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韩平

作品数:93 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病毒
  • 32篇艾滋病
  • 31篇HIV-1
  • 30篇耐药
  • 18篇免疫缺陷
  • 16篇缺陷病
  • 16篇免疫缺陷病
  • 16篇免疫缺陷病毒
  • 16篇抗病毒
  • 15篇病毒治疗
  • 12篇抗病毒治疗
  • 11篇突变
  • 11篇艾滋病患者
  • 11篇HIV
  • 11篇病患
  • 10篇药物
  • 10篇耐药性
  • 10篇基因
  • 10篇艾滋病病毒
  • 9篇细胞

机构

  • 9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3篇河南省疾病预...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武汉生物制品...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北京出入境检...
  • 1篇国家质量监督...
  • 1篇石家庄市疾病...
  • 1篇驻马店市疾病...
  • 1篇沈丘县卫生防...

作者

  • 93篇李韩平
  • 76篇李敬云
  • 67篇鲍作义
  • 65篇庄道民
  • 61篇李林
  • 60篇刘思扬
  • 58篇刘永健
  • 22篇王晓林
  • 17篇李天一
  • 16篇王铮
  • 12篇郭伟
  • 11篇王哲
  • 10篇李珏
  • 10篇杨坤
  • 10篇姜永强
  • 9篇郑玉玲
  • 9篇李宏
  • 8篇马茹
  • 6篇耿庆茂
  • 6篇宁保安

传媒

  • 10篇中华微生物学...
  • 10篇中国艾滋病性...
  • 9篇中华流行病学...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第四届全国免...
  • 4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检验检疫科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2
  • 13篇2011
  • 4篇2010
  • 17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HIV-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耐药基因突变的选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阐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分子进化特征。方法从中国中部农村某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例研究队列中选择4例服药依从性较好,治疗初期为野生型毒株,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位患者的4~5次随访血浆样本的反转录酶(RT)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观察每个克隆的基因型耐药性特征。结果共检测855个克隆,平均每份血液样本47.5个±22.8个克隆,得到4例患者历次克隆序列中带各种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构成图谱:某些患者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表现为典型的TAMs-1型突变模式,如L210W、T215Y、M41L突变,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优势种所携带的突变数目有累加趋势;某些患者表现为较明显的TAMs-2型突变,如K70R、D67N、K219Q等突变;其中,某些患者的克隆同时含有T215Y(TAMs-1型)和K70R、D67N(TAMs-2型)突变。结论总结出4例患者HIv-1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的选择动力学特征。4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NRTI类耐药基因突变演变途径:TAMs-1型、TAMs-2型以及TAMs-1/TAMs-2融合型,该类突变表现出逐级累加的趋势,最先筛选出来的耐药突变往往能够成为最后的优势种。
李珏焦丽燕李韩平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鲍作义李宏王哲李敬云
关键词:耐药基因突变
抗HIV-1活性的多肽CJ130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HIV-1活性的多肽CJ130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肽,命名为多肽CJ130,为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多肽。本发明还保护多肽CJ130在制备抗HIV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抗HIV的药物,其活...
李林李敬云常帅蔡利锋李天一李韩平鲍作义刘永健刘思扬庄道民王晓林
文献传递
河南某农村艾滋病患者劣势耐药毒株的进化及原发耐药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发生情况,分析劣势耐药毒株在该人群本底存在情况。方法以河南某农村149名初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建(In-house)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HIV-1耐药发生情况,对抗病毒治疗后产生耐药的病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实时定量PCR(allele-specificreal-timePCR,ASPCR)方法检测其抗病毒治疗前样本劣势耐药毒株存在情况。结果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HIV-1病毒载量显著下降(t=275,P:0.0001),但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无明显变化(t=1.765168,P=0.0852)。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耐药的发生率为4.88%,ASPCR检测发现,在调查基线时,7例耐药患者全部存在劣势M184V突变,5例存在劣势K103N突变。结论河南省部分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存在HIV-1原发性耐药毒株,劣势耐药突变可能发展为优势耐药毒株并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李韩平郭伟朱新鹏王哲刘永健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王铮王晓林李敬云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原发耐药IN-HOUSE
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HIV的引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合物,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DNA组成;所述引物组合物的功能为如下(a)或...
李韩平李敬云郭伟鲍作义李林刘永健庄道民刘思扬李天一王晓林
文献传递
我国部分地区HIV-1流行毒株亚型分布及gag基因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我国4个地区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主要流行毒株的亚型分布,以及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的基因变异和抗原表位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这些地区HIV-1gag基因的分子进化特征。方法:从来自河南、广东、四川、北京的HIV-1感染者血浆样本中提取基因组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部分gag基因,用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测序;使用Genotyping Tool软件进行亚型分析,使用MEGA4.1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用Distance工具计算各个亚型序列的基因离散率;用SNAP程序分析同义替换率与非同义替换率的比值(Ks/Ka),并对各亚型中我国人群中较常见的HLA-Ⅰ型限制的CTL抗原表位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这些地区HIV-1主要流行毒株gag基因亚型主要是B′、CRF07_BC、CRF01_AE、B、CRF08_BC和CRF02_AG。各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不同,由大到小排列为CRF01_AE>B>CRF08_BC>CRF07_BC>B′,Ks/Ka为CRF01_AE>B>CRF08_BC>B′>CRF07_BC。p17区段的CTL抗原表位变异远大于p24区段。各个亚型共享序列中存在的突变位点由多到少排列为CRF01_AE>B>B′>CRF07_BC。结论:我国HIV-1流行毒株的gag基因序列中,CRF01_AE亚型受到的选择压力最大,基因离散率也最大,且CTL抗原表位的变异亦最大,其次是B和B′亚型,CRF07_BC亚型变异最小。各亚型间CTL抗原表位变异的差异明显。
陈立力刘永健李韩平鲍作义庄道民刘思扬王铮赖章丽李林李敬云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GAG基因基因型
出入境人群HIVenv基因部分序列特征和亚型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对出入境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进行病毒基因型测定 ,监测国内外流行的HIV毒株的状况及其变化。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或直接套式PCR方法扩增HIVenv基因C2 V3区及其邻近的基因片段 ,然后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与国际标准亚型序列比较 ,确定基因型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 0 0 3年确认的 19例HIV阳性样品中 ,15例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 ,确定为B亚型 4例 ,B’亚型 2例 ,D亚型 2例 ,CRF0 1 AE重组亚型 1例 ,CRF0 2 AG重组亚型 6例。这些不同亚型的HIV 1感染者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 6个国家。HIV 1基因型的分布与我国国内有很大不同。结论 出入境人群中HIV 1基因型种类多且复杂 ,监测出入境人群HIV基因型及其变化对于发现和鉴定新型变异毒株十分重要。
朱红李韩平郭辉张绍福庄道民陈健雄周涵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1型基因型出入境人群
HIV感染导致MT4细胞蛋白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比较MT4细胞株感染HIV-1的ⅢB株前后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我们分别提取MT4细胞及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MT4细胞的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使用ImageMaster2DElite3.1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获得的凝胶图谱,寻找差异点,使用质谱仪鉴定获得的差异点蛋白质。结果表明感染HIV和未感染HIV的MT4细胞有40个蛋白质点差异,HIV感染后减少的蛋白质点有12个,增多的有28个,通过质谱分析,29个蛋白质得到鉴定。其中HIV感染后下调的蛋白质有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及假想蛋白等;上调的蛋白有肌动蛋白、酶类蛋白、免疫蛋白及假想蛋白等。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宿主细胞感染HIV病毒后有多个蛋白发生变化,可能和HI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有关。为了研究HIV感染的机制必须去除高丰度蛋白,针对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进行具体研究。
李林应天翼庄道民鲍作义刘思扬李韩平刘永健杨坤李钰王恒良黄留玉李敬云
关键词:IMMUNODEFICIENCY
^(60)钴辐照法对生物羊膜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60钴辐照法对生物羊膜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辐照法灭活生物羊膜中人工污染HIV-1ⅢB病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辐照剂量为25 k Gy处理,可使污染在生物羊膜制品的HIV-1ⅢB病毒滴度下降6.5个log以上。处理后生物羊膜制品经细胞培养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 25 k Gy辐照法能够完全灭活生物羊膜产品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
刘思扬庄道民董如华鲍作义李韩平李林刘永健王晓林李天一李敬云
关键词:生物羊膜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
河南省沈丘县抗病毒治疗者HIV耐药株流行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沈丘县艾滋病长期治疗患者耐药情况。方法对沈丘县120例于2003年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同时测定其病毒载量(vL)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VL〉1000copies/ml的患者进行In.house方法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120例患者中有114例获得vL数据,其中33例小于检测限(50copies/m1),其余81例vL均值为lg(4.09±1.10)copies/ml。所有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均值为(377±218)cells/ml,其中64例(53.3%)均值〉350cells/ml。67例患者检测基因型耐药性,成功测序的58例中有40例产生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53.4%(31/58)、67.2%(39/58)。三种治疗方案耐药发生比例无差异,NRTIs、NNRTIs两类药物中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的耐药发生率较高,未发现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结论河南省沈丘县艾滋病患者耐药毒株流行较严重,应长期随访监测,及时优化治疗方案。
崔为国薛秀娟刘佳孙国清刘春华田随安王哲李韩平李敬云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疗耐药
GENSCREENULTRA HIV抗原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BIO-RAD公司开发研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原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GENSCREEN~ ULTRA HIVAg-Ab),对不同来源样本检测的敏感性。方法以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HIV1+2抗原/抗体ELISA检测试剂为参比试剂,分别使用评价试剂和参比试剂检测621例样本,分析两种试剂检测HIV抗原/抗体的敏感性。结果评价试剂和参比试剂检测502份HIV感染者/AIDS患者临床血浆标本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敏感性为100%。评价试剂和参比试剂检测92份HIV分离培养上清液,评价试剂检出89份阳性、参比试剂检出31份阳性,表明评价试剂检测HIV-1p24抗原的敏感性高于参比试剂。另外,又检测了27份HIV抗原系列稀释样本,计算出评价试剂检测HIV抗原的敏感性是参比试剂的4~8倍。结论评价试剂检测HIV抗体的效果与参比试剂相同,检测HIV-1p24抗原的敏感性高于参比试剂。
鲍作义刘永健李韩平刘思扬庄道民李林耿海山李敬云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HIV敏感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