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凌

作品数:72 被引量:360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6篇骨质
  • 39篇骨质疏松
  • 37篇椎体
  • 34篇骨折
  • 27篇疏松性
  • 27篇骨质疏松性
  • 21篇压缩骨折
  • 21篇椎体压缩
  • 20篇椎体压缩骨折
  • 20篇骨质疏松性椎...
  • 18篇骨质疏松性椎...
  • 13篇椎体强化
  • 12篇腰椎
  • 9篇疗效
  • 9篇脊柱
  • 8篇骨质疏松症
  • 7篇术后
  • 7篇骨水泥
  • 6篇月龄
  • 6篇去势法

机构

  • 70篇广州中医药大...
  • 25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72篇莫凌
  • 63篇梁德
  • 62篇张顺聪
  • 56篇杨志东
  • 43篇江晓兵
  • 33篇姚珍松
  • 32篇唐永超
  • 30篇郭丹青
  • 26篇崔健超
  • 22篇晋大祥
  • 21篇李大星
  • 15篇丁金勇
  • 13篇冯蓬勃
  • 12篇李永贤
  • 11篇李永巍
  • 8篇李永贤
  • 7篇沈耿杨
  • 6篇唐晶晶
  • 6篇任辉
  • 5篇叶林强

传媒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第十届中国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1篇2017
  • 15篇2016
  • 20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椎体成形术与传统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比较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靶向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15例单节段OVCF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PVP组(126例)和靶向PVP组(89例)。靶向PVP向骨折区域穿刺置管及侧口推杆推注骨水泥。根据骨水泥在骨折区域的填充情况把传统PVP组分为填充充分亚组(110例)和填充不充分亚组(1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渗漏类型、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填充情况及胸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靶向PVP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PVP组(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渗漏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PVP组骨折区域均得到充足骨水泥填充,传统PVP组有16例(12.7%)出现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填充不充分(P〈0.05)。靶向PVP组、填充充分亚组和填充不充分亚组的术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2dVAS均较同组术前显著降低(P〈0.05),靶向PVP组与填充充分亚组的术后2d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填充不充分亚组的术后2dVAS显著高于填充充分亚组和靶向PVP组(P〈0.05)。结论与传统PVP治疗OVCFs相比,靶向PVP更能保证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充分填充,减少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叶林强梁德姚珍松莫凌余伟波黄学成唐晶晶徐继禧江晓兵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胸椎腰椎
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的分类及手术治疗策略
目的:对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患者进行分类,探讨其分类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陷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42例,总结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骨折塌...
张顺聪莫凌崔健超杨志东梁德唐永超晋大祥姚珍松丁金勇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截骨矫形术
探究短期去势法对12月龄雌性大鼠骨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初步研究使用切除卵巢法作用于12月龄SD雌性大鼠一个月对其骨质的相关影响。方法将6只12月龄SD雌性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3只,假手术组3只),对实验组的大鼠进行切除双侧卵巢操作;对照组的大鼠进行假手术操作,即行腹部切口切除与卵巢重量相同的脂肪组织。术后一个月,分别取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第3腰椎和左侧股骨,随后进行Micro-CT检测,以了解其骨密度(BMD)、骨小梁相关情况。结果实验组对比假手术组12月龄SD雌性大鼠左侧股骨的皮质骨BMD、松质骨BMD及其总体BMD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比假手术组12月龄SD雌性大鼠腰3椎体的皮质骨BMD有所下降(P>0.05),而腰3椎体的松质骨BMD以及其总体BMD稍有上升(P>0.05)。实验组腰3椎体和左侧股骨骨小梁BMD较假手术组下降,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一个月无SD雌性大鼠死亡情况。结论对12月龄SD雌性大鼠使用切除卵巢法并饲养观察时间只为一个月难以构造成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李永贤张顺聪粱德杨志东郭丹青莫国业李大星冯蓬勃唐永超莫凌
关键词:雌性大鼠骨质
补肾中药通过调控Notch1蛋白的表达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究补肾中药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雌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组、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治疗组,各组均摘除卵巢,术后3个月形成骨质疏松模型。随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股骨骨折模型。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建立后,每日给予正常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治疗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补肾中药灌胃12 w进行治疗。末次实验结束后麻醉大鼠,应用双能X射线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采取血清样品通过ELISA法测量碱性磷酸酶、骨钙素、TRAP破骨标志物等指标含量,对股骨样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高剂量治疗组在骨折端的成骨细胞数量较多,破骨细胞数量较少,提示补肾中药具有促进骨性愈合的效果。经补肾中药治疗后,高剂量治疗组的骨密度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显著回升。研究发现,strACP经过补肾中药治疗后,治疗组中的碱性磷酸酶与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降低,骨钙素含量明显提升,上述指标在高剂量治疗组中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另外,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也显示,Notch1蛋白的表达在模型组中受到显著抑制(与正常组相比,P<0.01),而补肾中药具有调节Notch1蛋白表达的作用,成明显剂量相关性,且高剂量治疗组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接近。结论补肾中药能够通过调节Notch1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血清中破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和TRAP的水平,并提高骨钙素的含量来刺激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骨密度,对大鼠股骨骨质疏松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李永贤李永贤张顺聪梁德郭丹青李大星李大星冯蓬勃冯蓬勃李永巍莫凌杨志东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补肾法NOTCH1蛋白
舒筋通络颗粒对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证属肝肾亏虚、气虚血瘀证的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考察其安全性。方法:2170名患者通过多中心筛选后入组,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119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971例,入组患者...
梁德崔健超杨志东江晓兵张顺聪唐永超莫凌晋大祥姚珍松丁金勇
关键词:舒筋通络颗粒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骨水泥钉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长期随访疗效分析
张顺聪蔡杨庭杨志东梁德莫凌
脊柱外科临床PBL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脊柱外科临床教学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当前临床教学模式的背景出发,并结合脊柱外科自身的特点,认为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以及改革方向,对有效地提高脊柱外科临床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杨志东沈耿杨梁德江晓兵张顺聪唐永超莫凌崔健超林顺鑫
关键词:脊柱外科PBL临床教学模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疗效不同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PVP和PKP在术后3天和3个月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行PVP或PKP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44例.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进行VAS评分...
张顺聪江晓兵林俊桂姚珍松杨志东晋大祥梁德莫凌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评价
脊柱转移瘤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2022年
脊柱转移瘤为最常见的骨转移瘤,其引起的剧烈疼痛及神经功能损害,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10年中,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模式有了显著的发展。脊柱转移瘤患者经全面评估后可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措施,多学科协作的治疗被广泛接受。手术治疗如微创手术、分离手术、全椎体切除手术等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术后的放射治疗包括常规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中医药在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进而继续接受全身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加强中医药疗法与现代医学疗法的结合,可更好地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预后。
蔡卓延莫凌伍子贤杨策凯江晓兵江晓兵梁德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微创手术分离手术
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了6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包括疼痛改善、RDQ评分及EQ-5D评分改善、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结果:共有7篇研究符合标准,涉及6个RCT试验,共计879例患者被纳入分析,其中椎体强化术组445例,保守治疗组434例。椎体强化术(VA)与保守治疗比较:前者术后疼痛改善[MD=1.48,95%CI(1.32,1.64)]、术后EQ-5D评分改善[MD=0.03,95%CI(0.01,0.05)]显著地优于后者,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OR=0.87,95%CI(0.40,1.87)]及术后RDQ评分改善[MD=0.22,95%CI(-1.49,1.93)]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强化术可以更好地缓解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更高,术后椎体再骨折的风险与保守治疗类似。
郭丹青陈林威于淼莫凌崔健超张顺聪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META分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