显提高加热板上的热流密度;LV也能加强通道内冷热流体交混,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在本文参数范围内,相对于光滑通道而言,带LVG的窄间隙矩形通道在适当增加流动阻力的基础上,能明显提高传热效率。
黄军王海刚黄彦平马建王秋旺
关键词:纵向涡强化传热窄间隙矩形通道
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纵向涡发生器间距的数值优化
在换热表面上周期性地安装纵向涡发生器可以使流动区域产生纵向涡从而能够增强换热,本文采用CFX5.7对一侧安装纵向涡发生器的窄间隙矩形通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的Re数下,纵向涡发生器的间距对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并采...
王海刚陈秋炀曾敏王秋旺
关键词:纵向涡发生器窄间隙矩形通道强化传热数值模拟传热性能
文献传递
窄间隙矩形通道内纵向涡发生器间距的数值优化被引量:7
2009年
强化换热在很多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换热表面上周期性地安装纵向涡发生器可以使流动区域产生纵向涡从而能够增强换热,本文采用CFX10.0对一侧安装纵向涡发生器的窄间隙矩形通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的Re数下,纵向涡发生器的间距对三维稳态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综合换热因子j/f以及出口温度和进出口压降的分析,获得安装间距的优化结果X=30~45。
王海刚黄军陈秋炀曾敏王秋旺
关键词:纵向涡发生器数值模拟
典型单排倾斜圆柱孔气膜冷却的数值模拟分析
本文运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在0压力梯度下对带有30°倾斜角的单排圆柱孔的平板的气膜冷却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吹风比对单排气膜孔的冷却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比较了带90°复合角和不带复合角两种情况下气膜冷却特性的不同.结果...
章大海陈秋炀曾敏杨剑王海刚王秋旺
关键词:气膜冷却数值模拟周期性边界条件吹风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