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珊

作品数:57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9篇细胞
  • 11篇端粒
  • 11篇端粒酶
  • 11篇病理
  • 10篇活性
  • 9篇移植肾
  • 9篇肾移植
  • 9篇肿瘤
  • 9篇免疫
  • 8篇端粒酶活性
  • 8篇血管
  • 7篇排斥
  • 6篇蛋白
  • 6篇乳腺
  • 6篇排异
  • 5篇生物学
  • 5篇排异反应
  • 4篇蛋白酶
  • 4篇肾小管
  • 4篇肾小管上皮

机构

  • 53篇吉林大学
  • 21篇吉林大学第一...
  • 7篇吉林大学第二...
  • 5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 1篇吉林省人口和...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57篇吴珊
  • 26篇张丽红
  • 19篇李玉林
  • 14篇王医术
  • 14篇石英爱
  • 11篇傅耀文
  • 10篇王心蕊
  • 7篇李一雷
  • 7篇朱桂彬
  • 7篇于金宇
  • 7篇周洪澜
  • 7篇于晓霞
  • 6篇姜云鹏
  • 6篇王勇
  • 5篇陈爽
  • 5篇王光兰
  • 4篇高宝山
  • 4篇高绪兰
  • 3篇王钢
  • 3篇孙华君

传媒

  • 9篇中国实验诊断...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2005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8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肝细胞癌染色体1p36.2-p36.3的肿瘤抑制位点的初步鉴定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对肝细胞癌(HCC)的1号染色体远端可能含有肿瘤抑制基因(TSG)的精细缺失片段定位,为克隆新的TSG提供位点依据。方法使用1号染色体短臂(1p)的43个微卫星DNA多态性标志,其中30个标志集中分布在1p36.2p36.3,分析了38例原发性HCC的杂合子丢失(LOH)。结果74%(28/38例)肿瘤至少有1个位点的LOH发生在1p36.2p36.3。丢失图排列鉴定了两个独特的最小共同丢失片段(SCDR)。第1个定位在1p36.3的SCDR位于D1S2145和D1S2893位点之间;第2个定位在1p36.2的SCDR位于D1S244和D1S489位点之间。更重要的是应用复合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第2个SCDR中的D1S434位点的纯合性丢失。结论高密度位点的LOH分析证实的2个独特的丢失片段有力提示,至少有2个肿瘤抑制位点存在1p36.2p36.3及在HCC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成为进一步克隆新的TSG的重要定位基础和捷径。
李晓明刘宗石丁敏丁敏王晓秋刘允怡吴珊王晓秋
关键词:肝肿瘤染色体杂合子纯合子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致急性肾血管毒一例
2011年
免疫抑制剂引起急性肾血管毒(AVT)的病理改变不典型时,极易与急性血管型排异相混淆。现回顾分析1例AV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患者,男,45岁,2006年6月30日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方案为环孢素A、霉酚酸酯、泼尼松。术后1ld移植。肾功能正常,Scr 90μmol/L,
张成斌高宝山孙华君姜云鹏周彤傅耀文吴珊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肾血管急性同种异体肾移植病理资料
VEGF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ts-1的诱导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中转录因子 Ets- 1的诱导表达。方法 :原代培养获得 HUVECs;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技术及形态计量分析系统 Image- ProPlus(IPP) ,检测 VEGF对培养的内皮细胞 Ets- 1蛋白的诱导表达作用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VEGF(10 μg· L- 1 )可诱导内皮细胞 Ets- 1蛋白的短时表达升高 (P<0 .0 1) ,即随时间的延长 ,Ets- 1表达也逐渐增强 ,在 10 min时达高峰 ,30 min后 Ets- 1表达逐渐降低到无 VEGF刺激的水平。结论 :VEGF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 Ets- 1蛋白的短时表达增加。
石英爱李玉林赵强吴珊何旭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脐静脉细胞
EXO1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与检测EXO1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中的转录及表达,分析其转录、表达水平及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EXO1作为上皮性卵巢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及意义...
吴珊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评估
文献传递
皮肤浆细胞增多症被引量:5
2008年
报告1例皮肤浆细胞增多症。患者男,51岁。右下肢股外侧浸润性红斑4年余,口周和腹部皮损1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深层及部分皮下组织可见以成熟浆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其间有少量淋巴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浸润的浆细胞CD79a、CD138阳性。诊断:皮肤浆细胞增多症。
夏建新吴珊巫毅张明郑海波董敏杰张民夫
关键词:浆细胞增多症皮肤
急性排异反应中的各免疫细胞观察
2013年
目前,以移植排异反应为主要病变的移植肾功能异常仍是当前移植领域难以克服的主要问题。移植肾穿刺病理[1]检查已随着肾移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而出现和逐渐发展。研究者认为Banff[2]评分系统可有效地评估移植肾的急性或慢性排异状态[3,4],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孙亚欣张志超张丽红吴珊王勇
关键词:急性排异反应细胞观察移植排异反应肾功能异常免疫穿刺病理
体外传代培养成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成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培养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体大鼠骨髓 MSC 的分离培养,流式细胞仪观察 MSC 免疫表型及细胞周期,检测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以及细胞的生长曲线,TRAP-ELISA 方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体外培养的成体大鼠 MSC,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长梭形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第4代时免疫表型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CD29:(94.75±3.68)%,CD71:(95.43±2.23)%,CD90:(98.08±3.88)%;当传到第7代时,阳性细胞率仅为 CD29:(50.00±3.35)%,CD71:(50.70±2.43)%,CD90:(48.60±2.83)%;第9代时 MSC 检测不到任何阳性免疫表型。前5代 MSC 增殖较快,第3代时处于 S 期和 G_2/M 期的细胞比例为(38.36±2.01)%,处于 G_0/G_1期细胞为(61.64±2.13)%;第7代以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第12代时处于 S 期和 G_2/M 期的细胞为(10.83±1.63)%,而 G_0/G_1期的细胞为(89.17±1.96)%,此时 MSC 已经基本停止增长。当体外培养的 MSC传到第9代以后,在成骨和成脂肪诱导体系作用下,细胞丧失了分化为 Von Kossa 法染色和油红 O 染色阳性细胞的能力;同时其端粒酶活性也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由最初的(52.7±0.78)%逐渐降低为阴性。结论体外培养的成体大鼠骨髓 MSC 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
于晓霞石英爱辛颖张丽红李玉林吴珊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细胞周期生物学标记
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尸检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relastosis)是婴儿一种心肌病,发病率较低,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0%的病例表现为家族性发病,是婴儿期心衰的常见原因之一,病死率高。本文报道1例4个月大婴儿因误吸致死尸体解剖偶然发现患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病例,进一步认识其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王雪瑶姜云鹏杜伟吴珊王勇
关键词:病理特征尸检病例表现先天性心脏家族性发病病理学特点
60例移植肾功能减退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
近年来由于新一代免疫抑制剂使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移植肾活检病理已成为诊断及鉴别移植后功能减退病因的重要手段.作者总结了本院2005年接收的60例移植肾组织穿刺病理活检结果,旨在为临床及时和准确施治提供依...
吴珊王医术朱桂彬姜云鹏傅耀文周洪澜
关键词:移植肾肾穿刺活检病理排斥反应
文献传递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致肾移植术后移植失功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6年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疾病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但此疾病所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单纯行肾脏移植手术均预后不良。我院1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患者行肾移植手术后早期出现移植肾功能丧失,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10年前因双侧腰腹部疼痛,诊断为双肾多发结石,曾多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反复复发,最终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规律血液透析4年。
王晓龙傅耀文刘思吴珊于金宇高宝山
关键词:高草酸尿症移植肾功能肾脏移植手术尿毒症期肾钙乳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