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霞

作品数:38 被引量:523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3篇细胞
  • 20篇白血
  • 20篇白血病
  • 17篇急性
  • 15篇粒细胞
  • 14篇早幼粒细胞
  • 14篇三氧
  • 14篇三氧化二砷
  • 13篇急性早幼粒
  • 13篇急性早幼粒细...
  • 11篇早幼粒细胞白...
  • 11篇粒细胞白血病
  • 11篇急性早幼粒细...
  • 11篇急性早幼粒细...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7篇骨髓
  • 6篇三氧化二砷治...
  • 5篇金淋巴瘤
  • 5篇霍奇金

机构

  • 38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8篇李晓霞
  • 23篇王树叶
  • 18篇周晋
  • 15篇胡龙虎
  • 12篇韩雪英
  • 11篇王巍
  • 10篇杨惠芬
  • 9篇范圣瑾
  • 7篇张鹏
  • 4篇刘澎
  • 4篇吴楠
  • 4篇李丽敏
  • 4篇杨宝峰
  • 3篇田垚垚
  • 3篇孟然
  • 3篇张卓
  • 3篇吕成芳
  • 3篇杨慧芬
  • 3篇张鹏
  • 2篇王皎

传媒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黑龙江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白血病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老年学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屑病合并急性白血病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李晓霞韩雪英肖彧君杨惠芬
关键词:银屑病急性白血病三氧化二砷并发症
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IgE分泌中的作用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IKCa1)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中的作用。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IKCa1阻滞剂克霉唑(clotrimazole,CLO)对MM细胞株U266生存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迁移及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CLO对U266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影响;应用双抗夹心法(ELISA法)检测CLO对U266细胞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E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剂量CLO(≤1.0μmol/L)对U266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及Matrigel侵袭实验显示,小剂量CLO(≤1.0μmol/L)作用后,U266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1.00μmol/L CLO作用24 h与48 h后,细胞上清液IgE浓度分别为(4.98±0.39)、(4.38±0.32)ng/ml,24 h与48 h对照组IgE浓度分别为(15.41±1.88)、(21.73±2.01)ng/ml,提示1.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LO通过阻滞IKCa1而抑制MM细胞迁移和侵袭及M蛋白分泌,这为MM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王连杰王巍王树叶何婉婷张秋李晓霞刘志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克霉唑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耐药问题探讨(附124例报告)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初步探讨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耐药机制。方法:对三氧化二砷治疗的124例APL住院病人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初治组缓解117例,无效7例(5.65%)。本组中86例用三氧化二砷巩固维持治疗,复发23例。复发后用三氧化二砷再次诱导,缓解15例,无效7例(30.43%),其中,4例死亡,3例用DA或HA等小剂量化疗后又获CR。结论:三氧化二砷耐药机制复杂,既存在内在性耐药,又存在获得性耐药,且与全反式维甲酸等药物无交叉耐药,耐药与剂量呈负相关,部分为可逆性的原药耐药。
肖彧君王树叶韩雪英杨惠芬胡龙虎刘澎李晓霞张鹏
关键词:耐药机制三氧化二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性耐药负相关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Q-T间期延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02年
李晓霞周晋杨宝峰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QT间期延长
亚砷酸治疗白血病并发DIC120例报告
2003年
目的 探讨亚砷酸对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合并DIC的治疗和恢复有何影响及其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近 4年 1 6 8例应用亚砷酸治疗的APL患者 ,其中合并DIC的 1 2 0例 ,分初治组和复发组。高白期加羟基脲或暂停亚砷酸以治疗DIC为主。应用SAS软件分析APL合并DIC的高危因素并归纳出DIC的类型。结果 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著。DIC发生率初治组与复发组分别为 72 .2 2 %和 6 9.0 5 % ;DIC治愈率分别为89.91 %与 75 .86 % ;死亡率分别为 1 2 .0 8%和 2 4 .1 4 %。高危因素与WBC、PLT、LDH值 ,脏器出血及栓塞有关。结论 亚砷酸治疗APL无直接诱发DIC的作用 ,未发现其促纤溶作用。DIC治疗以输注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等加肝素为主 ,早期高白 ,血小板≤ 1 0× 1 0 9 L ,尤其是LDH增高预示高危 ,死亡率极高。
王树叶范圣瑾刘雪梅杨慧芬李晓霞胡龙虎张鹏赵彦萍周晋
关键词:亚砷酸白血病DIC并发症
25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及其与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57例初诊恶性淋巴瘤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分型中HBV感染进行评价;随机抽取恶性肿瘤257例(肝癌除外)和健康志愿者100例,比较HBV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HBV感染率远高于其他肿瘤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群;而其他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细胞NHL的HBV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T细胞NHL与健康人群无明显差异,B细胞性NHL患者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T细胞性NHL,HBsAg阳性者和HBcAb阳性者化疗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组(P<0.05)。结论化疗后肝功能损伤比较,HBsAg及HB-cAb阳性者化疗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者,HBsAg阳性者应提前给予抗HBV病毒治疗,可减轻化疗后肝功能损害;HBcAb与NHL最为密切。
郑丹王树叶王巍李晓霞
关键词:淋巴瘤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损害
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红细胞系的影响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观察As2 O3 对APL患者骨髓红细胞系的影响 ,为临床安全用药 ,患者平稳渡过初治期提供依据。方法  3 0例初治的APL患者经As2 O3 治疗后观察血象、骨髓象的情况。结果  6周以内骨髓红细胞系受抑 ,以后则恢复造血 ,甚至旺盛。结论 As2 O3 治疗APL头 6周以内的贫血主要靠输血、造血原料 ,6周以后仍需补充造血原料。
杨惠芬吴楠肖彧君韩雪英李晓霞王树叶张鹏胡龙虎范胜瑾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红细胞系
减量CHOP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对老年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2012年
淋巴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且老年淋巴瘤患者对放化疗耐受性差,完全缓解(CR)率低,早期病死率高。据美国FDA统计,70~80岁的患者仅占临床研究人组病例的10%~15%,所以试验人群的年龄偏差导致老年患者群的治序尚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田垚垚王树叶李晓霞原琳赵辉王巍陈园园陈亚凤
关键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循证医学证据早期病死率
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微粒数量及促凝活性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来源微粒(APL-MP)的促凝活性、表面组织因子(TF)表达情况、TF在其促凝活性中发挥的作用及分化治疗药物三氧化二砷(ATO)对上述指标有何影响。方法:选取3例初发APL患者,提取骨髓APL细胞,3名缺铁性贫血患者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分别用不同浓度ATO处理APL细胞24 h、48 h、72 h,收集细胞培养液提取微粒。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微粒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微粒表面TF表达情况检测;利用凝血实验比较不同组细胞释放微粒的促凝血活性;应用抗TF抗体抑制微粒促凝血活性实验检测TF在APL-MP的促凝血活性中发挥多大作用。结果:1.0μM及2.0μM ATO能显著促进APL细胞释放微粒。与正常骨髓来源单个核细胞释放的微粒相比,骨髓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活性均显著增高,0.5μM及1.0μM ATO处理可以有效降低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活性,且这一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各组APL-MP经抗TF抗体孵育后凝血时间显著延长。结论:APL-MP的TF表达和促凝学活性均显著增高,并且TF在APL-MP的促凝血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TO能显著促进APL细胞释放微粒,低浓度ATO可以有效降低APL-MP的TF表达及促凝血活性。
赵艳秋张迎媚范圣瑾赵艳红李晓霞张卓孙丽丽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粒促凝血活性三氧化二砷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DIC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探讨APL合并DIC的治疗和恢复情况及其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4 a来APL合并DIC患者156例,分初治组和复发组,用亚砷酸治疗APL,高白期加羟基脲同时治疗DIC,应用SAS软件分析APL合并DIC的危险因素并提出DIC分型标准。结果:APL合并DIC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著。DIC发生率及治愈率在初治组和复发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复发组死亡率高于初治组。DIC高危因素与WBC、Plt、LDH值、脏器出血及栓塞有关。结论:亚砷酸无直接诱发DIC作用,患者早期,WBC过高、Plt<10×109/L、LDH升高预示高危。DIC治疗以输注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等加肝素为主。
王树叶赵彦萍杨光杨慧芬李晓霞胡龙虎韩雪英范圣谨周晋
关键词:亚砷酸注射液DIC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