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中奎

作品数:81 被引量:264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委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肝移植
  • 20篇术后
  • 14篇切除
  • 13篇手术
  • 12篇移植术
  • 12篇切除术
  • 11篇胰腺
  • 11篇细胞
  • 11篇肝移植术
  • 10篇移植术后
  • 10篇腹腔
  • 10篇肝移植术后
  • 8篇胆道
  • 8篇胆囊
  • 8篇胆囊切除
  • 8篇腹腔镜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肝癌
  • 6篇供肝
  • 5篇胆管

机构

  • 7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天津市人民医...
  • 5篇郑州大学第二...
  • 4篇北京世纪坛医...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血液中...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庐江县...

作者

  • 81篇金中奎
  • 56篇陈大志
  • 54篇贺强
  • 45篇郎韧
  • 33篇李立新
  • 30篇樊华
  • 21篇寇建涛
  • 20篇吴天鸣
  • 20篇韩东冬
  • 16篇赵昕
  • 11篇李鹏
  • 10篇李先亮
  • 9篇张栋
  • 8篇陈实
  • 8篇王明锋
  • 8篇朱继巧
  • 7篇江涛
  • 7篇潘飞
  • 7篇龙刚
  • 7篇王西墨

传媒

  • 15篇中华器官移植...
  • 13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肝胆外科杂志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中国病案
  • 4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天津护理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肝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激酶灌注无心跳供肝预防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临床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降低无心跳尸体供体肝移植术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的方法,进而减少再移植率,提高长期生存质量。方法针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在热、冷缺血状态下胆道微循环中可能存在的微血栓形成,进行前瞻性l艋床研究。以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实施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病人112例为实验组;以1999年7月至2005年12月完成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2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供肝切取冷灌注时及供肝修整完毕后两次应用尿激酶灌洗供肝动脉系统。比较两组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220例中13例受体术后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5.9%,发生时间为术后3~11个月;实验组112例中2例分别在术后3、6个月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1.8%。结论(1)无心跳尸体供肝存在较高的肝内胆道缺血型病变发生率和再移植率。(2)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常规采用尿激酶两次灌洗方案能有效降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
郎韧陈大志贺强金中奎韩东冬
关键词:无心跳供体缺血型胆道病变胆道狭窄尿激酶
胰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2月在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46例胰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组织因子等)、手术的相关信息(血管重建方式、手术时长、出血量等)、肿瘤病理资料(肿瘤类型、分化程度等)。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作者术后是否新发VTE组(41例)和非VTE组(30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胰腺癌患者术后新发VTE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胰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共41例发生VTE,发生率为11.8%;余305例为无VTE组。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组织因子,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D-二聚体水平及血管重建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TE组手术时长大于无V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胰腺导管腺癌,其中,中、高分化217例,低分化129例,两组的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组织因子升高、D-二聚体(术后第1天)升高、进行同种异体血管置换是胰腺癌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胰腺癌术后VTE发生率较高,高龄、组织因子升高、D-二聚体(术后第1天)升高及进行同种异体血管置换是胰腺癌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高的淋巴细胞计数往往意味着更低的VTE发生可能。
王明崔松平汪京李立详汪志忠星军华金中奎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胰腺癌血管重建
青年临床医师学术素质的培养被引量:1
2012年
青年医师的学术素养是培养学术型医师,建设学术型医院的基础。应针对青年医师临床知识扎实,学术能力弱的特点,组织学术文献阅读例会,进行学术汇报和讨论,培养并训练青年医师学术能力。我们发现初中级临床医师存在多方面的学术能力欠缺。通过专家的指导和点评,以及多次学术汇报训练,青年医师的学术汇报能力得到提高,具备了基本的学术素养。这也为培养学术型医师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高了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先亮潘飞朱继巧金中奎陈大志郭晓秋刘振红
关键词:医学生临床医师学术素质
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预防缺血性胆道狭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对缺血胆管组织血管再生的促进作用机制,观察对胆道缺血性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30只清洁级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①缺血胆管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A组),②缺血胆管PBS注射组(B组),③对照组(C组),每组10只。3组均于胆囊管汇入肝总管处向下解剖一段长约0.5cm完全游离的胆总管。A组和B组用2枚显微血管夹钳夹游离胆总管的两端,90min后取出血管夹(C组不钳夹胆管)。3组均游离大网膜一束约0.3cm×0.3cm×0.5cm,将其环绕并固定于游离的胆总管。A组将BrdU示踪剂标记的同种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均匀注射于环绕的大网膜上,B组和C组仅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术后21d再开腹行胆道造影。取包绕胆管的大网膜和胆管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兔抗Brdu单克隆抗体(NeoMarkers,USA)和标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山羊抗兔IgG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SABC法),观察缺血胆管局部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分布与分化。分别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抗体和VEGF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术后第21天,A组狭窄率为40%,明显低于B组(100%),C组无胆管狭窄发生;A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集中分布于缺血胆管周围,其中一些已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移植到缺血胆管局部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缺血微环境的诱导下,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并通过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改善缺血胆管血供,明显降低胆管狭窄和梗阻的发生率。
吕俊生陈大志秦建民贺强郎韧金中奎
关键词:胆道疾病缺血胆管骨髓单个核细胞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七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和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9月间7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7岁,肝移植术前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肝癌切除术后无瘤期为6~31个月,均未发生肿瘤细胞侵犯大血管和肝外转移。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采用他克莫司(或西罗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肝移植术后受者并发症及存活率情况。总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经验。结果所有受者肝移植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术后22h发生腹腔出血,1例术后13d发生腹腔感染,1例术后4个月发生门静脉血栓,其余未发生严重并发症,7例受者均顺利出院。有3例受者分别于移植术后9、13及19个月时,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余4例均长期无瘤存活,最长已达52个月。受者的1、2年存活率分别为85.7%和57.1%。结论肝移植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受者适应证的选择和同手术期的辅助治疗非常关键。
樊华贺强陈大志郎韧金中奎韩东冬李立新寇建涛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复发肝移植
自体组织移植修补腹壁巨大缺损被引量:7
2005年
金中奎马颂章
关键词:腹壁缺损
同种体外猪肝脏灌流中供肝有功能存活的影响因素
2006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liverperfusion,ECLP)中影响供肝功能的因素。方法: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随机分为4组。A组(n=4)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5℃~36℃的保存液中;B组(n=4)在ECLP循环中不加入胰岛素和50%高糖;C组(n=4)供肝在进行ECLP循环时仅灌注门静脉;D组(n=7)同时灌注门静脉和肝动脉,ECLP循环中每小时加入胰岛素和50%葡萄糖,而且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8℃~39℃的保存液中。A、B和C组在分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均与D组相同。观察供肝一般情况、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病理变化等指标。结果:各组胆汁生成量和耗氧率均逐渐下降而灌注压力逐渐升高。A组、D组耗氧率和C组、D组胆汁生成量及耗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D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肝脏功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保存温度和灌注方式可能是较重要的因素。
李国逊龙刚金中奎王西墨王家林朱劲钢王宏磊王萍李刚张宇龚谨江涛陈实
关键词:灌流肝移植
门静脉高压症的最终选择——肝移植被引量:3
2010年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终末期肝病的必然结果。约半数以上的肝病患者甚至在肝功能尚处于代偿期时PHT已经存在,而且伴随着肝硬化的进展.PHT的风险度迅速增加,甚至超过原发疾病而成为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为此,针对PHT的治疗手段在几十年来不断涌现并沿用至今。
金中奎郎韧陈大志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终末期肝病PHT致死原因原发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非损伤性黄疸的诊治体会被引量:4
2011年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应用,LC术后黄疸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除常见的损伤性黄疸外,非损伤性黄疸亦不少见。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胆囊结石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共2356例,其中26例术后经诊治后证实为非损伤性黄疸,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1.1%)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18例。年龄37~75岁。所有病人术前腹部超声均提示胆囊结石。
朱继巧潘飞贺强金中奎樊华李先亮吴天鸣陈大志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非损伤性黄疸
CⅡTA核酶对肝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抑制
2005年
目的:探讨抗CⅡTA核酶对肝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克隆针对CⅡTA第134、218及464位点的核酶(分别为Rz134、Rz218、Rz464)及其相应的CⅡTA靶基因,分别插入pGEM-T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筛选。将切割作用明显的Rz464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IRES2-EGFP-Rz464,pRz464)进行细胞内切割分析。pRz464稳定转染人胎肝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HCⅡ(HLA-DR、HLA-DP、HLA-DQ)类抗原表达,RT-PCR分析CⅡTAmRNA水平。结果:pRz464肝细胞表面HLA-DR、HLA-DP、HLA-DQ的诱导型表达分别为(1.01±0.51)%、(4.37±1.28)%和(1.98±0.42)%,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调90.65%、89.11%及65.32%;同时CⅡTA的诱导型mRNA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抗CⅡTA核酶-Rz464降低了CⅡTA的mRNA含量,从而阻止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金中奎郭荣贺强李宁陈实
关键词:核酶RNA含量人胎肝细胞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