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晓刚

作品数:97 被引量:368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伤寒
  • 26篇伤寒论
  • 20篇糖尿
  • 20篇糖尿病
  • 20篇中医
  • 17篇《伤寒论》
  • 11篇教学
  • 9篇2型糖尿
  • 9篇2型糖尿病
  • 8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7篇胰岛素抵抗
  • 7篇疏肝
  • 7篇疏肝和胃
  • 7篇疏肝和胃汤
  • 7篇胃汤
  • 7篇泻心汤
  • 7篇和胃
  • 7篇和胃汤
  • 6篇经方

机构

  • 67篇广州中医药大...
  • 3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湖北中医学院
  • 8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康宁医...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四川省宜宾卫...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96篇万晓刚
  • 16篇朱章志
  • 14篇刘敏
  • 13篇李赛美
  • 12篇蔡文就
  • 10篇刘松林
  • 9篇赵映前
  • 9篇孙江桥
  • 9篇吴浩祥
  • 9篇梅国强
  • 9篇张茂林
  • 9篇李巧
  • 7篇贾晓林
  • 7篇刘树林
  • 5篇王保华
  • 5篇刘超男
  • 5篇方志辉
  • 4篇方剑锋
  • 4篇熊曼琪
  • 4篇张横柳

传媒

  • 10篇新中医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湖北中医学院...
  • 6篇湖北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中医药现...
  • 4篇国医论坛
  • 4篇中医药学刊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医文献杂志
  • 2篇中华医史杂志
  • 2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12篇2004
  • 7篇200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万晓刚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甲状腺疾病临床经验
2022年
目的:基于属性偏序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万晓刚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万晓刚教授门诊病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进行症状、舌脉、药物的规范化,将其录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将所得数据库规范格式后,制作相应形式背景图,再将形式背景图导入属性偏序结构图计算机自动生成工具,生成相应的偏序结构图。通过数据挖掘,对图像进行分析,对用药进行词频统计,总结万晓刚教授在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时的相关思路、偏好方剂、配伍规律和常用加味药物。结果:共纳入病例8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出现最多的症状为不寐、口干、乏力、心慌。不寐常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口干常选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心慌常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减,乏力常选柴胡桂枝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常出现症状为口干、不寐,但该症状分布不具有代表性,选用柴胡桂枝汤较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最多的症状为口干、颈前肿大、不寐等,柴胡桂枝汤的应用相对较多,其余多为在小柴胡汤基础上随证加减,可加用三棱、莪术、牡蛎、猫爪草等活血、软坚、散结之品。结论:万晓刚教授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最常应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出现不同症状时应用方剂有所不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多用柴胡桂枝汤,结节性甲状腺肿多用小柴胡汤原方加减。
洪德济万晓刚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节性甲状腺肿柴胡类方
万晓刚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分泌疾病继发失眠经验介绍被引量:2
2016年
失眠的发病机制与睡眠-觉醒周期相关,但睡眠-觉醒周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系统、多中枢的整合协调,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脑干、大脑皮层等人体神经生理结构可能影响睡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等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轴也对睡眠具有调节作用,相关内分泌轴出现紊乱亦可导致失眠症的发生。万晓刚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专家、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30多年。
李巧万晓刚
关键词:内分泌疾病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未病学术思想概述
2000年
从未病之定义、机理、诊断、治疗四个方面 ,系统探讨了《伤寒论》未病医学思想。认为 :未病的机理有五 ,即病机速变而证不及应、此处罹病而彼处偏盛偏衰、新病既起而宿疾潜藏、邪重病甚而真情掩匿、病证新瘥而余邪未尽或正匮未复 ;诊断未病的思维方法有七 ,即趋势外推法、五行推演法、反馈预测法、反象预测法、节律预测法、体质宿食预测法、结构预测法 ;治疗未病的措施有三 ,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未病治已病、已病未病相兼顾。
万晓刚
关键词:《伤寒论》未病学术思想
《内经》伤寒学术思想述要
2002年
  《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全书集此期医学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学理论.其于外感热病之认识,较为全面系统,包括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转归等.其专篇论述外感热病学术思想者,有《热论》、《评热病论》、《刺热论》、《寒热病》、《热病》等篇.而散在之有关论述,则于全书各篇中时可或见.系统总结其有关理论,于伤寒学术起源之认识不无裨益.故而在此就书中有关内容,简要撰述如次.……
万晓刚
关键词:伤寒经络六经
六经概念源流考被引量:3
2001年
根据古今文献资料 ,探讨六经概念的起源、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以及六经与三阳三阴概念的关系。认为六经一辞 ,出自《内经》 ,原指经脉 ,隶属于三阳三阴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 ,六经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变化 ,以致后世六经与三阳三阴概念互混交错 ,但其实质仍有一定差异。然无论内涵与外延之变迁如何 ,其为生理概念之属性 ,始终未曾变化。
万晓刚
关键词:六经伤寒伤寒论
伤寒史学研究成果简述被引量:4
2000年
建国以来有关伤寒史学的研究成果表现在相关人物、相关著作、相关事件、学术关系及阶段特征五个方面。前期研究成果 ,尚不足以充分展示伤寒学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更无充分依据昭示其未来之发展方向 。
万晓刚
关键词:伤寒学学术特征
《伤寒论》“给邪以出路”治法探析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对《伤寒论》中汗、吐、下等治法的剖析,探究《伤寒论》中关于"给邪以出路"的思想。认为汗、吐、下等治法实为治病祛邪的一种手段,根据祛邪方式可分为外路、上路、前路、后路、络路,使有形或无形之邪有路可出,以达邪去正安之效。并举验案1则。
罗颖莉李巧万晓刚
关键词:《伤寒论》祛邪治法
温病学崛起及其学术影响
2010年
温病概念,源自《内经》,隶属于广义伤寒范畴。其后陈延之意识到二者之不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温疫为异气耳,……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小品》)。宋元医家,勇于实践,多具创新意识。在临证实践中,治温病守伤寒法而不泥伤寒方。
万晓刚
关键词:温病学学术伤寒方《内经》
浅议《集思医案》的学术特色
2023年
本文在简要介绍岭南名医易巨荪及其《集思医案》版本源流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集思医案》的学术特色,即有是证用是方,谨守病机不拘形证,明辨标本治分缓急,因病制宜重剂急投,寒温辨异审因论治。
万晓刚
关键词:经方
古典医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病证的认识被引量:8
2004年
总结了古代中医文献对功能消化不良相关病证的认识 ,认为外感或误治内传、饮食劳倦、七情内伤等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各种病因犯及脾胃 ,或寒热错杂 ,或虚实变化 ,气机升降失调 ,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在辨证治疗方面 ,《内经》肇其端 ,多体现出二大规律 ,即因外感误治内传者 ,法宗仲景 ;属杂病导致者 ,据证辨治。各种认识于明清已趋完善 ,其中叶天士的“肝胃不和”、“肝胃同治”及“泄肝和胃”
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孙江桥万晓刚张茂林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学病因病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