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三科

作品数:158 被引量:610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2篇农业科学
  • 20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9篇球虫
  • 37篇艾美耳球虫
  • 29篇柔嫩艾美耳球...
  • 29篇寄生
  • 27篇免疫
  • 27篇寄生虫
  • 20篇基因
  • 17篇虫病
  • 15篇克隆
  • 13篇蛋白
  • 13篇疫苗
  • 10篇球虫病
  • 9篇原核表达
  • 9篇杆菌
  • 9篇感染率
  • 8篇孢子虫
  • 8篇吸虫
  • 8篇寄生虫种类
  • 7篇隐孢子虫
  • 7篇免疫效果

机构

  • 149篇西北农林科技...
  • 19篇军事医学科学...
  • 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西北农业大学
  • 5篇广东省农业科...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陕西省林业厅
  • 2篇温州科技职业...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麦吉尔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58篇于三科
  • 60篇林青
  • 35篇宋军科
  • 17篇王希良
  • 13篇才学鹏
  • 11篇战美娜
  • 11篇赵光辉
  • 11篇翟军军
  • 9篇窦永喜
  • 6篇蔡建平
  • 6篇景志忠
  • 5篇罗德炎
  • 5篇王卉
  • 5篇杨柳
  • 5篇刘坤
  • 5篇李健
  • 5篇覃宗华
  • 5篇闫鸿斌
  • 5篇崔萍
  • 5篇骆学农

传媒

  • 46篇动物医学进展
  • 1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中国兽医学报
  • 9篇畜牧与兽医
  • 9篇中国兽医科学
  • 6篇免疫学杂志
  • 5篇畜牧兽医杂志
  • 5篇中国兽医科技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全国首届动物...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养禽与禽病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15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14篇2006
  • 12篇2005
  • 12篇2004
  • 5篇2003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球虫三价弱毒疫苗对鸡的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将100只3日龄罗曼雏鸡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攻虫对照组、Ⅰ组(1个免疫剂量)、Ⅱ组(2个免疫剂量)和Ⅲ组(0.5个免疫剂量)共5个试验组,每组20只鸡,对研制的鸡球虫三价弱毒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各组的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0.0%、86.8%、81.8%、89.2%和89.7%;攻虫后第10 d剖检所有鸡,各组肠道病变记分依次为0、2.7、2.2、2.3和2.6;免疫期间,Ⅰ、Ⅱ、Ⅲ组的OPG值依次为5.7×106、6.7×106和7.3×106;攻虫期间,攻虫对照组的OPG值为12.3×106,Ⅰ、Ⅱ、Ⅲ组的OPG值依次为7.2×106、8.5×106和9.0×106。攻虫后各组的死亡率依次为0、5%、0、10%和0;各组的抗球虫指数依次为200.0、115.8、135.8、140.2和143.7。结果表明,该三价弱毒疫苗抗柔嫩艾美球虫的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林青李健窦永喜翟军军宋军科闫鸿斌于三科
关键词:球虫病疫苗免疫效果
杨凌地区家兔球虫种类与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杨凌地区的部分养兔场球虫种类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杨凌地区家兔艾美耳球虫(Eimeria)感染率高达83.5%,且各月龄段的兔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1~2月龄的幼兔最易感染,感染率为99.4%,3~4月龄的感染率为97.0%,5~7月龄的感染率为78.7%,而12~24月龄的成年兔的感染率为38.9%。检出11种兔艾美耳球虫,其中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黄艾美耳球虫(E.flsvescens)、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tidua)和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为优势种,分别占总检出率的24.0%、17.0%、14.0%和12.8%。
祖尼萨童德文于三科
关键词:家兔球虫感染率
陕西永寿县某羊场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陕西省永寿县某羊场共有羊471只,其中布尔山羊92只,无角道赛特118只,莎能奶山羊96只,同羊40只,小尾寒羊50只,道赛特羔羊75只。通过对羊群进行粪便检查、剖检等方法,共发现寄生虫13种。其中,内寄生虫有12种,包括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dendriticum)卵及成虫,毛首线虫(Trichuris)卵,细颈线虫(Nematodirus)卵,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卵及成虫,奥斯特线虫(Osteragia)卵,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卵,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卵,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卵,夏伯特线虫(Chabertia ovina)卵,丝状网尾线虫(Dictyocaulusfilaria)成虫及一期幼虫,艾美耳球虫(Eimeria)卵囊,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外寄生虫1种为血蜱(Heamaphysalis)。其中线虫、球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
宋军科于三科袁超
关键词:寄生虫线虫球虫
一种抗鸡球虫病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鸡球虫病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基因及其表达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基因为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构建了包含上述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本发明提供的融合蛋白可用于制备...
林青战美娜于三科宋军科李健
建立兽医寄生虫学数字化图片库的方法与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和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以建立门类齐全、系统、规范、适用、典型的形态学图片素材库为基础,充分利用数字多媒体的优势,有力地加强数字A化教学模式在兽医寄生虫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根据工作实际和需要,主要探讨了图片库建立在《兽医寄生虫学》教学中的方法与意义。
宋军科于三科林青党如意赵光辉
关键词:寄生虫图片
布鲁氏菌17.3kDa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效果研究(英文)
目的获得布鲁氏菌保护性抗原17.3kDa重组蛋白并研究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PCR扩增编码布鲁氏菌17.3kDa外膜蛋白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所表达融合蛋...
曾政于三科王希良
关键词:布鲁氏菌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
文献传递
陕西省部分地区鸡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鸡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是影响鸡群健康和制约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还容易导致其它病原体的侵入,引起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更为重要的是,鸡肠道中某些寄生虫能够感染人,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研究拟对陕西省部分地区集约化养殖鸡...
田格如梁爽宋军科林青于三科赵光辉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隐孢子虫感染率
柔嫩艾美耳球虫YL株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6
2008年
用1×10^3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杨凌株(YL)孢子化卵囊感染7日龄雏鸡,对其潜隐期、最早孢子化时间、卵囊形态及大小、孢子囊大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另外,对9、11及13日龄的鸡分别经口感染1×10^3个E.tenella YL株孢子化卵囊,对肠道病变记分、平均增重、死亡率、血便排放情况等几项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同一剂量E.tenellaYL株孢子化卵囊对不同日龄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11日龄的鸡感染后相对增重减少17.7%,病变记分平均达3.0分,9日龄组和13日龄组相对增重分别降低12.0%和17.3%,病变记分分别为2.5分和2.6分。同时测得E.tenella YL株的潜隐期为110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h,卵囊大小为22.3-27.7μm×17.1-23.0μm,孢子囊大小为9.9-13.6μm×6.2-7.4μm。
于三科刘蕾林青
关键词:柔嫩艾美耳球虫生物学特性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抗体水平的消长被引量:8
2009年
取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犬自然排出的孕卵节片,虫卵计数后以不同数量感染家兔,定期采血,待囊尾蚴成熟后扑杀,计数。同时,用豆状囊尾蚴粗制抗原所建立的ELISA诊断方法,检测家兔的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家兔在感染后第3周血清抗体呈阳性,且抗体水平逐步上升,第8周达到最高水平,直至第10周扑杀时仍呈较高的阳性水平。抗体水平随感染数量的增加而升高,虫体负荷随感染强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感染虫体数量的多少对抗体出现的时间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预防奠定了基础。
王晓霞骆学农孙晓林于三科才学鹏
关键词:家兔豆状囊尾蚴抗体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陕西省畜禽寄生蜘蛛昆虫名录被引量:1
2002年
林青张继亮于三科
关键词:宿主寄生部位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