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亮琴

作品数:17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血管
  • 6篇血管内皮
  • 6篇血管内皮细胞
  • 6篇缺血
  • 6篇微血管
  • 6篇微血管内皮
  • 6篇微血管内皮细...
  • 6篇脑微血管
  • 6篇脑微血管内皮...
  • 6篇内皮
  • 6篇内皮细胞
  • 5篇栀子
  • 5篇栀子苷
  • 4篇毒性
  • 4篇神经毒
  • 4篇神经毒性
  • 4篇缺血损伤
  • 4篇喜树碱
  • 3篇凋亡

机构

  • 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凯斯西储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鼓楼中...

作者

  • 17篇万亮琴
  • 12篇李卫红
  • 10篇张赛
  • 8篇马家宝
  • 8篇臧妍妍
  • 6篇胡艳红
  • 4篇刘亚明
  • 3篇李兴广
  • 3篇华茜
  • 3篇李峰
  • 3篇杜庆红
  • 3篇王旭
  • 3篇谭琰
  • 2篇张凡
  • 2篇罗广彬
  • 2篇吴巧敏
  • 2篇李亚楠
  • 2篇赵洁
  • 2篇张子剑
  • 1篇王雪

传媒

  • 4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组分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2组分三七总皂苷、栀子苷对拟缺血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三七总皂苷、栀子苷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干预后,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苷对BDNF的上调作用不明显,三七总皂苷和通络救脑注射液可显著上调BDNF的表达,通络救脑注射液有优于2组分的作用趋势。结论:通络救脑注射液及其有效组分具有一定的促进BDNF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该注射液在缺血性脑损伤后保护微血管和促进血管新生的内在机制之一。注射液的作用优于2组分,体现了中药复方的配伍优势。
郭晓谨周梦佳李峰李芳赫万亮琴张赛马家宝李卫红李兴广
关键词:通络救脑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栀子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基于亲和层析方法研究栀子苷的药物靶标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运用亲和层析方法初步探索栀子苷的特异结合蛋白。方法:采用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ECH)作为活化试剂对琼脂糖凝胶进行环氧基修饰,通过偶联栀子苷与环氧活化的琼脂糖凝胶(epoxy activated Sepharose CL-6B,EAS6B),制备以栀子苷为配基的亲和介质,以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其偶联。利用栀子苷-EAS6B亲和介质,从小鼠脑组织总蛋白中筛选特异结合蛋白。结果:优化偶联条件后,得到最佳的活化反应条件:15%ECH、0.8 mol/L Na OH于37℃反应3 h,环氧基密度达到122μmol/m L,琼脂糖凝胶亲和介质的偶联量为19.53%,偶联率为17.08μmol/m L。从小鼠脑组织总蛋白中筛选得到3个栀子苷特异结合蛋白的条带,经质谱鉴定,发现主要是由热休克蛋白、脑酸溶性蛋白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组成。结论:确立了琼脂糖凝胶环氧活化的最佳条件,制备了栀子苷-EAS6B亲和介质并应用其筛选出栀子苷的结合蛋白。
张琦张子剑谭琰王旭赵洁张傲哲李亚楠万亮琴华茜
关键词:栀子苷高效液相色谱
三七、栀子组分配伍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通络救脑注射液中三七总皂苷、栀子苷组分配伍对拟缺血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药效特征。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三七总皂苷、栀子苷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干预后,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变化,生化法检测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3种药物均可有效提高拟缺血损伤内皮细胞活性,其中栀子苷在降低脂质过氧化的产物MDA含量上优于三七总皂苷,而三七总皂苷在提高氧自由基清除酶SOD活性上优于栀子苷,通络救脑注射液均优于两有效组分。结论:栀子苷的抗氧化作用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途径有关,三七总皂苷可能与增强自由基的清除有关,通络救脑注射液整体上明显优于2个组分,显示了中药组方配伍发挥整合调节的治疗优势。
郭晓谨李兴广李卫红胡京红周梦佳盖聪李芳赫臧妍妍万亮琴于慧芳
关键词:通络救脑注射液栀子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
生酸枣仁、炒酸枣仁、酸枣果肉对PCPA失眠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酸枣果肉、生酸枣仁、炒酸枣仁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模型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对比3种药物的药用功能。方法:采用腹腔注射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酸枣仁组、炒酸枣仁组、酸枣果肉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均明显减少(P<0.001),游泳速度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也有增加趋势,其中酸枣果肉组大鼠变化尤为明显,其游泳速度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酸枣、炒酸枣仁、酸枣果肉对PCPA失眠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均有改善作用,酸枣果肉优于生酸枣仁和炒酸枣仁,提示酸枣果肉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眠作用。
吴巧敏赵艺初韩艺凡万亮琴臧妍妍张赛李卫红
关键词:炒酸枣仁MORRIS水迷宫
三七总皂苷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以期揭示三七总皂苷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TGF-β1,VEGF-B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TGF-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凋亡率与正常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含量明显增多(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B含量显著性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组中细胞上清液中VEGF-B含量明显增多(P>0.05);正常组内皮细胞TGF-β表达量较少,造模后,TGF-β表达显著增加(P<0.05),三七总皂苷能够下调TGF-β蛋白的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保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上调VEGF表达,促进缺氧条件下血管的新生,这可能是三七总皂苷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臧妍妍李卫红郭晓谨万亮琴李芳赫张赛马家宝姜昭妍胡艳红张凡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血损伤血管新生
从DNA转录角度探讨喜树碱类药物的神经毒性被引量:1
2015年
喜树碱类药物作为公认抗肿瘤药,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Topo-I)的活性有关。因此,分裂增殖活跃的肿瘤细胞对该类药物更为敏感。近年来,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有报道,喜树碱对不具有分裂增生特性的神经元也显示出较明显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神经元凋亡,但其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在深入分析喜树碱类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其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提出喜树碱对神经元的毒性机制可能依然与抑制Topo-I活性有关,可能是通过干扰DNA转录过程中Topo-I的活性,导致DNA转录障碍,最终引发神经元凋亡。并在该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万亮琴杜庆红李卫红罗广彬李芳赫臧妍妍张赛刘亚明张林朋
关键词:喜树碱神经毒性
三七总皂苷对拟缺血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IG-I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拟缺血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维甲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RIG-I)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EC),氧糖剥夺法制备拟缺血损伤模型,首先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三七总皂苷进行干预,筛选出三七总皂苷的最佳用药浓度,然后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IG-I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三七总皂苷在22μg/m L浓度时能够显著提高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同时能够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下调RIG-I的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对拟缺血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提示三七总皂苷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使RIG-I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内在分子机制之一。
张赛杜庆红李卫红马家宝姜昭妍胡艳红郭晓谨万亮琴李芳赫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从转录环节研究喜树碱诱导神经元凋亡的内在机制
2016年
目的:从DNA转录环节探讨喜树碱对原代培养小鼠神经元毒性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分别用喜树碱和喜树碱联合转录抑制剂5,6-二氯-1-β-呋核亚硝脲-苯并咪唑(5,6-dichloro-1-β-D ribofuranosyl-benzimidazole,DRB)干预后,CCK-8检测各组神经元活性变化,然后通过TUNEL染色法、γ-H2AX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法,检测神经元DNA损伤及凋亡情况。结果:喜树碱可明显抑制神经元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喜树碱组神经元γ-H2AX和TUNEL阳性染色细胞明显增多;与喜树碱组比较,喜树碱联合DRB组γ-H2AX和TUNEL阳性染色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喜树碱联合DRB剂组神经元晚期凋亡的发生率较喜树碱组明显降低,而正常未受损细胞比例明显上升。结论:转录抑制剂DRB可有效减轻喜树碱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和凋亡,提示喜树碱的神经元毒性机制可能与转录环节有关。
万亮琴李卫红叶文国刘亚明李芳赫张赛马家宝姜昭妍胡艳红
关键词:喜树碱神经毒性凋亡
喜树碱诱导小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喜树碱对体外原代培养小鼠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小鼠神经元,首先观察喜树碱对神经元活性影响的量效、时效关系。然后,将半数致死量的喜树碱作用于神经元后,通过TUNEL法、γ-H2AX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法,检测神经元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喜树碱可明显抑制神经元的细胞活性,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喜树碱组神经元γ-H2AX和TUNEL阳性染色细胞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喜树碱组早期凋亡(27.8%)和晚期凋亡(4.7%)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结论:喜树碱能抑制神经元活性,引起神经元DNA损伤,诱导神经元发生凋亡,其神经毒性的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万亮琴刘亚明李芳赫李峰臧妍妍张赛姜昭研马家宝胡艳红李卫红罗广彬
关键词:喜树碱神经元凋亡神经毒性
基于古今医家论著对酸枣仁汤中“酸枣仁”实质的思考被引量:9
2016年
本研究从《金匮要略》酸枣仁汤主治病证的病机特征,历代本草和方书中记载的酸枣仁药用的历史沿革,和酸枣仁、酸枣果肉的现代药理研究出发,对酸枣仁汤中"酸枣仁"的实质进行探讨,提出《金匮要略》酸枣仁汤中"酸枣仁"可能为"酸枣实",即酸枣的果实,这不仅对深入认识酸枣仁汤有积极意义,而且对该方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巧敏赵艺初韩艺凡杜庆红万亮琴李卫红
关键词:酸枣仁汤酸枣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